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7318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包括有撑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撑条组件上设置有间隔组件,间隔组件之间构成线材容纳空间,在线材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并联导线组。这样,并联导线组最终构成的单根导线截面小,绕制方便。同时,适用范围大、绕制效率高、工艺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在实际制造时对线规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有效的降低了导线过厚产生的涡流损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绕组装置,尤其涉及ー种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増大,绕组的电流相应增大;对于大电流的绕组,采用组合导线可以解决电流过大的问题,但是填充系数低、成本高;若采用中部进线结构,则主绝缘距离相应増大,引线结构复杂,エ艺性差。传统的连续式绕组导线并联根数为6根以下,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在经济性和エ艺性方面很难满足变压器容量増大的使用需求。因此,将并联导线的根数増大到6根以上,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ー种大电流连 续式绕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包括有撑条组件,其中所述的撑条组件上设置有若干间隔组件,所述的间隔组件之间构成线材容纳空间,所述的线材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并联导线组。进ー步地,上述的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其中所述的撑条组件上下两端设置有端圈。更进一歩地,上述的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其中所述的并联导线组由八圈导线缠绕构成;或是,所述的并联导线组由十圈导线缠绕构成;或是,所述的并联导线组由十二圈导线缠绕构成。再进ー步地,上述的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其中所述的间隔组件为绝缘垫块。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并联导线组最终构成的单根导线截面小,绕制方便。同时,适用范围大、绕制效率高、エ艺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在实际制造时对线规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有效的降低了导线过厚产生的涡流损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图I是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的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包括有撑条组件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所采用的撑条组件I上设置有若干间隔组件2。具体来说,在每ー间隔组件2之间构成线材容纳空间。同时,在线材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并联导线组3。就本技术ー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从对并联导线组3的机械强度及绝缘距离考虑,在撑条组件I上下两端设置有端圈4。考虑到绝缘效果的提高,采用间隔组件2为绝缘垫块。结合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为了解决常见的单根导线的截面很大,在绕组的绕制时非常困难,容易造成导线的涡流损耗大,本技术采用的并联导线组3由八圈导线缠绕构成。在绕制时,不按传统的并联根数进行换位,而采用特殊的换位方式按n/2根连续式绕制(n=8 12,且n为偶数)。具体来说,如果8根导线就采用4根的换位方法进行换位,2根为ー组,在总匝数的1/2处进行一次全换位,这样即保证了每根导线都处于相同的漏磁场中,使导线的涡流损耗相等,又提高了绕制效率。当然,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来看,并联导线组3也可以由十圈导线缠绕构成。或是,由十二圈导线缠绕构成,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并联导线组最终构成的单根导线截面小,绕制方便。同时,适用范围大、绕制效率高、エ艺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在实际制造时对线规的选择上也更加灵活,有效的降低了导线过厚产生的涡流损耗,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包括有撑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条组件上设置有间隔组件,所述的间隔组件之间构成线材容纳空间,所述的线材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并联导线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电流连续式绕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条组件上下两端设置有端圏。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天威集团江苏五洲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