一种自动清料的滚筒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016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清料的滚筒干燥机,包括滚筒体,其特征在于在滚筒体的内壁面间隔设置多根链段。可方便地便湿煤原料在随滚筒转动过程中,随链段的下垂而脱离滚筒内壁面下落,同时在随滚筒转动过程中,还能敲击滚筒内壁面,使残留在滚筒内壁面的湿煤原料被彻底清除,使湿煤原料无法粘附在滚筒内壁面上,从而有效防止湿煤原料因粘附在滚筒内壁面而聚集、干结,甚至造成堵料,降低人工清煤带来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清料效率高,防粘、防堵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滚筒干燥机,尤其是一种能自动清料的节能型滚筒干燥机,属于焦化生产エ艺煤调湿装置

技术介绍
节能型滚筒干燥机是焦化生产エ艺中煤调湿系统的重要设备,通过该干燥机可充分利用焦炉烟道废气及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对湿煤进行干燥,以满足焦炉生产对原料煤的要求,減少焦炉炼焦エ艺因原料含水率不同而造成炼焦エ艺波动,降低能耗,保证焦炭产品质量,因此,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能对配合煤进行有效的煤调湿。由于送入滚筒干燥机的湿煤粒度极细,且水份较高,因此在干燥过程中,极易贴附在滚筒内壁,并不断聚 集、干结,最終造成物料堵塞,既影响正常煤调湿系统的运转,又要通过人力。物力清挖积煤,増加劳动强度。因此,完全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因湿煤原料容易粘附在滚筒内壁面,并不断聚集、干结,从而造成物料堵塞,影响正常的煤调湿等不足,本技术提供ー种能有效防止湿煤粘附于滚筒内壁面的自动清料的滚筒干燥机。本技术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自动清料的滚筒干燥机,包括滚筒体,其特征在于在滚筒体的内壁面间隔设置多根链段,以便湿煤原料在随滚筒转动过程中,尤其是转动至离开水平面时,随链段的下垂而脱离滚筒内壁面下落,同时在随滚筒转动过程中,还能通过链段敲击滚筒内壁面,使残留在滚筒内壁面的湿煤原料被彻底清除,使湿煤原料无法粘附在滚筒内壁面上,从而有效防止湿煤原料因粘附在滚筒内壁面而聚集、干结,甚至造成堵料。所述链段设为单一的一段,其一端固定在滚筒内壁面上,另一端垂悬,以便在随滚筒转动时,通过改变链段的不同形态,而使湿煤原料无法粘附在滚筒的内壁面上。所述链段设为环状链,其两端均固定在滚筒内壁面上,其余部分则垂悬,以便在随滚筒转动时,通过改变环状链的不同形态,而使湿煤原料无法粘附在滚筒的内壁面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便湿煤原料在随滚筒转动过程中,随链段的下垂而脱离滚筒内壁面下落,同时在随滚筒转动过程中,还能敲击滚筒内壁面,使残留在滚筒内壁面的湿煤原料被彻底清除,使湿煤原料无法粘附在滚筒内壁面上,从而有效防止湿煤原料因粘附在滚筒内壁面而聚集、干结,甚至造成堵料,降低人工清煤带来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清料效率高,防粘、防堵效果明显等特点,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因湿煤原料容易粘附在滚筒内壁面,并不断聚集、干结,从而造成物料堵塞的问题,使煤调湿系统运转稳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之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断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描述,但本技术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清料的滚筒干燥机,包括滚筒体1,在滚筒体I的内壁面2上间隔设置多根链段3,所述多根链段3设为环状链,其两端均固定在滚筒I的内壁面2上,其余部分则垂悬,以便在随滚筒I转动时,通过改变环状链3的不同形态,而使湿煤原料无法粘附在滚筒I的内壁面2上,如图I、图2。工作时湿煤原料在滚筒I中转动,当底部的湿煤原料转动至离开水平面吋,随链段3的下垂而脱离滚筒I的内壁面2下落,同时在随滚筒I转动过程中,还能通过链段2敲 击滚筒I的内壁面2,使残留在滚筒I内壁面2上的湿煤原料被彻底清除,使湿煤原料无法粘附在滚筒I的内壁面2上,从而有效防止湿煤原料因粘附在滚筒I的内壁面2而聚集、干结,甚至造成堵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料的滚筒干燥机,包括滚筒体,在滚筒体的内壁面间隔设置多根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龙菊兴杜晓康周臣龙建新唐宁生
申请(专利权)人:师宗煤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