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防抖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防抖装置包括四套辊子,其中第一辊(8)和第二辊(9)位于轧制线下方,第三辊(10)和第四辊(11)位于轧制线上方,第三辊通过液压缸(12)和同步机构(13)实现升降,第四辊通过辅助液压缸实现平整和穿带过程的抬起和压下;第三辊位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第四辊位于第二辊上方;在平整机轧制过程中,第一辊、第二辊和第三辊工作,第四辊抬起;所述防抖装置安装在平整机组的1号机架和2号机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运行过程中的抖动问题,同时解决带钢机架间张力的控制以及稳定穿带等问题,并帮助实现双机架平整机组单机架轧制,提高成品带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运行的防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家用电器、汽车、电子、航天等行业的巨大需求,使得板带生产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大部分板带用户由低端转向高端,用户对带钢的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样,带钢表面哪怕是轻微的机械损伤也将大大降低产品的等级,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而平整作为最接近成品的最后一道エ序,对带钢的最终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往,对于双机架平整机组而言,机架之间没有任何特殊的附属装置,带钢是直接通过。由于两个机架之间间距较大,带钢在机架之间运行并不稳定,当机架间张カ出现波动时,带钢就会出现抖动,如图I所示。随着带钢的抖动,带钢表面就会出现明显的机械损伤,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如何解决双机架平整机组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的机械损伤问题就成为现场攻关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双机架之间增加ー套由四个辊子构成的防抖装置,解决了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运行过程中的抖动问题,同时解决带钢机架间张カ的控制、轧制线位置控制以及稳定穿带等问题,并帮助实现双机架平整机组单机架轧制,提高成品带钢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防抖装置,包括四套辊子,其中第一辊和第二辊位于轧制线下方,并且第一辊和第二辊固定在机架基座上,第三辊和第四辊位于轧制线上方,第三辊安装在同步机构上,同步机构与液压缸联接,液压缸固定在机架基座上,第三辊通过液压缸和同步机构实现升降,第四辊经辅助液压缸安装于机架支架上,第四辊通过辅助液压缸实现平整和穿带过程的抬起和压下; 所述第三辊位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第四辊位于第二辊上方; 在平整机轧制过程中,所述第一辊、第二辊和第三辊工作,第四辊抬起,第三辊能上下调整; 所述防抖装置安装在平整机组的I号机架和2号机架之间,第一辊对应I号机架。在穿带阶段,所述第四辊受气缸控制下压,第二辊和第四辊构成ー对夹送辊。所述第二辊上装有测量张力装置,第二辊构成测张辊。—种使用所述的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防抖装置的带钢稳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平整机组的设备參数,包括双机架平整机组机架间的距离、I号机架出ロ到出口 S辊间的距离;步骤2 :确定所述防抖装置參数,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的辊径、第三辊的辊径和第四辊的辊径,四根辊子的表面要求;步骤3 :收集待平整带材的特性參数,包括所平整带材的屈服強度;步骤4 :选择平整模式,如果选择双机架平整模式,转入步骤5 ;如果选择单机架平整模式,转入步骤8;步骤5 :根据エ艺条件给定机架间的张力;步骤6:给定调整系数!的值;步骤7 :根据公式5= ξ^2计算出相应的调整高度 式中び一机架间张カ; A—所平整带材的屈服強度; I· 一双机架平整机组机架间的距离; 一调整系数; 转入步骤11 ; 步骤8 :根据エ艺条件给定I号机架出口张カ;步骤9:确定调整系数る的值;步骤10:根据公式6= 0.25-点^^计算出相应的调整高度, 式中O1 — I号机架出口张カ; A—所平整带材的屈服強度; 4 — 1号机架出口到出ロ S辊间的距离; 备ー调整系数; 步骤11 :根据 的值调整第三辊的高度。所述双机架平整模式的调整系数 的值为O. 4 O. 8。