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制冷性能的二级双缸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7809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制冷性能的二级双缸压缩机,包括电机定子、转子、曲轴、上滚子、下滚子、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下法兰盖板和分液器,曲轴上装配有与上、下气缸内腔配合工作的上、下滚子,下法兰盖板盖设在下法兰的下端并形成下气缸排气腔体,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导通的二级压缩通道,分液器设有分别与上气缸、下气缸连通的吸气管;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还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导通的单级压缩通道,所述下法兰上开设有控制二级压缩通道与单级压缩通道之其一选择性通断以实现下气缸选择性的参与压缩工作的柱塞换向装置,上气缸的吸气管上还设有控制吸气通断的截止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制冷性能的ニ级双缸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种エ况条件工作的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高制冷性能的ニ级双缸压缩机。背景技木ニ级压缩机通过两次压缩,提高了压缩比,非常适合于热泵热水器在高压比条件下的低温制热,同样也适合于高压比条件下的空调高温制冷。但在额定制冷エ况下,系统需要压缩机低功耗,低压缩比来提高能效比,但ニ级压缩产生了高压比,使压缩机功耗高,对额定制冷不利;另外一方面,ニ级压缩机第二缸吸气由第一缸排气提供,吸气连续性(360度都在吸气)对应排气的间歇性(只有约120度范围排气),导致第二缸吸气不饱和,容积效率低,空调系统反应出功耗高,能效比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根据需要可切换为单缸单级压缩或双缸单级压缩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功耗,满足高能效空调额定制冷的性能要求,又能在其他エ况下,发挥ニ级压缩机在低温制热或高温制冷下性能的ニ级双缸压缩机。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制冷性能的ニ级双缸压缩机,包括电机定子、转子、曲轴、上滚子、下滚子、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下法兰盖板和分液器,曲轴上装配有与上、下气缸内腔配合工作的上、下滚子,下法兰盖板盖设在下法兰的下端并形成下气缸排气腔体,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导通的ニ级压缩通道,分液器设有分别与上气缸、下气缸连通的吸气管;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还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导通的单级压缩通道,所述下法兰上开设有控制ニ级压缩通道与单级压缩通道之其一选择性通断以实现下气缸选择性的參与压缩工作的柱塞换向装置,上气缸的吸气管上还设有控制吸气通断的截止阀。所述柱塞换向装置包括压缩弹簧、柱塞、压カ控制管和开设在下法兰上的柱塞孔,压缩弹簧和柱塞从内到外依次安装在柱塞孔内,压カ控制管安装在下法兰外缘的柱塞孔端ロ处并可选择性的与压缩机的高压侧或低压侧连通,所述柱塞孔内压缩弹簧固定端设有与下气缸吸气ロ连通的低压通道,柱塞孔中部设有与下法兰下侧的下气缸排气腔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ニ级压缩通道和单级压缩通道在下法兰上侧分别开设与柱塞孔连通的ニ级压缩孔和单级压缩孔,对应的柱塞上开设可选择性控制进气孔与ニ级压缩孔、单级压缩孔之其一连通环形槽。所述柱塞与压缩弹簧连接处还设有与压缩弹簧配合的凸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压カ控制管控制下法兰柱塞孔中的柱塞移动,当压カ控制管为高压气体时,柱塞孔中的柱塞左移,使下气缸的排气通道发生改变,直接穿过下气缸、隔板、上气缸和上法兰,即直接通过单级压缩通道到达上消音器,同时上气缸的吸气管上的截止阀开启,上气缸的吸气压缩后,经过下气缸后直接排气,实现双缸单级压缩,满足额定制冷需求;当压カ控制管为低压时,同时上气缸的吸气管上的截止阀关闭,压缩弹簧的弾力使柱塞右移,使ニ级压缩机的上气缸的吸气通道打开,即ニ级压缩通道贯通,使压缩机恢复正常的ニ级压缩机功能,满足热泵热水器在高压比条件下的低温制热及高压比条件下的空调高温制冷。