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用凉米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7393 阅读:1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大米加工用凉米仓,这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是底部为锥形的仓体,仓体的上端设置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分米器,分米器由自入口插入的圆管外设置伞状的分米盘构成,分米盘之间的圆管处设置有出米孔;仓体的下端设置有出口,仓体上还安装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凉米效果好,同凉米省时,提高了凉米效率,解决了堆包自行风干自然凉米费时,效率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大米加工用设备,具体涉及的是大米加工用凉米仓。二、
技术介绍
工厂在加工大米时,通常的工序是去湿、除杂,谷壳分离后,进行谷糙分离,再经碾米机碾米、分级后得到白米,最后对白米抛光、色选、分级处理、成品包装。然而碾米工序出来的白米温度较高,此时如果直接送入抛光机进行抛光加工则往往会造成米的外观不佳,另外由于水分未足够蒸发会造成米易腐败等缺点。现在碾米工序出来的白米采用堆包自行风干自然凉米,但若令其自行风干比较慢,效率低。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大米加工用凉米仓,这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用以解决自然凉米费时,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是底部为锥形的仓体,仓体的上端设置有入口,入口处安装有分米器,分米器由自入口插入的圆管外设置伞状的分米盘构成,分米盘之间的圆管处设置有出米孔;仓体的下端设置有出口,仓体上还安装有风机。上述方案中风机有三个。上述方案中仓体上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位于仓体的上部,与分米器相对应的部位处,以方便对分米器进行维修、更换。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在仓体的入口处设置分米器,碾米工序出来的白米进入仓体后,首先在分米器处被分散开,有的通过分米盘散落到仓体的周围,有的通过圆管出口散落下来,这样,大米在进入仓体时就被分散开,由于大米被分散开,大米在下落过程中就散发出热量,水分也随着蒸发出来,使本技术的凉米效果好,同时,凉米省时,提高了凉米效率。2、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维修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I仓体2圆管 3分米盘 4出米孔 5风机 6出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这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是底部为锥形的仓体1,仓体I的上端设置有A 口,入口处安装有分米器,分米器由自入口插入的圆管2外设置伞状的分米盘3构成,分米盘3之间的圆管2上设置有出米孔4 ;仓体I下端有出口 6,出口 6的上方设有风机5,风机5有三个。本技术还可以在仓体I上还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位于仓体I的上部,与分米器相对应的部位处。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碾米工序出来的白米从入口处进入分米器圆管2,然后一部分大米会从出米孔4流到伞状分米盘3上,而后由于重力作用下落至出口 6 ;另一部分大米会通过圆管2直接散落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由风机5不断的把热空气从仓体I抽出,从而达到使米的温度降低的目的,同时,由于大米被分散开,大米在下落过程中就散发出热量,水分也随着蒸发出,凉米效果非常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其特征在于这种大米加工用凉米仓是底部为锥形的仓体(I),仓体(I)的上端设置有入ロ,入口处安装有分米器,分米器由自入口插入的圆管(2)外设置伞状的分米盘(3)构成,分米盘(3)之间的圆管处设置有出米孔(4);仓体(I)的下端设置有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佐同翟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