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可兴专利>正文

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2335 阅读:5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23:22
一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它包括车体机架,装料斗、喷浆机、以及用于上料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铰接于靠近车体后部处的铰接点上,所述装料斗的上方依次通过相铰接的一对拉杆和一对连杆与靠近车体头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所述液压油缸安装在装料斗的前面,液压油缸的缸体与靠近车体中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液压油缸的推杆与所述拉杆和连杆的铰接点相铰接,并以此构成由车体机架、连杆、液压油缸、拉杆及装料斗组成的五连杆装料机构进行上料。整机有利于将装料斗加宽让斗容量大幅加大,可使斗容量增加100%左右,抬升翻转性能稳定、装料操控方便、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成本较低廉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的喷浆机设计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喷射混凝土用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喷射灌注用喷浆机,一般采用人工上料或利用液压油缸抬升料斗上料(指对喷浆机装料)两种方式。其中采用人工上料工作强度大,混凝土材料洒漏严重,还因为上料速度慢而影响整个建设工期。为了提高喷浆工作效率,专利号为201020252779. 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液压油缸抬升料斗上料的喷浆机,该喷浆机包括带有喷浆机的车体,在车体机架上铰接有装料斗,所述装料斗一端铰接于喷浆机进料口旁侧,装料斗活动端与车体之间设有用于抬升装料斗外侧端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缸体和推杆分别与车体及装料斗相铰接,该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上料,行走,环保等要求。但是,上述这种利用液压千斤顶的缸体和推杆分别与车体及装料斗相铰接来抬升装料斗的上料方法,因其结构的原因却存在如下缺点I.由于是将两个液压油缸布置于待抬升的装料斗外侧,两个液压油缸的缸体和推杆分别与车体及装料斗相铰接,因此装料斗会受车体宽度及外侧液压油缸所限制,其料斗宽度不能超出车体宽度,导致装料斗容量偏小,不便于承接大型自卸车的卸料施工;当要将装料斗容量设计较大时,车体宽度亦需设计较大,又会使车体变的结构复杂及笨重。2.喷浆机装料斗绞接于喷浆机进料口旁侧的车体上,液压油缸的缸体和推杆分别是与车体及装料斗铰接(形成三连杆结构),通过液压油缸推杆的伸缩使装料斗一端抬升倾翻从而实现上料,由于两个液压油缸是安装在装料斗的两侧,使装料斗的宽度受限(注装料斗宽度一般只能达到2. 3—2. 6m左右),为了能达到规定的料斗容量,因此装料斗长度需要设计较大,使装料斗重心离装料斗与车体的绞接点较远,此外,由于料斗的倾翻角度不超过90度,致使液压油缸的推力与行程的矛盾很难协调,导致缸径较大,以满足推力需要,并且油缸行程过大(需要I. 8米左右的推杆行程),又由于初始位置安装尺寸有限,在实际使用时就需采用至少两节甚至多节液压缸才能满足推杆大行程的使用要求(即才能达I. 8米左右的推杆行程要求),但又会造成抬升翻转装料斗时的工作稳定性偏差,影响施工安全。3.为了增加喷浆机装料斗的容量,需要在装料斗的后侧开口处加设一定高度的后栏板(挡板),导致自卸车卸料时,需要在靠近后栏板(挡板)处加设一垫高用的斜梯才可以让自卸车后车轮开上去卸料,使得上料危险,若不加设装料斗的后斗栏板(挡板),及自卸车卸料不用垫高斜梯,则装料斗装料少,且装料不到位,不实用。鉴于以上原因,开发一种能同时具有装料斗容量大、让液压油缸的缸径与行程实现优化设计,抬升翻转性能稳定、让自卸车卸料操控方便、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成本较低廉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喷射混凝土用的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使得兼具有装料斗容量大、抬升翻转工作性能稳定、装料操控方便、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成本较低廉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仍包括车体机架,在车体机架上安装有装料斗、动力装置、喷浆机、以及用于上料(抬升翻转装料斗装料)的液压油缸,其中装料斗的出料端对着喷浆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的靠近出料端处铰接于靠近车体后部的铰接 点上,所述装料斗的上方依次通过相铰接的一对拉杆和一对连杆与靠近车体头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所述液压油缸是安装在装料斗的前面,液压油缸的缸体是与靠近车体中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液压油缸的推杆是与所述拉杆和连杆的铰接点相铰接(即液压油缸的推杆顶端一方面是通过拉杆与装料斗上方的铰接点7相铰接,一方面又通过连杆与靠近车体头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并以此构成由车体机架、连杆、液压油缸、拉杆及装料斗组成的五连杆装料机构进行上料。