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蓄热元件及采用该元件的蓄热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01648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元件及采用该元件的蓄热供热装置,其中相变蓄热元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中空腔体还设有热管,热管的部分裸露在壳体外,由于采用热管传递热量,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相变蓄热元件蓄热时间短;蓄热供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相变蓄热室和供热加热室,相变蓄热室设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供热加热室设有热源入口,所述相变蓄热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相变蓄热元件,相变蓄热元件所设的热管露置在壳体外侧的那部分置于供热加热室内,由于相变蓄热室和供热加热室彼此分开,因此,不仅可以利用工业烟气来加热热管,也可以用蒸汽或热水等介质来加热热管,对外界热源的适应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能源存储与释放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相变蓄热元件及采用该元件的蓄热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相变蓄热技术应用较广,特别是作为热网供热和自备锅炉供热补充设施的移动蓄热供热装置发展迅速,现行的相变蓄热供热装置主要有蓄热体整体蓄热、管状蓄热元件单元蓄热、蓄热球单元蓄热等几种形式,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对热源的适应性差,在利用工业烟气的余热时,一般需要在热源地设计余热锅炉,再将蒸汽或热水提供给移动蓄热供热装置,增加了设备的投入;2)蓄热和供热时需要通过导热介质来传递热量,换热环 节较多,热量的衰减大,充热、放热时间长;3)部分蓄热体整体蓄热供热装置,蒸汽或水通过埋在蓄热体中的盘管来完成蓄热和取热,蒸汽通过埋在蓄热体的盘管蓄热时排出的凝结水温度高达80°C,造成热资源利用率不高;冷水通过埋在蓄热体中的盘管取热时,则气堵现象严重,不能顺利地进行取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时间短的相变蓄热元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相变蓄热元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中空腔体还设有热管,热管的部分裸露在壳体之外。为了增加传热效果,上述热管的表面设有肋片。上述热管的其中一端置于中空腔体内,另一端裸露在壳体的外侧;或热管的两端裸露在壳体的外侧,热管的中部置于中空腔体内。本技术中,外界热源的热量通过导热性能优越的热管直接与壳体内的相变蓄热材料进行换热,即是热管既可以给相变蓄热材料充热,也可以从相变蓄热材料中取热。蓄热时,本技术的相变蓄热元件通过导热性能优越的热管直接将热量传递到相变蓄热材料内部,当相变蓄热材料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值时,热能以显热和潜热两种形式储存。放热时,让低温液体与壳体接触,相变蓄热材料所储存的热能通过壳体传递给周围的低温液体,从而取走热量。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时间短,供热快,对外界热源的适应性强的采用上述相变蓄热元件的蓄热供热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相变蓄热元件的蓄热供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相变蓄热室和供热加热室,相变蓄热室设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供热加热室设有热源入口,所述相变蓄热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相变蓄热元件,相变蓄热元件所设的热管裸露在壳体外的那部分置于供热加热室内。 进一步地,上述相变蓄热元件均匀分布固定在相变蓄热室内,为了防止热量外逸,箱体的表面设有保温层。为了强化冷水流体与相变蓄热元件之间的换热效果,上述相变蓄热室内自冷水进口至热水出口之间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导流隔板。另一方案中,上述供热加热室内布设有至少一根蛇形管,供热加热室的内壁与蛇形管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蛇形管设有入口和出口,蛇形管的入口与热源入口连接。上述蛇形管的出口与相变蓄热室连通。本方案,热源工质(如蒸汽)在蛇形管内放热后变成凝结水,从蛇形管的出口进入到相变蓄热室储存,使蒸汽得到充分利用。上述蛇形管层状布设在供热加热室内,因此热源工质可以均匀对导热介质传热。为了防止相变蓄热室内压力过高而引发不安全事故,上述相变蓄热室的顶部还设有安全阀。本技术的蓄热供热装置,由于相变蓄热室和供热加热室彼此分开,因此,不仅 可以利用工业烟气来加热热管,也可以用蒸汽或热水,还可以用其他介质来加热热管,对外界热源的适应性强,一般不需要增设其他装置(如余热锅炉)来进行能量转换。蓄热时,供热加热室的热量通过热管传递到相变蓄热元件内的相变蓄热材料中部,蓄热的时间短;放热时,相变蓄热元件的壳体直接与水接触,放热时间也短。如果将此本技术的蓄热供热装置安装在移动车上,可实现移动蓄热供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相变蓄热元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蓄热供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蓄热供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B剖面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相变蓄热元件及采用该元件的蓄热供热装置做详细的描述。