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9247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即阀体上下开有通孔,下阀杆穿入阀体下通孔通过螺栓固定并通过下轴套连接半球体底端,上阀杆通过上轴套穿入阀体上通孔并底端连接半球体顶端,半球体与阀体输入输出口偏心设置,环形支架套入上阀杆并上下端面通过螺栓分别与阀体顶面和驱动装置外壳连接,上阀杆顶端连接驱动装置,填料填充于环形支架与上阀杆之间并通过填料压盖紧固,环形台阶阀座通过台阶面嵌合于阀体的出口并内圈与半球体的球面接触,环形压圈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的出口并压紧环形台阶阀座。本半球阀在双向使用均能起到可靠密封作用,避免正向介质流对阀座密封面的直接冲刷磨损及夹渣造成密封面的损坏,提高密封性能和开闭可靠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
技术介绍
通常钢铁厂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熔融状态炉渣在渣槽前端通过粒化管喷水,使炉渣充分急冷粒化后,被水冲到渣沟内,渣水混合物通过渣沟汇入渣池中。高炉每次出铁放渣时都需要大水量冲刷,以及时把高温熔融状态炉渣冲走,防止高温熔渣堆积而将渣槽烧坏,影响正常的炼铁生产。因渣水混合物含有大量炉渣,设置于渣槽的阀门在含渣水的高速冲刷下,在很短的时间内阀门密封面损坏而失效,且阀门频繁开闭操作,致使其使 用寿命大大降低,缩短了停产更换阀门的周期,影响了高炉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常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在使用时是有流向要求的,一般是按水泵的出水方向安装。但钢铁厂的高炉出铁放渣系统经常需要停泵检修,阀门关闭时就会承受与水泵出水方向相反的介质压力,这种方向恰好是不利于有流向要求半球阀的密封,出现严重的泄漏,从而影响系统检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本半球阀克服了传统阀门的缺陷,其在额定工作压カ下双向使用均能起到可靠的密封作用,避免了正向介质流对阀座密封面的直接冲刷的磨损以及夹渣造成的密封面的损坏,有效提高了半球阀的密封性能和开闭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包括内腔为球体形的阀体、环形支架、上阀杆、下阀杆、上轴套、下轴套、半球体、环形台阶阀座、环形压圈、环形复合垫片、O型圈、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第三密封垫圈、填料和填料压盖,所述阀体顶面和底面分别同轴开有通孔,所述下阀杆穿入所述阀体底面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底面,所述第一密封垫圈设于所述下阀杆与阀体底面通孔之间,所述下阀杆连接所述半球体底端,所述下轴套设于所述下阀杆与半球体底端之间,所述上阀杆穿入所述阀体顶面通孔并底端连接所述半球体顶端、上阀杆顶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上轴套设于所述上阀杆与阀体顶面通孔之间,所述半球体球心在水平方向与所述阀体输入输出口偏心设置,所述环形支架套入所述上阀杆并底面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阀体顶面、环形支架顶面通过螺栓连接驱动装置壳体,所述第二密封垫圈设于所述阀体与环形支架的连接面,所述第三密封垫圈设于所述上阀杆与环形支架之间,所述填料填充于所述环形支架与上阀杆之间,所述填料压盖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顶面并压紧所述填料,所述环形台阶阀座的台阶面嵌合于所述阀体的出口并内圈与所述半球体的球面接触,所述O型圈设于所述环形台阶阀座与阀体出口的连接面,所述环形压圈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阀体的出口并压紧所述环形台阶阀座,所述环形复合垫片设于所述环形压圈与环形台阶阀座之间。由于本技术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阀体上下开有通孔,下阀杆穿入阀体下通孔通过螺栓固定并通过下轴套连接半球体底端,上阀杆通过上轴套穿入阀体上通孔并底端连接半球体顶端,半球体与阀体输入输出口偏心设置,环形支架套入上阀杆并上下端面通过螺栓分别与阀体顶面和驱动装置外壳连接,上阀杆顶端连接驱动装置,填料填充于环形支架与上阀杆之间并通过填料压盖紧固,环形台阶阀座通过台阶面嵌合于阀体的出口并内圈与半球体的球面接触,环形压圈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的出ロ并压紧环形台阶阀座,O型圈设于环形台阶阀座与阀体出口的连接面,环形复合垫片设于环形压圈与环形台阶阀座之间,下阀杆与阀体之间、环形支架与阀体之间、上阀杆与环形支架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垫圈。