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东专利>正文

雾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725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滴分离器,包括雾滴分离筒,雾滴分离筒上端安装自旋涡流管,自旋涡流管的顶端为烟雾气入口,自旋涡流管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自旋涡流管的出口端与盘旋管相连接,盘旋管的最大直径端与自旋涡流管的出口端相接,雾滴分离筒的底端开设通孔,通孔处安装双锥形烟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脱硫塔的上部,将烟气中的微小尘粒采用涡流方式捕获,提高排放的烟气洁净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是ー种雾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除尘设备有湿式除尘和干式除尘两种,由于湿式除尘具有较多优点,所以大多数企业均采用湿式除尘。而湿式除尘一般是以离心法除尘,尘粒靠离心力被甩向筒壁,再与筒壁上的水膜接触被捕获。但是相同成份的尘粒越小,重量越轻,离心力越小,所以,许多小于8 μ m的尘粒很难被甩向筒壁,造 成微细尘粒无法除掉,被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雾滴分离器,它安装在脱硫塔的上部,将烟气中的微小尘粒采用涡流方式捕获,提高排放的烟气洁净度。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雾滴分离器,包括雾滴分离筒,雾滴分离筒上端安装自旋涡流管,自旋涡流管的顶端为烟雾气入口,自旋涡流管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自旋涡流管的出口端与盘旋管相连接,盘旋管的最大直径端与自旋涡流管的出口端相接,雾滴分离筒的底端开设通孔,通孔处安装双锥形烟道。盘旋管与自旋涡流管的出口端相接处为最大直径、盘旋管自最大直径至盘旋管的出口端的最小直径的变化为均匀逐渐缩小。雾滴分离筒的底端一侧安装排液管。双锥形烟道的一端位于雾滴分离筒内腔,另一端位于雾滴分离筒外。双锥形烟道的外端通过弯管与集烟筒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雾滴分离器,采用涡流方式除尘,烟气进入自旋涡流管内,由于自旋涡流管与盘旋管连接,烟气高速盘旋向下进入雾滴分离筒内,将小于8 μ m的细小尘粒集落在雾滴分离筒内,烟气再通过锥形烟道排入集烟道内排放,经检测,本技术的雾滴分离器,捕获小于8 μ m的尘粒达到87%左右,大幅度提高了排入烟气的洁净度,彻底克服了离心法除尘方式的不足。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与集烟道安装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本技术所述雾滴分离器,包括雾滴分离筒3,雾滴分离筒3上端安装自旋涡流管1,自旋涡流管I的顶端为烟雾气入口,自旋涡流管I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自旋涡流管I的出ロ端与盘旋管2相连接,盘旋管2的最大直径端与自旋涡流管I的出ロ端相接,雾滴分离筒3的底端开设通孔,通孔处安装双锥形烟道4。本技术所述的盘旋管2与自旋涡流管I的出ロ端相接处为最大直径、盘旋管2自最大直径至盘旋管2的出ロ端的最小直径的变化为均匀逐渐縮小,它使烟气能进一歩形成涡流状向下行走,将尘粒集落在雾滴分离筒内。本技术所述雾滴分离筒3的底端一侧安装排液管5,可及时将积存喷液排出筒外。本技术进ー步的方案是双锥形烟道4的一端位于雾滴分离筒3内腔,另一端位于雾滴分离筒3外。双锥形烟道4的两端直径均大于其中间直径,可使烟气在中间形成加速,使微小尘粒进一步被旋流至下。本技术所述的双锥形烟道4的外端通过弯管6与集烟筒7连接,弯管处可积存由双锥形烟道4集落的微小尘粒。本技术使用时,安装在脱硫塔内的上部,烟气通过自旋涡流管I的最大直径 进入,并高速盘旋而下,将烟气中的微小尘粒旋落在雾滴分离筒3内,井随液体排出,烟气通过双锥形烟道4进ー步集落微小尘粒,再经过弯管6进入集烟筒7排出的烟气洁净度很高,弯管6内的尘粒可根据需要拆卸清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雾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滴分离筒(3),雾滴分离筒(3)上端安装自旋涡流管(1),自旋涡流管(I)的顶端为烟雾气入口,自旋涡流管(I)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自旋涡流管(I)的出口端与盘旋管(2)相连接,盘旋管(2)的最大直径端与自旋涡流管(I)的出口端相接,雾滴分离筒(3 )的底端开设通孔,通孔处安装双锥形烟道(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盘旋管(2)与自旋涡流管(I)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