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一散热单元、一导热单元及至少一横流风扇,该散热单元具有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该导热单元具有一贴设于发热源的吸热部及一与相对应该散热单元相接的散热部,所述横流风扇与该散热单元相对设置且一侧对接该入风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此结构的设计,可大幅缩小散热模组的使用面积外,并大幅提升散热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ー种散热模组,尤指ー种利用一横流风扇设置于该散热模组内,不仅可縮小散热模组的使用面积外,还可提升散热能力,并减少传统风扇设计因叶片过长所造成的振动及异音的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技术的发展,各类晶片(如处理器 、执行单元等)的电晶体密度日益増加,虽然资料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消耗的功率以及产生的热量也愈来愈増加。为了让中央处理器能稳定运作,高效率的散热单元成为目前必然的需求。而为了要維持高效率的散热功能,散热单元的体积与重量亦不得不随之越大越重,然而在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智慧手持电子装置等的设计中,有限的空间一直是设计上最大的瓶颈。请參阅图1,为公知传统散热模组I,包括ー离心式风扇10、一热导管11及ー散热単元12,传统的散热模组I利用离心式风扇10带动空气流动,进而带走散热单元12的热量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而离心式风扇10的风量、风压的大小以及散热单元12热交换的面积,即决定此散热模组I的效能;散热单元12的热交换面积愈大,如散热鳍片的鳍片长度愈长,虽然散热单元12可将热量排出的效果较好,但会因鳍片长度增长而造成体积过大;此与笔记型电脑轻、薄、短、小的设计精神相违背。亦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达到上述轻、薄、短、小的设计精神,于是进可能的将各部元件缩至最小化,因此也将该离心式风扇10的尺寸微型化,但由于体积的缩小,造成离心式风扇10的流量也相对愈来愈小,导致所排出的热量效果有限,且微型化的离心式风扇10会因扇叶厚度薄、面积大而产生更多的偏摆量,导致容易产生更多的振动与异音。因此,如何在尽量不增加散热单元12体积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散热单元12的效能,成为许多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以上所述,公知具有下列的缺点I.体积较大;2.散热效果不佳;3.易产生振动与异音。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横流风扇设置于ー散热模组内,令其得縮小散热模组整体使用面积的散热模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散热能力,并减少或改善因叶片过长造成偏摆所产生的振动及异音的散热模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ー种散热模组,包括一散热单元、一导热单元及至少一横流风扇,所述散热単元具有一入风ロ及一与该入风ロ相连通的出风ロ,该导热単元具有一吸热部及ー散热部,该吸热部贴设于发热源上,该散热部则与相对应的该散热単元相接,该横流风扇与所述散热単元相对设置,并且其一侧与该入风ロ相对接;通过前述散热模组内所设置的横流风扇,可于系统空间的受限下,仍可不影响横流风扇所产生的风量,得有效增加气流的流量,以大幅提升散热效果,并可有效缩小散热模组的使用面积;此外,更可有效改善传统散热模组的风扇因叶片过长,产生偏摆所造成的振动及异音的现象。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ー种散热模组,包括一散热单元,其具有一入风ロ及一连通该入风ロ的出风ロ ;—导热单兀,其具有一吸热部及ー散热部,该吸热部贴设待散热的发热源上,该散热部则与相对应的该散热単元相接;及至少ー横流风扇,其与该散热単元相对设置,且其ー侧对接该入风ロ。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导热単元的吸热部可贴设一基座的ー侧上,基座的另ー侧则可贴附于ー待散热的发热源上,该发热源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基座经由所述导热单元传递至所述散热単元。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散热単元为散热鳍片组或散热器或具散热性的元件其中任一。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导热単元为热管、热板及均温板或具导热性的元件其中任一。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散热単元具有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彼此之间形成有ー导流道,并该导流道分别连通该入风ロ及该出风ロ。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横流风扇设有ー壳体、一扇叶组及ー马达,该壳体具有一入风侧及一连通该入风侧的出风侧,该出风侧对接该散热単元的入风ロ,且其与入风侧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该扇叶组容设在该容置空间内,并该马达设在该壳体ー侧上,且与相对应的该扇叶组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前述扇叶组具有多个叶片及多个叶端板,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叶端板之间,且其环设连接对应该叶端板的ー侧。本技术相较于公知具有下列优点I.具有较佳薄型及微小化的功效;2.具有提升散热效果;3.改善传统离心式风扇因薄化造成叶片易产生振动及异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公知散热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实施例的另ー立体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散热模组2基座20散热单元21散热鳍片211导流道212入风ロ213 出风ロ214导热单元22吸热部221散热部222横流风扇23壳体231入风侧2311出风侧2312容置空间2313扇叶组232叶片2321叶端板2322马达233发热源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參阅图2A、图2B、图3,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ー种散热模组2包括一散热单元21、一导热单元22及至少ー横流风扇23,其中所述散热単元21于该较佳实施可选择为ー散热鳍片组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亦可为ー散热器或其他具散热性的元件。另者前述散热单元21具有一入风ロ 213、一出风ロ 214及多个散热鳍片211,该入风ロ 213及该出风ロ 214相互连通,并所述散热鳍片211彼此之间形成有一导流道212,该导流道212分别连通该入风ロ 213及该出风ロ 214,其用以导引入风ロ 213的流体朝相対的出风ロ 214排出,并同时于该导流道212内的流体会将所述散热鳍片211上接收的热量带往至出风ロ 214タト,以有效达到迅速散热的效果。再者,所述导热単元22可为热管、热板及均温板及具导热性的元件其中任一,该本实施例以热管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并该导热单元22具有一吸热部221及ー散热部222,该吸热部221可贴附设置于ー发热源24上,于本技术中该吸热部221可贴附于一基座20的ー侧上,该基座20的另ー侧则贴设在一发热源24 (如中央处理器、南北桥晶片、绘图晶片或执行单元等)上,其用以吸附该发热源24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该导热単元22的吸热部221吸收基座20的热量并传递至散热部222上,令该散热部222再将接收的热量传导至其上贴设的多个散热鳍片211,以藉由所述散热鳍片211将其上热量对外散热。续參阅图2A、图2B,前述散热部222从该吸热部221向外延伸所构成,且与相对应的该散热単元21的所述散热鳍片211相连接。所述横流风扇23与该散热単元21相对设置,且其ー侧与该入风ロ 213对接。另者所述横流风扇23具有ー壳体231、一扇叶组232及ー马达233,该壳体231具有一入风侧2311及一出风侧2312,该入风侧2311连通出风侧2312,该出风侧2312(即前述横流风扇23 —侧) 与该散热単元21的入风ロ 213相对接,并所述出风侧2312与该入风侧2311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23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散热单元,其具有一入风ロ及一连通该入风ロ的出风ロ ; 一导热单元,其具有一吸热部及ー散热部,该吸热部贴设待散热的发热源上,该散热部则与相对应的该散热単元相接;及 至少ー横流风扇,其与该散热単元相对设置,且其ー侧对接该入风ロ。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単元的吸热部可贴设一基座的ー侧上,基座的另ー侧则可贴附于ー待散热的发热源上,该发热源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该基座经由所述导热単元传递至所述散热単元。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単元为散热鳍片组或散热器或具散热性的元件其中任一。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灏,潘锦松,张良吉,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