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用双面胶带、带有光学用双面胶带的光学部件和光学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777824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用双面胶带、带有光学用双面胶带的光学部件和光学器件。该制造方法具有:(a)准备第一光学部件的工序;(b)准备第二光学部件的工序;(c)将具有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含有未凝聚状态的紫外线固化成分的中间层以及第二粘合层的光学用双面胶带的第一粘合层贴合在第一光学部件的一侧主面的贴合工序;(d)将第二粘合层贴合在第二光学部件的一侧主面,从而将第一光学部件与第二光学部件贴合的工序;(e)在工序(d)中的贴合进行得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剪切力分离中间层,使第一光学部件与第二光学部件分离的工序;以及(f)在工序(d)中的贴合进行得良好的情况下,通过照射紫外线,使中间层固化凝聚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用双面胶带、带有光学用双面胶带的光学部件和光学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用双面胶带、带有光学用双面胶带的光学部件和光学器件。
技术介绍
对于以具有触摸屏的移动电话机、便携式信息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体通信终端的输出输入器件的显示画面来说,出于提高可见性和节省电力的目的,将触摸屏利用光学用双面胶带整个面直接地贴合于液晶显示屏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和2)。对于贴合方法,已知有仅在显示画面外框的部分利用双面胶带将触摸屏与液晶显 示屏进行贴合的方法。该方法的贴合容易进行,并且粘合面积小,因而出于某种理由对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者两者进行再分离并用于再加工的所谓再加工性也良好。另一方面,对于仅在显示画面外框的部分进行贴合的方法来说,由于在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之间存在空间,因而从液晶显示屏发出的光在触摸屏的贴合面(底面)侧发生漫反射,具有屏幕图像模糊的问题。为了抑制该漫反射,对触摸屏的底面施以防反射处理。在该防反射处理中,对于涂布至基材的防反射膜的膜厚进行设定,使得反射错开入射光的相位半波长,从而该反射光与入射光抵消,并且形成多层结构,以便在以对人眼的灵敏度高的550nm为中心尽可能宽的可见光波长区域进行抵消。因此,除了成本增加外,还会损害可视性,例如出现色调变化、売度降低等。与此相对,采用上述的将触摸屏利用光学用双面胶带直接贴合于液晶显示屏等显示画面整体上的贴合手法则可以防止上述的漫反射,在可视性提高和发挥出省电力化方面的效果高,因而目前广泛应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23891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2558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液晶显示屏通常为使用光学玻璃作为基板的薄板状层积体,其可挠性低。将使用光学玻璃作为基板的薄板状的触摸屏贴合在液晶显示屏的显示画面的整个面的情况下,由于双方的可挠性低,因而无法采用将一方弯曲进行贴合的方法。并且,由于触摸屏在各种移动体通信终端等中为配置在最外表面的画面输入器件,因而在外观上不允许贴合不良所引起的气泡和异物混入等。因而,贴合中所要求的水平非常高。通常,对于光学用双面胶带来说,在使粘合剂具有凝聚力的同时,对粘合力、保持力以及使用便利性进行控制。因此,将液晶显示屏与玻璃基板的触摸屏等可挠性低的被贴合体彼此整个贴合时,在进行了良好贴合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由于贴合不良等原因要对两者进行再分离的情况下,非常难以进行再分离。对于通过割裂从一面的被贴合体剥离双面胶带的粘合层(即通过双面胶带的界面破坏来进行被贴合体的再分离)来说,即使是双面胶带的粘合力低,若双方被贴合体未弯曲,则也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利用剪切力而按照使双面胶带的粘合层在横向(与粘合面水平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方式进行凝聚破坏来进行两被贴合体的再分离的情况来说,由于粘合剂的凝聚力作用,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将薄板状的可挠性低的被贴合体(光学部件)彼此整个贴合的情况下,若使用现有的光学用双面胶带,则加工难度高、并且再加工性显著降低,产品成品率降低。对于液晶显示屏、触摸屏等光学部件来说,分别经特定的制造工序进行装配,在将两者进行贴合的阶段,部件单价高,因而要求产品成品率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光学用双面胶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产品成品率得到了提高的光学器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提供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a)准备第一光学部件的工序;(b)准备第二光学部件的工序;(c)将具有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中间层和第二粘合层的光学用双面胶带的所述第一粘合层贴合在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一侧的主面的工序,所述第一粘合层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主面上,所述中间层含有未凝聚状态的紫外线固化成分,并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主面上,所述第二粘合层配置在上述中间层的与上述第一基材层相接的面的相反面侧;(d)将上述光学用双面胶带的上述第二粘合层贴合在上述第二光学部件的一侧主面,从而藉由上述光学用双面胶带对上述第一光学部件与上述第二光学部件进行贴合的贴合工序;(e)在上述工序(d)中的贴合进行得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剪切力分离上述中间层,使上述第一光学部件与上述