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569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热转印层压膜包括基体膜、非转印剥离层和图像保护层。所述非转印剥离层被设置在所述基体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I/O值的第一热塑性树脂。所述图像保护层被设置在所述非转印剥离层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I/O值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其中所述第一I/O值与第二I/O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0.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以及包含所述热转印层压膜和热转印片材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自过去以来,为了图像保护,将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热转印图像保护层层压于形成在打印纸上的图像上,所述图像是通过例如使用升华染料或热扩散染料而由升华型热转印方法形成的图像。作为热转印图像保护层的层压方法,已知利用加热辊的在油墨图像上进行热压结合的方法。还已知构建含有基体膜和由热塑性树脂形成并且形成在基体膜上的热转印图像保护层的图像层压膜并且利用热印头等仅将热转印图像保护层的加热部分转移到图像上 的方法,即利用热转印层压膜的方法(參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昭58-147390号公报、日本专利申请特开昭60-23096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昭60-204397号公报)。例如,可以预期通过如上所述将热转印图像保护层层压到所形成的图像上可以改善图像的保存稳定性。此外,可以将非转印剥离层设置在基体膜和图像保护层之间。提供该非转印剥离层是为了改善在热转印期间基体膜和图像保护层的可分离性。換言之,当利用热印头的热能将图像保护层热转印到油墨图像上时,相邻的图像保护层在图像保护层和非转印剥离层之间的界面处被有利地剥离从而仅将图像保护层转印到打印纸上。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108526号公报中,在非转印剥离层中使用氟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离聚物来增强非转印剥离层和基体膜之间的粘附性并获得图像保护层的有利的可分离性。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况,需要一种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非转印剥离层和图像保护层可以容易地相互剥离,并且可以允许进行稳定的热转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ー种包括基体膜、非转印剥离层和图像保护层的热转印层压膜。所述非转印剥离层被设置在所述基体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热塑性树脂。所述图像保护层被设置在所述非转印剥离层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其中所述第一 I/o值与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O. 40。在所述热转印层压膜中,在通过热转印方法形成图像时,图像保护层能够很容易地从热转印层压膜上剥离。結果,图像保护层被转印到形成的图像上,并且例如能够改善图像的保存性质。该热转印层压膜还可以包含设置在所述图像保护层上的粘着层。利用这种结构,当剥离图像保护层吋,图像保护层可以很容易地附着到粘附到待记录介质上。所述第一 I/O值与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可以小于O. 75。因为在这样的热转印层压膜中,在非转印剥离层和图像保护层之间有适中的粘附力,所以这种热转印层压膜具有非常优异的可操作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ー种包含基体膜、非转印剥离层、图像保护层和油墨层的热转印片材。所述非转印剥离层被设置在所述基体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热塑性树脂。所述图像保护层被设置在所述非转印剥离层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其中所述第一 I/o值与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O. 40且小于O. 75。 油墨层被设置在基体膜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ー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含输送机构、热转印片材、行进机构和热转印头。上述输送机构被构造成以预定方向输送待记录介质。热转印片材包含非转印剥离层、图像保护层和油墨层。非转印剥离层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图像保护层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热塑性树脂,油墨层被热转印到待记录介质的表面上而形成图像,其中所述第一 I/o值与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O. 40且小于O. 75。 行进机构被构造成使热转印片材行进。热转印头被构造成使热转印片材中的油墨层和图像保护层之一热转印到待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使用热转印方法形成图像时,非转印剥离层和图像保护层可以很容易地相互剥离。參考以下如附图所阐述的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层压膜的结构的部分截面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材的结构的示图,其中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层压膜的结构实例的示意性截面图。热转印层压膜10包含基体膜11、非转印剥离膜12和图像保护层13,图像保护层13形成在基体膜11上。底涂层16被设置在基体膜11和非转印剥离膜12之间,并且粘着层14形成在图像保护层13上。具体地,底涂层16、非转印剥离膜12、图像保护层13、粘着层14按照这里规定的顺序依次层叠在基体膜11上。另外,在基体膜11的与形成上述各层的表面相対的另ー侧表面上,形成耐热滑性层15。应当注意,如果需要,底涂层16、粘着层14和耐热滑性层15可以省略。(基体膜)基体膜11例如由透明塑料膜构成。基体膜11并未特别限定,其可以由通用塑料膜(诸如聚酯膜、聚こ烯膜、和聚丙烯膜)以及超级工程塑料膜(诸如聚酰亚胺膜)构成。上述材料能够保持层压层并且对于热转印期间施加的热量具有足够的耐受性。此外,拉伸加エ方法诸如双向拉伸和纵向拉伸通常适于作为形成基体膜11的方法,厚度并未特别限定,只要其具有足够的耐热性、机械强度等即可。(底涂层) 底涂层16形成在基体膜11的表面上。底涂层16由例如聚氨酯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或聚酯基树脂形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底涂层16的材料可以基于基体膜11和非转印剥离层12使用的树脂类型进行适当地选择。应当注意,因为底涂层16是为了增强基体膜11和非转印剥离层12之间的粘附力,所以在基体膜11和非转印剥离层12之间存在足够粘附カ的时候可以省略底涂层16。通常,在基体膜11的拉伸加工之前,形成厚度为若干μ m的底涂层16。此后,通过使基体膜11经受例如双向拉伸加工,可以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底涂层。底涂层16的厚度并未特别限定,其仅需要是均匀的且例如为Iym以下。(非转印剥离层)非转印剥离层12形成在底涂层16上。非转印剥离层12由热塑性树脂(第一热塑性树脂)形成,所述热塑性树脂诸如为聚こ烯缩こ醛树脂、聚こ烯基缩丁醛树脂、这些的共聚物、聚こ烯醇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砜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第一热塑性树脂具有第一 I/O值。热塑性树脂的I/O值在“有机概念图——基础和应用”(甲田善生著,三共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发行)等文献中进行了具体描述。热塑性树脂的I/O值通过如下进行计算基于构成热塑性树脂的単体的分子结构,将单体的官能团属性分类为表示离子键合性能的无机性程度(I值)和表示共价键合的有机性程度(O值),然后计算这些值的比例。无机性程度(I值)是通过以羟基为基准将有机化合物的各种取代基或键对沸点的影响程度数值化而获得的值。具体地,因为在碳原子数约5时直链醇的沸点曲线与直链石蜡的沸点曲线的距离约为100°C,将单个羟基的影响定为100,相对于该数值对各种取代基或键对沸点的影响程度进行数值化得到的值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5 JP 2011-0683871.一种热转印层压膜,其包含 基体膜; 非转印剥离层,所述非转印剥离层被设置在所述基体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和 图像保护层,所述图像保护层被设置在所述非转印剥离层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二 I/o值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其中所述第一 I/o值与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O. 40。2.根据权利要求I的热转印层压膜,其还包含设置在所述图像保护层上的粘着层。3.根据权利要求I的热转印层压膜,其中,所述第一I/O值与第二 I/O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O. 75。4.一种热转印片材,其包含 基体膜; 非转印剥离层,所述非转印剥离层被设置在所述基体膜上并且包含具有第一 I/O值的第一热塑性树脂; 图像保护层,所述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松亮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