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爱玲专利>正文

内分泌失调积液抽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6549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内分泌积液抽取送检过程中液体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为克服目前解决该问题所提供的抽取器存在的结构复杂、影响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抽取器,包括负压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针管在靠近针管前端的位置分为前后两部分,两部分针管通过插接形成一完整针管。该抽取器结构合理、制作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系统中的抽液送检操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抽取器
技术介绍
内分泌失调可导致胸腔或腹腔积液,治疗上应当抽取积液送检化验。目前多采用负压针管进行抽取,然后将针管内的积液注入到试管内送检。由 于在将针管内液体向试管转移的过程中容易被外部环境污染造成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许多专利公开的内分泌失调积液抽取器致力于解决技术问题。如申请号为201120039521. X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内分泌积液抽取器包括负压针管,在负压针管前端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下连接储液管,连接管将储液管与负压针管的内腔贯通。采用该抽取器,在拉动负压针管针栓的同时,积液进入到针管空腔,由连接管注入到储液管内,抽取完毕将储液管直接由负压针管卸下即可送检。该抽取器减少了液体转移步骤,防止液体在转移过程中受到外部污染,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是该抽取器在进行穿刺抽取液体操作时,其前端的储液管会对医护人员产生干扰,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为保证积液能够顺利进入储液管,其连接管需保证一定的硬度,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管径,对抽取器的制造及储运都带来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内分泌积液抽取送检过程中液体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为克服目前解决该问题所提供的抽取器存在的结构复杂、影响操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分泌失调积液抽取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内分泌失调积液抽取器,包括负压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针管在靠近针管前端的位置分为前后两部分,两部分针管通过插接形成一完整针管。所述的前后两部分针管,其对插端分别设有配合止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负压针管分为两部分,在抽取积液时同普通负压针管一样使用,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无不适感产生,抽取完毕,只要将针管前端部分取下,利用针管的后半部分作为试管使用送检即可。该抽取器既克服了液体转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又克服了专利文件公开的抽取器存在的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该抽取器结构合理、制作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系统中的抽液送检操作。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前端针管,2、后端针管,3、外止口,4、内止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常规负压针管分为前端针管I和后端针管2两部分,为保证后端针管2能够有充分的容量盛放送检液体,前端针管I的长度尽量缩短以保证后端针管2的长度。如附图所示,为保证前端针管I和后端针管2能够紧密插接,前端针管I插接端的外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插接头,凹陷环状台形成外止口 3 ;后端针管2插接端的内侧管壁向外侧凹陷形成插接腔,其内部的凹陷环状台形成内止口 4 ;插接头的长度与插接腔的深度一致,插接头的外径与插接腔的内径一致,通过内外止口的配合可以将前端针管I与后端针管2实现紧密插接。当然,前端针管I的插接端的止口可以设置为内止口,后端针管2的插接端的止口设置外止口,都可以实现前端针管与后端针管的紧密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分泌失调积液抽取器,包括负压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针管在靠近针管前端的位置分为前后两部分,两部分针管通过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爱玲于红岩刘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毛爱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