第二光学部件分离的工序;以及(f)在上述工序⑷中的贴合进行得良好的情况下,通过紫外线照射使上述中间层固化凝聚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观点,光学用双面胶带具有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中间层和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一粘合层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主面上,所述中间层含有未凝聚状态的紫外线固化成分,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主面上,所述第二粘合层配置在上述中间层的与上述第一基材层相接的面的相反面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观点,带有光学用双面胶带的光学部件具有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中间层、第二粘合层和光学部件;所述第一粘合层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主面上,所述中间层含有未凝聚状态的紫外线固化成分,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主面上,所述第二粘合层配置在上述中间层的与上述第一基材层相接的面的相反面侧,所述光学部件的一侧主面与上述第一粘合层粘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观点,光学器件具有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中间层、第二粘合层、第一光学部件和第二光学部件;所述第一粘合层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主面上,所述中间层经紫外线照射进行了固化凝聚,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主面上,所述第二粘合层配置在上述中间层的与上述第一基材层相接的面的相反面侧,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一侧主面与上述第一粘合层粘合,所述第二部件的一侧主面与上述第二粘合层粘口 。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光学用双面胶带。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产品成品率得到了提高的光学器件。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4层结构的光学用双面胶带100的厚度方向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光学用双面胶带100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5层结构的光学用双面胶带101的构成和制造方法的厚度方向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使用光学用双面胶带100的光学器件200及其制造方法的光学器件200的厚度方向示意性截面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使用光学用双面胶带101的光学器件201及其制造方法的光学器件201的厚度方向示意性截面图。图6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使用光学用双面胶带100的光学器件200的制造方法中对2片光学部件10和20进行再分离的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4层结构的光学用双面胶带100的厚度方向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光学用双面胶带100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截面图。光学用双面胶带100为含有粘合层11、21 ;基材层13 ;剥离膜14、24和剪切层(中间层)2a来构成的多层结构的光学用双面胶带。除去使用时剥离掉的剥离膜14和24,光学用双面胶带100具有4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1 JP 2011-0546621.一种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 (a)准备第一光学部件的工序; (b)准备第二光学部件的工序; (C)将具有第一基材层、第一粘合层、中间层和第二粘合层的光学用双面胶带的所述第一粘合层贴合在所述第一光学部件的一侧的主面的工序,所述第一粘合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主面上,所述中间层含有未凝聚状态的紫外线固化成分,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主面上,所述第二粘合层配置在所述中间层的与所述第一基材层相接的面的相反面侧; (d)将所述光学用双面胶带的所述第二粘合层贴合在所述第二光学部件的一侧主面,从而藉由所述光学用双面胶带对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与所述第二光学部件进行贴合的贴合 工序; (e)在所述工序(d)中的贴合进行得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剪切力分离所述中间层,使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与所述第二光学部件分离的工序;以及 (f)在所述工序(d)中的贴合进行得良好的情况下,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所述中间层固化凝聚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具有工序(g) (g)在所述工序(e)之后,从所述第一光学部件与所述第二光学部件除去所述光学用双面胶带的剪切片的工序; 在所述工序(g)之后再次进行所述工序(C) (f)。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用双面胶带在所述中间层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沢良三下石平己
申请(专利权)人:乌诺技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