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可进一步具体为一、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与靠近车体中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时,该铰接点是位于所述装料斗与车体后部处的铰接点的前方。二、所述装料斗的后侧部是设计成平坦的无栏板(挡板)敞开结构,装料斗的内沿宽度D应大于等于2. 8米,装料斗的后侧底部加设有加强筋,上述设计可便于在承接大型自卸车卸料时让大型自卸车的料斗直接随后车轮进入喷浆机装料斗中进行快捷的无洒漏卸料并且卸料能到位。三、所述与一对拉杆和一对连杆配置的液压油缸可以只设有一个,或也可以设有二个。四、在所述车体机架的两侧边缘设有可升降的辅助支撑脚22。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施工时,当液压油缸的推杆伸长时,就可推动连杆绕着与靠近车体头部处的铰接点13转动并带动拉杆将装料斗翻转,从而实现上料(即装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装料斗铰接于靠近车体的后部(装料斗铰接于靠近车体后部的铰接点16上),装料机构是由车体机架、连杆、液压油缸、拉杆及装料斗组成的五连杆机构进行上料,通过合理布置铰接点位置及连杆和拉杆的尺寸长短,可使得在翻转起始阶段时(装料斗需要较大翻转力矩),本装置所述五连杆装料机构具有较大增力比,即可以使用较小缸径的液压油缸;在翻转末段时(只需较小翻转力矩),五连杆装料机构具有较高的增速比,可以减小液压油缸的行程,从而较好解决液压油缸推力与行程的矛盾,实现了液压油缸的缸径与行程的优化。还由于装料斗铰接于靠近车体的后部,包括液压油缸在内的五连杆装料机构布置于中部,即液压油缸是安装在装料斗的前面,液压油缸和车体机架的宽度对装料斗的宽度不影响(注本申请的装料斗宽度一般能达到3m左右),有利于将装料斗加宽让斗容量大幅加大,使装料斗容量比已有技术的增加100%左右,以便承接大型自卸车的卸料(可一次性承接大型自卸车的卸料量)。另,因为斗容量大幅增加,装料斗的后侧部是设计成平坦的无栏板(挡板)敞开结构,即不需要在本喷浆机装料斗的后面开口处加设有一定高度的后栏板(后挡板),上述设计可便于在承接大型自卸车卸料时让大型自卸车的料斗直接随后车轮进入喷浆机装料斗中进行快捷的无洒漏卸料并且卸料能到位。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这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这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的具体零部件包括I 车体机架,2 装料斗,3 拉杆(与装料斗上方的铰 接点7相铰接),4 液压油缸(可以只安装一个,或安装二个),5 连杆(与靠近车体头部处的铰接点相铰接),6 喷浆机,7 装料斗上方的铰接点(与拉杆的一端相铰接),8 装料斗的出料端,9 液压油缸的推杆(与拉杆和连杆的铰接点10相铰接),10 拉杆和连杆的铰接点,11 驱动车体的动力传动机构(组成驾驶系统),12 车体头部,13 车体头部处的铰接点,14 车体中部处的铰接点(位于装料斗与车体后部处的铰接点16的前方),15 车体后部,16 车体后部处的铰接点,17 后车轮,18 前车轮,19 方向盘,20 座椅,21 装料斗后侧底部的加强筋,22 可升降的辅助支撑脚。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仍包括车体机架I,在车体机架上安装有装料斗2、动力装置、喷浆机6、以及用于上料(抬升翻转装料斗装料)的液压油缸4,其中装料斗的出料端8对着喷浆机6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的靠近出料端8处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式自动上料喷浆机装置,它包括车体机架1,在车体机架上安装有装料斗2、动カ装置、喷浆机6、以及用于上料(抬升翻转装料斗装料)的液压油缸4,其中装料斗的出料端8对着喷浆机6的进料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斗的靠近出料端8处铰接于靠近车体后部15的铰接点16上(靠近后车轮17处),所述装料斗2的上方依次通过相铰接的一对拉杆3和一对连杆5与靠近车体头部12处的铰接点13相铰接,所述液压油缸4是安装在装料斗的前面,液压油缸4的缸体是与靠近车体中部处的铰接点14相铰接,液压油缸的推杆9是与所述拉杆和连杆的铰接点10相铰接(即液压油缸的推杆顶端一方面是通过拉杆3与装料斗上方的铰接点7相铰接,一方面又通过连杆5与靠近 车体头部12处的铰接点13相铰接),并以此构成由车体机架、连杆、液压油缸、拉杆及装料斗组成的五连杆装料机构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建谢可兴丁达兴王孝雄
申请(专利权)人:谢可兴林文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