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具有该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安装于外导体内的绝缘体和安装于绝缘体内的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包括具有相反两端的套筒、安装于套筒相反两端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弹簧,所述套筒一体成型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套筒一体成型设置,结构简单,在实际生产中步骤较少,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介绍
2002年12月24日公告的公告号为US6497579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连接器端子,其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安装在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弹簧及包在第一、第二端子外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固定收容第一端子的第一部分和固定收容第二端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配合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完整的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结构复杂,在实际生产中步骤多,耗费人力及时间多,成本较大,在讲求节省成本及时间的今天,我们则需要一种结构更为简单,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的产品来代替该种产品。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端子,其包括具有相反两端的套筒、安装于套筒相反两端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弹簧,所述套筒一体成型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外导体、安装于外导体内的绝缘体和安装于绝缘体内的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包括具有相反两端的套筒、安装于套筒相反两端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弹簧,所述套筒一体成型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套筒一体成型设置,结构简单,在实际生产中步骤较少,极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较低。下面将结合图示对本设计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的分解图;图4是与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配合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分解图;图6是图4所示连接器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与其配合的连接器的第一剖视图8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与其配合的连接器的第二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连接器I外导体10第一配合端102第二配合端104凸起106绝缘体12第一端120第二端122第一圆台孔124第二圆台孔126倒刺128连接器端子14套筒140阻挡部1400倒刺1402第一端子142抵挡部1420安装部1422配合部1424第二端子144弹簧146第一连接器2外导体20安装端200配合端202内壁204限位凸肋206突起208绝缘体22绝缘体安装部220绝缘体配合部222圆台柱2220绝缘体卡持部224中心端子24端子安装端240端子配合端242配合孔242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8所示揭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1,该电连接器I为一种转接连接器,其一端连接于一第一连接器2,另一端连接于一第二连接器3。所述电连接器I包括外导体10、安装于外导体10内的绝缘体12和安装于绝缘体12内的连接器端子14。所述外导体10呈圆筒形设置,其具有相反的第一配合端102和第二配合端104,所述第一配合端102和第二配合端104分别设有自外导体10外表面向外凸伸的环形凸起106。所述绝缘体12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端120和第二端122,所述第一端120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2配合连接,第二端122用于与第二连接器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端120设 形成与第一连接器2配合的第一圆台孔124,第二端122凹设形成与第二连接器3配合的第二圆台孔126。所述绝缘体12在其外表面还设有若干倒刺128,该等倒刺128与外导体10的内表面干涉配合而将绝缘体12固持收容在外导体10内。所述连接器端子14包括具有相反两端的的套筒140、安装于套筒140相反两端的第一端子142、第二端子144及连接第一端子142和第二端子144的弹簧146。所述套筒140在生产中一体成型形成,且该套筒140在组装前呈中空的直圆筒形,即每个位置的直径都是相同的。待装入第一端子142、第二端子144和弹簧146后,套筒140的两端的边缘则被向中心方向内翻并压铆而形成一小口径的阻挡部1400,该阻挡部1400的直径小于套筒的其它位置或者中间位置而将第一端子142、第二端子144和弹簧146限定于套筒140内。所述套筒140的外表面向外凸起还设有倒刺1402,该倒刺与绝缘体12的内表面干涉配合,而将套筒140固持在绝缘体12内。所述第一端子142设有一抵挡部1420、安装部1422及配合部1424。所述安装部1422和配合部1424分设于抵挡部1420的两端。所述安装部1422的宽度小于抵挡部1420,且配合部1424的宽度也小于抵挡部1420。所述安装部1422套设在弹簧146的一端内,则弹簧146的边缘则抵靠在抵挡部1420上,抵挡部1420抵靠在套筒140的阻挡部1420上而限定第一端子142的位置。所述第二端子144的结构与第一端子142完全相同,且与弹簧146及套筒140的配合方式也完全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弹簧146安装在第一端子142和第二端子144之间,该弹簧146能够为电连接器I与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3配合时提供移动。所述第一连接器2包括外导体20、安装在外导体20内的绝缘体22及安装在绝缘体22内的中心端子24.所述外导体20呈圆筒形设置,其具有安装至一第一外部电路板4上的安装端200及与安装端200相反设置的配合端202,该配合端202用以与电连接器I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外导体20设有圆筒形的内壁204,该内壁204向中心位置延伸设有限位凸肋206,在靠近配合端202的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设有突起208.所述绝缘体22设有安装在外导体内20的绝缘体安装部220、由绝缘体安装部220延伸形成的绝缘体配合部222,及位于绝缘体安装部220与绝缘体配合部222之间的绝缘体卡持部224。所述绝缘体卡持部224与绝缘体安装部220之间形成一台阶,所述绝缘体安装部220收容在外导体20的安装端200的空间内,而绝缘体卡持部224则与限位凸肋206干涉配合而将绝缘体22固定在外导体20内。所述绝缘体配合部222则延伸形成一与电连接器I的绝缘体12的第一圆台孔126形状相同的圆台柱2220,所述圆台柱2220的外表面与外导体20的内表面形成一配合空间226。所述中心端子24为一圆柱形端子,该中心端子24设有安装至第一外部电路板4的端子安装端240及与电连接器I的连接器端子14配合部1424配合连接的端子配合端242,该端子配合端242设有配合孔2420。所述电连接器I的第一端子142的配合部1424插入该配合孔2420内与其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3具有与第一连接器2几乎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第二连接器3的外导体20在靠近配合端202的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不具有突起208.当第一连接器2与电连接器I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器2的圆台柱2220与包在圆台柱2220的外的部分外导体20则收容在电连接器I的第一圆台孔124内,同时,形成第一圆台孔124的绝缘体12和包覆在该部分绝缘体12外的外导体10共同收容在第一连 接器2的配合空间226内,所述圆台柱2220则与第一圆台孔124完全吻合而配合,外导体10的环形凸起106则与第一连接器2的外导体20的内壁干涉配合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端子,其包括具有相反两端的套筒、安装于套筒相反两端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设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各自向中心方向内翻压铆形成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将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弹簧限定于套筒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设有一抵挡部、安装部及配合部,所述安装部和配合部分设于抵挡部的两端,安装部套设在弹簧内,抵挡部抵靠在套筒的阻挡部上而限定第一端子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结构与第一端子完全相同。5.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外导体、安装于外导体内的绝缘体和安装于绝缘体内的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包括具有相反两端的套筒、安装于套筒相反两端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