所述单机架平整模式的调整系数4的值为O. 55 O. 9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双机架之间增加ー套由四个辊子构成的防抖装置,解决了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运行过程中的抖动问题,同时解决带钢机架间张カ的控制、轧制线位置控制以及稳定穿带等问题,并帮助实现双机架平整机组单机架轧制,提高成品带钢质量,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双机架平整机组生产带钢示意 图2为带有本专利技术防抖装置的双机架平整机组生产带钢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抖装置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控制方法控制框图。图中1 I号机架工作辊,2为I号机架中间辊,3为I号机架支撑辊,4为2号机架工作辊,5为2号机架中间辊,6为2号机架支撑辊,7带钢,8第一辊,9第二辊,10第三辊,11第四辊,12液压缸,13同步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參见图2、图3,一种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防抖装置,包括四套辊子,其中第一辊8和第二辊9位于轧制线下方,并且第一辊8和第二辊9固定在机架基座上,第三辊10和第四辊11位于轧制线上方,第三辊10安装在同步机构13上,同步机构13与液压缸12联接,液压缸12固定在机架基座上,第三辊10通过液压缸12和同步机构13实现升降,第四辊11经辅助液压缸安装于机架支架上,第四辊11通过辅助液压缸实现平整和穿带过程的抬起和压下;第三辊10位于第一辊8和第二辊9之间,第四辊11位于第二辊9上方。所述防抖装置安装在平整机组的I号机架和2号机架之间,第一辊8对应I号机 架。在平整机轧制过程中,所述第一辊8、第二辊9和第三辊10工作,第四辊11抬起,起到防止带钢7抖动、保持张カ稳定的作用,等效于在I号和2号主轧机之间增加一个辅助机架;第三辊10能通过液压缸12上下调整与带钢的距离,从而能稳定轧制线的位置,确保带钢稳定运行。为了增加辊的耐磨性,在辊子表面镀铬。在穿带阶段,第四辊11受液压缸控制下压,第二辊9和第四辊11构成ー对夹送棍,保证穿带稳定。所述第二辊9上能装有测量张力装置,第二辊9构成测张辊。一种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防抖装置,执行下列步骤 步骤1,收集平整机组的设备參数,包括双机架平整机组机架间的距离、I号机架出ロ到出口 S辊间的距离; 步骤2 :确定所述防抖装置參数,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的辊径、第三辊的辊径和第四辊的辊径,四根辊子的表面要求;步骤3 :收集待平整带材的特性參数,包括所平整带材的屈服強度;步骤4 :选择平整模式,如果选择双机架平整模式,转入步骤5 ;如果选择单机架平整模式,转入步骤8;步骤5 :根据エ艺条件给定机架间的张力; 步骤6:给定调整系数f的值, =0.4 O. 8 ;步骤7 :根据公式5= 0.2-计算出相应的调整高度, 式中び一机架间张カ; A—所平整带材的屈服強度; 乙一双机架平整机组机架间的距离; 一调整系数;转入步骤11 ; 步骤8 :根据エ艺条件给定I号机架出口张カ; 步骤9 :确定调整系数4的值, ι = O. 55 O. 95 ;步骤10:根据公式5= (125-计算出相应的调整高度, CWctjL1J 式中O1 — I号机架出口张カ;K一所平整带材的屈服強度; A — I号机架出ロ到出口 S辊间的距离; 点ー调整系数; 步骤11:根据J的值调整第三辊的高度。对于单机模式,是指在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运行过程中,当生产小延伸率的产品吋,2号机架会抬起,此时只有I号机架在工作;作为单机模式,在单机从卷取机前的S辊到I号机架辊缝距离更长,如果没有本专利技术的防抖装置,带钢将极其不稳定,甚至使得轧制无法进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防抖装置及控制方法之后,将大大降低带钢抖动的幅度,保证平整过程能够稳定进行。实施例I 在双机架模式下,本专利技术的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控制方法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防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四套辊子,其中第一辊(8)和第二辊(9)位于轧制线下方,并且第一辊(8)和第二辊(9)固定在机架基座上,第三辊(10)和第四辊(11)位于轧制线上方,第三辊(10)安装在同步机构(13)上,同步机构(13)与液压缸(12)联接,液压缸(12)固定在机架基座上,第三辊(10)通过液压缸(12)和同步机构(13 )实现升降,第四辊(11)经辅助液压缸安装于机架支架上,第四辊(11)通过辅助液压缸实现平整和穿带过程的抬起和压下;所述第三辊(10 )位于第一辊(8 )和第二辊(9 )之间,第四辊(11)位于第二辊(9 )上方; 在平整机轧制过程中,所述第一辊(8)、第二辊(9)和第三辊(10)工作,第四辊(11)抬起,第三辊(10)能上下调整; 所述防抖装置安装在平整机组的I号机架和2号机架之间,第一辊(8)对应I号机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机架平整机组带钢稳定防抖装置,其特征是在穿带阶段,所述第四辊(11)受液压缸控制下压,第二辊(9 )和第四辊(11)构成ー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首民,李秀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