实施例I :本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元件结构如附图I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中空腔体12,所述中空腔体12还设有热管3,热管3的侧面设有肋片31,热管3的其中一端置于中空腔体12内,另一端裸露在壳体I外,所述中空腔体12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2,热管3置于中空腔体12内的那端被相变蓄热材料2所包围。本实施例中壳体I为异型管状的金属管壳,热管3的数量可以为一条或多条。本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元件使用时,蓄热时,热源的热量通过热管3直接传递到中空腔体12内的相变蓄热材料2之中,当相变蓄热材料2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值时发生相变,热能以显热和潜热两种形式储存;放热时,相变蓄热材料2所储存的热能通过壳体I传递冷却水,生成热水。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元件结构与实施例I类似,区别在于热管3的中部置于中空腔体12内,热管3的两端裸露在壳体I外,热管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条或多条。本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元件使用时,热源的热量可以通过热管3的两端直接传递到中空腔体12内的相变蓄热材料2之中。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蓄热供热装置结构如附图2、3所示,包括箱体4,箱体4内表面设有保温层8,本实施例的箱体4的外形状为长方体,当然也可以为圆柱体或其他多棱柱体。箱体4内被分隔板82划分为相变蓄热室41和供热加热室42,相变蓄热室41设有冷水进口 41a和热水出口 41b,相变蓄热室41内均匀分布安装有多个实施例I所述相变蓄热元件5,相变蓄热元件5的壳体I下端固定在分隔板82上,壳体I的上端固定在相变蓄热室41顶部所设的固定板81上,所有相变蓄热元件5所设的热管3露置在壳体I外侧的那端置于供热加热室42内,供热加热室42设有热源入口。 上述冷水进口 41a设在热水出口 41b的上方,冷水进口 41a设在相变蓄热室41上端,热水出口 41b设在相变蓄热室41下端。相变蓄热室41内自冷水进口 41a至热水出口 41b之间设有若干相互交错的导流隔板6,本实施例中,导流隔板6平行安装在相变蓄热室41的内壁,冷水从冷水进口 41a进来需要经过相邻两导流隔板6的流道最终从热水出口41b流出,这一过程可以保证冷水与多个相变蓄热元件5充分接触,强化了换热效果。在最初取热水,由于冷水吸热会产生大量蒸汽,为了防止相变蓄热室41内压力过高而引发不安全事故,本实施例在相变蓄热室41的顶部还设有安全阀7,同时为了监控相变蓄热室41内的压强,相变蓄热室41的顶部还设有压力表10。本实施例的蓄热供热装置使用时,蓄热时,先把工业烟气热源从热源入口引到供热加热室42,热源的热量通过热管3传递到中空腔体12内的相变蓄热材料2中,当相变蓄热材料2吸收热量后,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值时发生相变储存热能,蓄热完成后,可以把装置运到需要供热水的地方使用。放热时,冷水从冷水进口 41a进入相变蓄热室41,由于冷水与相变蓄热元件5存在温度差,故相变蓄热元件5内储存的热能会通过热传递方式传递给冷水,冷水吸收热能后温度上升变为热水,热水从热水出口 41b流出供使用。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蓄热供热装置结构如附图4、5所示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I的类似,区别在于所述供热加热室42内布设有至少一根蛇形管44,本实施例中,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蓄热元件,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中空腔体(12),所述中空腔体(12)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12)还设有热管(3),热管(3)的部分裸露在壳体(I)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相变蓄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的表面设有肋片(31)。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相变蓄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的其中一端置于中空腔体(12)内,另一端裸露在壳体(I)的外侧;或热管(3)的两端裸露在壳体(I)的外侦牝热管(3)的中部置于中空腔体(12)内。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相变蓄热元件的蓄热供热装置,包括箱体(4),箱体(4)内设有相变蓄热室(41)和供热加热室(42 ),相变蓄热室(41)设有冷水进口( 41a)和热水出口( 41b ),供热加热室(42 )设有热源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室(41)内设有至少一个相变蓄热元件(5),相变蓄热元件(5)所设的热管(3)裸露在壳体(I)外的那部分置于供热加热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东和朱志坚戴利军资静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汇通热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