本半球阀克服了传统阀门的缺陷,其在额定工作压カ下双向使用均能起到可靠的密封作用,避免了正向介质流对阀座密封面的直接冲刷的磨损以及夹渣造成的密封面的损坏,有效提高了半球阀的密封性能和开闭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 图I为本技术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半球阀的半球体与阀体偏心设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包括内腔为球体形的阀体12、环形支架8、上阀杆18、下阀杆21、上轴套11、下轴套20、半球体19、环形台阶阀座17、环形压圈14、环形复合垫片15、0型圈16、第一密封垫圈22、第二密封垫圈10、第三密封垫圈9、填料6和填料压盖3,所述阀体12顶面和底面分别同轴开有通孔,所述下阀杆21穿入所述阀体12底面的通孔并通过螺栓23固定于阀体12底面,所述第一密封垫圈22设于所述下阀杆21与阀体12底面通孔之间,所述下阀杆21连接所述半球体19底端,所述下轴套20设于所述下阀杆21与半球体19底端之间,所述上阀杆18穿入所述阀体12顶面通孔井底端连接所述半球体19顶端、上阀杆18顶端连接驱动装置1,所述上轴套11设于所述上阀杆18与阀体12顶面通孔之间,所述半球体19球心在水平方向与所述阀体12输入输出ロ偏心设置,所述环形支架8套入所述上阀杆18并底面通过螺栓7固定于所述阀体12顶面、环形支架8顶面通过螺栓4连接驱动装置I壳体,所述第二密封垫圈10设于所述阀体12与环形支架8的连接面,所述第三密封垫圈9设于所述上阀杆18与环形支架8之间,所述填料6填充于所述环形支架8与上阀杆18之间,所述填料压盖3通过螺栓2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8顶面并压紧所述填料6,所述环形台阶阀座17的台阶面嵌合于所述阀体12的出ロ并内圈与所述半球体19的球面接触,所述O型圈16设于所述环形台阶阀座17与阀体12出口的连接面,所述环形压圈14通过螺栓13固定于所述阀体12的出口并压紧所述环形台阶阀座17,所述环形复合垫片15设于所述环形压圈14与环形台阶阀座17之间。本半球阀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可以是手动蜗轮蜗杆装置,由于半球体只做90度旋转运动,手动蜗轮蜗杆装置仅需半蜗轮即可,本半球阀运行时,转动操作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运转,上阀杆顶端采用花键与蜗轮连接、底端也是花键与半球体顶端连接,蜗轮转动时带动上阀杆转动,从而驱动半球体转动,作开启或半闭运动。当半球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双向承压。本半球阀中上下轴套与相应部件采用动配结构,上下轴套相当于活动轴承,提高了上下阀杆的耐磨性及半球体转动的灵活性;半球体与阀体输入输出口的偏心设置使得本半球阀开启时半球体与阀座能迅速脱离,減少了密封面的磨擦损伤,降低操作扭矩;关闭时密封比压逐渐増大,直至完全密封,达到最佳的密封效果;而当密封面有所磨损时,通过偏心原理可以进行密封补偿,从而确保开闭的可靠性。本半球阀增强了上阀杆的強度,传统阀门由于阀杆长度较长、直径较细,其设计时仅计算是否满足扭矩要求,所以抗弯能力比较差,在正向使用时,即使是阀杆有变形还是能把半球体牢牢地压在阀座上,保证阀门密封,而且压カ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但是在反向使用时,因阀杆强度不够产生阀杆变形现象,就会导致阀门关不到位或者密封不严造成泄漏,长 时间使用密封面就会被冲蚀,起不到密封作用。因此本半球阀将上阀杆直径加粗并缩短与驱动装置的连接距离,増大了上阀杆强度,克服介质反压时对上阀杆产生的变形应力,从而避免了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介质压カ过大造成上阀杆产生弹性变形、球体移位的问题,保证了密封副的密封性能,从而使的本半球阀在额定的工作压カ下双向使用均能起到可靠的密封作用,井能避免由于夹渣造成的密封面的损坏。另外下阀杆与阀体间采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其特征在于本半球阀包括内腔为球体形的阀体、环形支架、上阀杆、下阀杆、上轴套、下轴套、半球体、环形台阶阀座、环形压圏、环形复合垫片、O型圈、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第三密封垫圈、填料和填料压盖,所述阀体顶面和底面分别同轴开有通孔,所述下阀杆穿入所述阀体底面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固定于阀体底面,所述第一密封垫圈设于所述下阀杆与阀体底面通孔之间,所述下阀杆连接所述半球体底端,所述下轴套设于所述下阀杆与半球体底端之间,所述上阀杆穿入所述阀体顶面通孔并底端连接所述半球体顶端、上阀杆顶端连接驱动装置,所述上轴套设于所述上阀杆与阀体顶面通孔之间,所述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兢兢宋良锰
申请(专利权)人:凯泰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