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手制动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8746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制动杆,包括制动杆体(1)和位于制动杆体(1)上方的握持部(2),所述制动杆体(1)和握持部(2)通过一个朝左上方倾斜的连接部(3)连为一体,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近似“Z”字形的手制动杆。通过在制动杆体和握持部之间增设一个朝左上方倾斜的连接部,形成一个整体近似“Z”字形的手制动杆,使手制动杆安装时,朝远离换挡杆的方向偏移,避免与换挡机构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装置中的手制动杆。
技术介绍
由于汽车内部,尤其是驾驶室内空间有限,常常给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度,一旦换挡机构与手制动杆布置得太近,两者就容易发生干渉。常用的手制动杆,由位于下方的制动杆体I和位于上方的握持部2构成,整体近似直杆状,手制动杆内部为芯棒,芯棒外设置有外套。如图2所示,对于手动换挡机构而言,手制动杆A与换挡杆B距离太近,在换挡吋,驾驶员手很容易就碰到手制动杆A,影响了操作的舒适性。而对于如图3所示的自动换挡机构来说,如果手制动杆A与换挡杆B的距离太近,手制动杆A经常遮挡自动换挡机构的挡位显示C,给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g在提供ー种便于驾驶室内安装布置的手制动杆,有效避免手制动杆与换挡杆距离太近而产生干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手制动杆,包括制动杆体和位于制动杆体上方的握持部,关键在于所述制动杆体和握持部通过ー个朝左上方倾斜的连接部连为一体,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近似“Z”字形的手制动杆。为优化结构及造型,所述连接部的下端直径与制动杆体的上端直径相等,连接部的上端直径与握持部的下端直径相等,且连接部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増大。所述制动杆体的下端与制动杆安装座相连,所述制动杆安装座上开有拉索孔和安装孔,拉索孔和安装孔分别位于制动杆安装座的左右两侧。拉索孔用于固定拉锁,安装孔用于安装手制动杆。有益效果通过在制动杆体和握持部之间增设ー个朝左上方倾斜的连接部,形成一个整体近似“Z”字形的手制动杆,使手制动杆安装时,朝远离换挡杆的方向偏移,避免与换挡机构发生干渉。相比传统的手制动杆,该制动杆没有改变材料,仅是在形状上作了改变,经过三千次的拉カ试验证明,该结构完全满足手制动杆使用所需要的刚度和強度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改进前的手制动杆结构示意图。图2是手动换挡机构与改进前的手制动杆安装示意图。图3是自动换挡机构与改进前的手制动杆安装示意图。图4是改进后的手制动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手动换挡机构与改进后的手制动杆安装示意图。 图6是自动换挡机构与改进后的手制动杆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的汽车手制动杆,其主体部分由制动杆体I、握持部2和连接部3组成,三者由上向下依次相连。握持部2位于制动杆体I的上方,制动杆体I和握持部2通过ー个朝左上方倾斜的连接部3连为一体,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近似“Z”字形的手制动杆。最好是,连接部3的下端直径与制动杆体I的上端直径相等,连接部3的上端直径与握持部2的下端直径相等,且连接部3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増大,手制动杆的主体部分呈流线型设计,造型美观独特。另外,制动杆体I的下端与制动杆安装座4相连,制动杆安装座4上开有拉索孔4a和安装孔4b,拉索孔4a和安装孔4b分别位于制动杆安装座4的左右两侧。如图5所示,对于手动换挡机构而言,手制动杆A在安装时,朝远离换挡杆B的方 向偏移,有效避免在换挡过程中,驾驶员手碰到手制动杆A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而对于如图6所示的自动换挡机构来说,手制动杆A朝远离换挡杆B的方向偏移后,手制动杆A不会遮挡自动换挡机构的挡位显示C,操作非常不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手制动杆,包括制动杆体(I)和位于制动杆体(I)上方的握持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体(I)和握持部(2)通过一个朝左上方倾斜的连接部(3)连为一体,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近似“Z”字形的手制动杆。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手制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下端直径与制动杆体(I)的上端直径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成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