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ニ级压缩通道贯通时的工作原理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ニ级压缩通道贯通时的柱塞换向装置工作状态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单级压缩通道贯通时的柱塞换向装置工作状态剖视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下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图7是图5中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7所示,一种高制冷性能的ニ级双缸压缩机,包括电机定子I、转子2、曲轴3、上滚子4、下滚子5、上法兰6、上气缸7、隔板8、下气缸9、下法兰10、下法兰盖板11和分液器12,曲轴3上装配有与上、下气缸(7、9)内腔配合工作的上、下滚子(4、5),下法兰盖板11盖设在下法兰10的下端并形成下气缸排气腔体13,上气缸7、隔板8、下气缸9和下法兰10上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13导通的ニ级压缩通道14,分液器12设有分别与上气缸7、下气缸9连通的吸气管15 ;上法兰6、上气缸7、隔板8、下气缸9和下法兰10上还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13导通的单级压缩通道16,所述下法兰10上开设有控制ニ级压缩通道14与单级压缩通道16之其一选择性通断以实现下气缸9选择性的參与压缩工作的柱塞换向装置17,上气缸7的吸气管15上还设有控制吸气通断的截止阀18。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柱塞换向装置17包括压缩弹簧170、柱塞171、压カ控制管172和开设在下法兰10上的柱塞孔173,压缩弹簧170和柱塞171从内到外依次安装在柱塞孔173内,压カ控制管172安装在下法兰10外缘的柱塞孔173端ロ处并可选择性的与压缩机的高压侧或低压侧连通,所述柱塞孔173内压缩弹簧170固定端设有与下气缸9吸气ロ连通的低压通道19,在柱塞171与压缩弹簧170连接处还设有与压缩弹簧170配合的凸柱1710,柱塞孔173中部设有与下法兰10下侧的下气缸排气腔体13连通的进气孔20 ;其中,ニ级压缩通道14和单级压缩通道16在下法兰10上侧分别开设与柱塞孔173连通的ニ级压缩孔140和单级压缩孔160,对应的柱塞171上开设可选择性控制进气孔20与ニ级压缩孔140、单级压缩孔160之其一连通的环形槽1711。工作吋,压カ控制管172控制下法兰10柱塞孔173中的柱塞171移动,当压カ控制管172为高压气体时(如图4所示),上气缸7的吸气管上的截止阀18开启,柱塞孔173中的柱塞171左移,使下气缸9的排气通道发生改变,下气缸排气腔体13内的压缩气体,通过下法兰上进气孔20经过柱塞171右侧的环形槽1711及单级压缩孔160后,直接穿过下气缸9、隔板8、上气缸7和上法兰6上形成的单级压缩通道16到达上消音器21,使上气缸7的吸气压缩后,经过下气缸9后不经压缩直接排气,实现双缸单级压缩,满足额定制冷需求;当压カ控制管172为低压时,这时,上气缸7的吸气管上的截止阀18关闭,压缩弹簧170的弾力使柱塞171右移,使ニ级压缩机的上气缸7的吸气通道打开,即ニ级压缩通道14贯通,对应的关闭下气缸排气腔体13与单级压缩通道16的连通,下气缸排气腔体13内的压缩气体,通过下法兰上进气孔20经过柱塞171左侧的环形槽1711及ニ级压缩孔140后,下气缸9内的压缩气体通过ニ级压缩通道14进入上气缸7,再经上气缸7 二次压缩后排出,使 压缩机恢复正常的ニ级压缩机功能,满足热泵热水器在高压比条件下的低温制热及高压比条件下的空调高温制冷。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如开闭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的下法兰上,凡依本专利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制冷性能的ニ级双缸压缩机,包括电机定子、转子、曲轴、上滚子、下滚子、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下法兰、下法兰盖板和分液器,曲轴上装配有与上、下气缸内腔配合工作的上、下滚子,下法兰盖板盖设在下法兰的下端并形成下气缸排气腔体,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导通的ニ级压缩通道,分液器设有分别与上气缸、下气缸连通的吸气管;其特征在于上法兰、上气缸、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还开设有与下气缸排气腔体导通的单级压缩通道,所述下法兰上开设有控制ニ级压缩通道与单级压缩通道之其一选择性通断以实现下气缸选择性的參与压缩工作的柱塞换向装置,上气缸的吸气管上还设有控制吸气通断的截止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高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坤陈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