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833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机,其抑制打印速度的降低,且使打印至介质上的图像高精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串行式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有在使用接触角变大的墨水和介质以喷墨方式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因局部上以较高的分布密度附着在介质上的墨滴彼此集合。为了防止由这样的墨滴的集合而引起的渗透,而将在I个路线中附着在介质上的墨滴的分布密度抑制得较低,且反复进行在使墨滴干燥后,在后续路线中使墨滴附着在与先行路线相同区域的处理。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强制干燥附着在介质上的墨滴的技术。通过强制干燥附着在介质上的墨滴,能够使墨滴的干燥时间缩短。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191507号公报但是,如在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那样,强制干燥附着在介质上的墨滴的空气被送出至喷出墨滴的记录头和介质之间。因此,若在从记录头喷出墨滴的期间送风,则墨滴的飞行轨迹因风压而错位,墨滴的喷落位置错位。而且,若为了使图像高精细化而使墨滴微细化,则墨滴的相对表面积变大,因此,存在喷落位置的错位变大的问题。另外,在仅在从记录头没有喷出墨滴的期间进行送风的情况下,存在打印速度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完成的,目的之一为抑制打印速度的降低,且使打印至介质上的图像高精细化。(I)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打印机,具备朝向介质喷出墨滴的记录头;朝向附着在上述介质的上述墨滴送风的送风单元;使上述记录头相对上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主搬运部;使上述介质相对上述记录头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副搬运部,作为打印模式具有标准模式和高精细模式,在上述标准模式中,上述记录头一边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一边喷出与上述标准模式相比平均较大的上述墨滴,上述送风单元在上述记录头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期间进行送风,在上述高精细模式中,上述记录头在沿一方的上述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期间,喷出与上述标准模式相比平均较小的上述墨滴,在沿另一方的上述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期间,不喷出与上述标准模式相比较小的上述墨滴,上述送风单元在上述记录头沿上述一方的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期间停止送风,而在上述记录头沿上述另一方的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期间送风。能够通过在标准模式中使用较大的墨滴进行双方向打印而提高打印速度。而且,较大的墨滴不易受到因风压而导致的飞行轨迹的影响,因此,能够在喷出较大墨滴的期间 也通过送风强制干燥墨滴,从而防止因墨滴的集合而引起的渗透。另一方面,在高精细模式中,能够通过使用较小的墨滴进行打印来使图像高精细化。而且,在记录头一边一个方向移动一边喷出较小墨滴的期间停止送风,通过记录头在反方向移动的期间通过送风强制干燥墨滴,能够防止较小的墨滴的飞行轨迹因送风而错位。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打印速度的降低,且使打印至介质上的图像高精细化。(2)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打印机中,在上述高精细模式中,上述记录头在沿上述另一方的上述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期间不喷出上述墨滴,在上述记录头沿上述另一方的主扫描方向移动时,上述送风单元可以以与上述标准模式相比较高的风速朝向附着在上述介质上的上述墨滴送风。在全部停止墨滴的喷出的路线中,即便提高风速,墨滴的飞行轨迹也不会错位。若提高风速则加速附着在介质上的墨滴的干燥,因此,更难产生因墨滴的集合而引起的渗透,也能够缩短干燥时间且缩短打印时间。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I.第一实施例图I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打印机I。打印机I是通过使墨水在介质上定影而形成图像的串行式喷墨打印机。打印机I具备向介质P喷出墨滴的记录头11、使记录头11相对介质P在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搬运单元20、朝向附着在介质P上的墨滴送风的送风单元30和控制部40。搬运单元20为了使介质P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具备由供纸辊22、中继辊21a、21b、副扫描辊17a、17b、17c、17d、电动机26、马达驱动器45、导向部25、压板19、纸检测传感器18等构成的副搬运部。供纸辊22是用于从托盘27逐张取出最上部的介质P并将介质P搬运至其前端到达中继辊21a、21b的辊。中继辊21a、21b是将从托盘27通过供纸辊22搬运的介质P搬运至副扫描辊17c、17d能够保持的位置的辊。马达驱动器45是驱动电动机26的电路。电动机26使供纸辊22和中继辊21a、21b以及副扫描辊17b、17d同时旋转。导向部25是具有将通过中继辊21a、21b和供纸辊22搬运的介质P引导至副扫描辊17c、17d能够保持的位置的形状的壁。副扫描辊17a、17b、17c、17d在副扫描方向上搬运从托盘27取出且通过中继辊21a、21b搬运的介质P。压板19设置在记录头11的正下方,是针对记录头11对介质P进行定位的棒状部件。纸检测传感器18是设置在压板19的上游侧附近的光传感器。纸检测传感器18具备未图示的发光部和受光部,通过介质P遮挡从发光部至受光部的光路,来检测出单页纸的前端到达了纸检测传感器18的光路。另外,搬运单元20为了使记录头11相对介质P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具备由滑架13、导向部14、环形带15、电动机16、马达驱动器47等构成的主搬运部。滑架13是安装墨盒12以及记录头11且往复移动的支承部件。导向部14是将滑架13的移动从图2所示的初始位置H至偏离位置L在主扫描方向上引导的棒状部件。环形带15架设在未图示的带轮上,向主扫描方向牵引滑架13。电动机16是使架设有环形带15的带轮旋转的步进电机。马达驱动器47是驱动电动机16的电路。记录头11具备压电式、热式之类的公知的墨水喷出机构,从多个喷嘴针对从托盘27的供给的介质P喷出墨滴并使之定影。墨滴的喷出时机与每当记录头11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规定距离时从未图示的编码器输出的信号的上升或者下降对应。墨盒12是按颜色存储向记录头11供给的墨水的容器。记录头控制器46是基于打印数据驱动记录头11的电路。送风单元30具备风扇、驱动风扇的电动机、驱动该电动机的电路、从风扇的轴向进气并向风扇的切线方向排气的壳体、和从壳体的排气口沿压板19的附近延伸的喷嘴。位于压板19的附近的喷嘴的开口部30a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沿与压板19平行的方向较长延伸的扁平的形状,且向压板(platen) 19和记录头11之间送出空气。喷嘴的开口部30a的宽度与介质P的主扫描方向的宽度几乎相等。因此,送风单元30不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就能够向附着在介质P上的I次路线的量的墨滴送风。 控制部40包含由未图示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主存储器、非易失性 存储器、输入输出部等构成的计算机。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有用于控制马达驱动器45、47、记录头控制器46以及送风单元30的打印控制程序。CPU是执行载入到主存储器中的打印控制程序的处理器。图3是表示使用了打印机I的打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该方法中,通过将以水或者酒精为溶剂的主成分的水性墨水定影在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N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等树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09 JP 2011-051331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朝向介质喷出墨滴的记录头; 朝向附着在上述介质的上述墨滴送风的送风单元; 使上述记录头相对上述介质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主搬运部; 使上述介质相对上述记录头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副搬运部, 作为打印模式具有标准模式和高精细模式, 在上述标准模式中, 上述记录头一边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一边喷出与上述标准模式相比较大的上述墨滴, 上述送风单元在上述记录头在上述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期间进行送风, 在上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阿濑崇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