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0917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触控面板复合层结构及其制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其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化学侵蚀性符合曲面触控的基材要求。作为感应体的载体,可以使产品的外观平整。采用整体镀材分面蚀刻方法,使其复合层结构安全可靠,操作性强,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并且对原有的技术设备利用率高,不要再次大资本投入新技术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触控面板复合层结构及其制程

技术介绍
通常触控面板的感应层由上线图案感应层和下线感应图案层组成,上下感应图案相互交错方式贴合在一起。将上下线的感应图案设置在同一平面的基材上构成单层感应层结构的触控面板。若要实现触控面板的单层感应层结构,所需的加工条件要求相对分片贴合エ艺较高。采用光阻蚀刻エ艺可以对触控面板的不同深度层面进行光阻蚀刻得到相应的图案。因此,需要相应的触控面板结构构造与光阻エ艺的有机结合可以节省贴合エ序来加 エ触控面板,从而有效降低触控产品的厚度重量,提高透光度和触控敏感度。本专利技术引入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作为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強度,其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化学侵蚀性符合曲面触控的基材要求。作为单片上下线感应体的载体,可以使产品的外观平整。采用整体镀材分面蚀刻方法,使其复合层结构安全可靠,操作性強,有利于进行大規模生产,并且对原有的技术设备利用率高,不要再次大资本投入新技术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采用光阻蚀刻エ艺和PET基材双面镀材方式,提出一种产品良率和触控精准度高,能降低触控面板体的厚度和生产成本,不要再次大资本投入新技术设备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ー种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透明PET基板两面分别设置上线感应图案和下线感应图案;其中,上、下串联感应单元组相互垂直,各自分布在透明PET基板两面;串联感应単元组的边缘端连接电极走线。上述透明PET基板的厚度为75微米 250微米;电极走线为铜线构成,电极走线的厚度为IOOOA 1500A。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步骤I :透明PET基板两面镀透明导电材料;步骤2 :透明导电材料表面镀金属导电材料;步骤3 :先在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表面贴保护膜,然后在第二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设置靶标曝光显影蚀刻形成电极走线和下线感应图案;步骤4 :把附着在第二面下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掉;步骤5 :在第二面的下线感应图案和电极走线表面贴保护膜;步骤6 :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以第二面靶标曝光显影蚀刻第一面形成第一面的电极走线和上线感应图案;步骤7 :把附着在第一面上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棹。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整体镀材分面蚀刻操作性强,其复合层结构安全可靠的特点,进行大規模生产,并且对原有的技术设备利用率高,不要再次大资本投入新技术设备。通过采用光阻蚀刻エ艺可以对触控面板的不同深度层面进行光阻蚀刻得到相应的图案。因此,电镀エ艺与光阻エ艺的有机结合可以节省复杂的贴合エ序来加工触控面板,从而有效降低触控产品的厚度重量,提高透光度和触控敏感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剖面总体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有PET基板1,上线感应图案2,下线感应图案3,电极走线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图案示意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面下线感应图案制作流程示意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面上线感应图案制作流程示意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来进ー步描述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包括透明PET基板I两面分别设置上线感应图案2和下线感应图案3 ;其中,上、下串联感应单元组相互垂直,各自分布在透明PET基板I两面;串联感应单元组的边缘端连接电极走线4。上述透明PET基板I的厚度为75微米 250微米;电极走线4为铜线构成,电极走线4的厚度为IOOOA 1500A。通过图3和图4可知,制造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步骤I :透明PET基板两面镀透明导电材料;步骤2 :透明导电材料表面镀金属导电材料;步骤3 :先在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表面贴保护膜,然后在第二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设置靶标曝光显影蚀刻形成电极走线和下线感应图案;步骤4 :把附着在第二面下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掉;步骤5 :在第二面的下线感应图案和电极走线表面贴保护膜;步骤6 :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以第二面靶标曝光显影蚀刻第一面形成第一面的电极走线和上线感应图案;步骤7 :把附着在第一面上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棹。实施例I :透明PET基板I的厚度为75微米;电极走线4为铜线构成,电极走线4的厚度为1000人。制造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步骤I :透明PET基板两面镀透明导电材料;步骤2 :透明导电材料表面镀金属导电材料;步骤3 :先在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表面贴保护膜,然后在第二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设置靶标曝光显影蚀刻形成电极走线和下线感应图案;步骤4 :把附着在第二面下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掉;步骤5 :在第二面的下线感应图案和电极走线表面贴保护膜;步骤6 :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以第二面靶标曝光显影蚀刻第一面形成第一面的电极走线和上线感应图案;步骤7 :把附着在第一面上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棹。实施例2 透明PET基板I的厚度为250微米;电极走线4为铜线构成,电极走线4的厚度为1500A。 制造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步骤I :透明PET基板两面镀透明导电材料;步骤2 :透明导电材料表面镀金属导电材料;步骤3 :先在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表面贴保护膜,然后在第二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设置靶标曝光显影蚀刻形成电极走线和下线感应图案;步骤4 :把附着在第二面下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掉;步骤5 :在第二面的下线感应图案和电极走线表面贴保护膜;步骤6 :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以第二面靶标曝光显影蚀刻第一面形成第一面的电极走线和上线感应图案;步骤7 :把附着在第一面上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棹。实施例3 透明PET基板I的厚度为180微米;电极走线4为铜线构成,电极走线4的厚度为1250A。制造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无尘干燥条件下进行;步骤I :透明PET基板两面镀透明导电材料;步骤2 :透明导电材料表面镀金属导电材料;步骤3 :先在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表面贴保护膜,然后在第二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设置靶标曝光显影蚀刻形成电极走线和下线感应图案;步骤4 :把附着在第二面下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掉;步骤5 :在第二面的下线感应图案和电极走线表面贴保护膜;步骤6 :第一面的金属导电材料上贴光阻膜,以第二面靶标曝光显影蚀刻第一面形成第一面的电极走线和上线感应图案;步骤7 :把附着在第一面上线感应图案上的金属蚀刻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透明PET基板(I)两面分别设置上线感应图案(2)和下线感应图案(3);其中,上、下串联感应单元组相互垂直,各自分布在透明PET基板(I)两面;串联感应单元组的边缘端连接电极走线(4)。2.如权利要求I所述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PET基板(I)的厚度为75微米 250微米;电极走线⑷为铜线构成,电极走线⑷的厚度为1000A 1500A。3.—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造双面感应结构的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无尘条件下进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