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000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包括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和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按键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温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主控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在按键电路中不同按键按下后,主控电路可以将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转换为温度,并依据温度对驱动电路进行实时控制,从而提高自身智能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为了让用户有ー个舒适的乘车环境,汽车内装有车载空调,且车载空调采用车载空调控制器控制,实现对车内环 境调节。上述车载空调控制器主要实现制冷控制,具体制冷控制过程为车载空调控制器与设置在车内的机械式拨动开关相连,当拨码开关被拨至某ー个档位时,车载空调控制器控制车载空调的冷凝风机和压缩机工作,将车内温度调节至与档位相对应的温度。虽然现有车载空调控制器可以依据档位控制方式实现制冷功能,但是这种方式无法依据温度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依据温度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包括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和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按键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温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主控电路。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电压检测电路。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并联,且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个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ー个连接点连接接地端。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显示报警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指示灯。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包括AMTEGA16L-8AU芯片,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7引脚、PC6引脚、PC7引脚、PD2引脚、PDl引脚和PD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按键电路的不同按键,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不同引脚,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O引脚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BO引脚、PBl引脚、PB2引脚、PB3引脚和PB4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的不同引脚。优选地,所述按键电路包括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其中,所述温度升按键与所述PA7引脚相连,所述温度降按键与所述PC6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按键通过ニ极管与所述PD2引脚相连,所述制冷按键与所述PC7引脚连接,所述制热按键与所述PDl引脚相连,所述风速按键与所述PDO引脚连接,所述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接地端;所述ニ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PD2引脚,阴极连接所述开关按键。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热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且所述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模数转换引脚,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热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PAO引脚,另一端连接接地端。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LM2575芯片,所述LM2575芯片通过IRF9540管与电源相连,所述IRF9540管由所述开关按键和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Cl引脚控制。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ULN2003A芯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达林顿管、第二达林顿管、第三达林顿管、第四达林顿管、第五达林顿管和第六达林顿管;所述ULN2003A芯片的B2至B7引脚依次连接所述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所述第一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2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3引脚;所述第二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4引脚;所述第三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4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5引脚;所述第四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ご5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6引脚;所述第五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引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D7引脚;所述第六达林顿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i^一电阻连接所述ULN2003A芯片的弓丨脚、集电极连接所述PCO引脚。优选地,所述显示报警电路包括ULN2003AD芯片、74LS164芯片、四位数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和第七发光二极管;所述ULN2003AD芯片的BI至B6引脚依次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B4引脚、PB3引脚、PB2引脚、PBl引脚、PBO引脚和PA4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1引脚至ご4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的12引脚、9引脚、8引脚和6引脚,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6引脚连接蜂鸣器;所述74LS164芯片的A引脚和B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5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的CLK引脚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6引脚,所述74LS164芯片的QA至QF引脚依次连接所述四位数码管的11引脚、7引脚、4引脚、2引脚、I引脚和10引脚;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发光二极管、第六发光二极管和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并联连接至所述ULN2003AD芯片的ご5引脚,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D引脚,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A引脚,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E引脚,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B引脚,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C引脚,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QF引脚。优选地,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3引脚连接有压カ开关判断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在按键电路中不同按键按下后,主控电路可以将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转换为温度,并依据温度对驱动电路进行实时控制,从而提高自身智能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主控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按键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供电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控制器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控制器,包括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和与所述驱动电路、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按键电路; 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的温度检测电路; 以及与所述供电电路、温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显示报警电路相连的主控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电压检测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且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并联,且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ー个连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ー个连接点连接接地端。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显示报警电路和所述主控电路相连的指示灯。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干,所述主控电路包括AMTEGA16L-8AU芯片,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7引脚、PC6引脚、PC7引脚、PD2引脚、PDl引脚和PD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按键电路的不同按键,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D3引脚、PD4引脚、PD5引脚、PD6引脚、PD7引脚和PCO引脚分别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不同引脚,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AO引脚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PBO引脚、PBl引脚、PB2引脚、PB3引脚和PB4引脚分别连接所述显示报警电路的不同引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包括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其中,所述温度升按键与所述PA7引脚相连,所述温度降按键与所述PC6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按键通过ニ极管与所述TO2引脚相连,所述制冷按键与所述PC7引脚连接,所述制热按键与所述PDl引脚相连,所述风速按键与所述PDO引脚连接,所述温度升按键、温度降按键、开关按键、制冷按键、制热按键和风速按键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接地端; 所述ニ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PD2引脚,阴极连接所述开关按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热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且所述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AMTEGA16L-8AU芯片的模数转换引脚,所述第五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热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连接点,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PAO引脚,另一端连接接地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LM2575芯片,所述LM2575芯片通过IRF9540管与电源相连,所述IRF9540管由所述开关按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绍东叶燕章韦立斌罗蜜俏谢翠芳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