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599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净化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方法及装置,基于双通道超声波液位差计测量原理和液体静力学原理,将水压指示器放置到含油废水中,检测获得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ΔH,并与的计算值进行比较,通过液位差来自动控制将油和砂自动与废水分离,即使在废水含油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浮油与水进行分离;水压指示器能显示出油水因密度差而表现出的液位高低的差别,并采用双通道超声波液位差计实时检测获得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ΔH,多个电磁阀门在中心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自动开闭,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现场安装,维修及保养较为便捷,提高了含油废水净化与分离效率,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浄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油类物质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水中形成含油废水。由于其量大面广,且难于处理的特点使其成为ー种危害严重的废水,其来源主要有石油エ业中的石油开采和油品的加工、提炼、储存及运输;运输エ业中洗车,鉄路机务段的洗油罐等排放的含油废水,机械制造加エ过程中产生的轧钢水,润滑油液等以乳化油为主的废水,另外餐饮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及其他制造业的废水中也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油类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4大类,浮油的油珠粒径较大,大于100 μ m易于浮出水面,形成油膜和油层;分散油的油珠粒径一般为10 οομπι,以微小的颗粒悬浮在水中,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浮油;乳化油是由于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形成的,油滴粒径极小,一般小于IOym;溶解油是ー种以化学方式溶解在水中的油,其粒径可以达到几个纳米。目前,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占整个含油量的90%以上)的处理方式,都是设法使不同状态的油浮于水面,然后采用刮油装置、撇油装置、吸油装置将这些油类物质和水分离。现有技术提供的去油装置存在去除浮油时不能严格区别油水,特别是在含油量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将油、水一起去除,即在清除浮油的过程中同时裹挟大量的水分,使分离出的油含有大量的水分;装置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于地下,且价格高;维修保养麻烦;不便自动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方法及装置,g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去油装置存在去除浮油时不能严格区别油水,特别是在含油量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将油、水一起去除,即在清除浮油的过程中同时裹挟大量的水分,使分离出的油含有大量的水分;装置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于地下,且价格高;维修保养麻烦;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门、抽水管、无油水池、第一液位计、中心控制器、第二电磁阀门、排水管、集水管、浮油沉砂池、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二超声波传感器、浮油区、水压指示器、斜板沉淀区、第三电磁阀门、进水管、污水布水管、排泥管 、沉砂区、第四电磁阀门、排油管、浮油接收池、第五电磁阀门、抽油管、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一电磁阀门安装在所述抽水管的上部,所述抽水管的与所述无油水池相连通,所述无油水池的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电磁阀门及第一液位计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中心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电磁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水管上,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无油水池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所述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安装在所述浮油沉砂池的下部;所述第一超声波传感器及第ニ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浮油沉砂池的顶部,所述浮油沉砂池中安装有所述水压指示器,所述浮油区设置在所述浮油沉砂池的上部,所述斜板沉淀区设置在所述浮油沉砂池的中部,所述第三电磁阀门安装在所述进水管的上部,所述进水管的下部安装有所述污水布水管,所述污水布水管及排泥管设置在所述沉砂区的中下部,所述沉砂区设置在所述浮油沉砂池的底部,所述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二超声波传感器、水压指示器及第三电磁阀门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门安装在所述排油管上,所述排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浮油沉砂池相连通,所述排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浮油接收池相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门与所述中心控制 器相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门安装在所述抽油管的上部,所述抽油管的下部与所述浮油接收池的下部相连通,所述浮油接收池的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五电磁阀门及第ニ液位计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器相连接。进ー步,所述无油水池及浮油沉砂池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曝气头。进ー步,所述浮油沉砂池中斜板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横向射流器。进ー步,所述第一液位计及第ニ液位计均采用超声波液位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获得浮油的密度值P 及水的密度值Pか并设定油层厚度值δ Λ ;采用沉淀的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沉砂;将水压指示器放置到含油废水中,检测获得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Η,并与(1-^) 的计算值进行比较;根据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Η与(1 一^计算值的比较结果,分离出水与浮油。进ー步,所述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Η可由双通道超声波液位差计检测获得。进ー步,所述根据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Η与(1-^·A计算值的比较结果,分离出水与浮油的实现方法为当检测到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H小于(トそ)、的计算值吋,则可判定位于含油废水上部液体是水,将此部分液体排出可从含油废水中分离出水;当检测到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Η大于或等于(トブル的计算值时,则可判定位于含油废水上部液体是浮油,将此部分液体排出可从含油废水中分离出浮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方法及装置,基于双通道超声波液位差计测量原理和液体静力学的原理,将水压指示器放置到含油废水中,实时检测获得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Η,并与(ト,)^的计算值进行比较,通过液位差来自动控制将油和砂自动与废水分离,即使在废水含油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浮油与水进行分离;水压指示器能显示出油水因密度差而表现出的液位高低的差別,并采用双通道超声波液位差计实时检测获得水压指示器的内外液位差值ΛΗ,多个电磁阀门在中心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自动开闭,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简单,便于现场安装,实用性强,维修及保养较为便捷,降低了生产及使用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含油废水的浄化与分离效率,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装置的电气控制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中1、无油水池;2、隱气头;3、集水管;4、浮油沉砂池;5、斜板沉淀区;6、沉砂区、排泥管;8、污水布水管;9、浮油接收池;10、抽水管;11、第一电磁阀门;12、排水管;13、第一液位计;14、第二电磁阀门;15、横向射流器;16、浮油区;17、水压指示器;18、第一超声波传感器;19、第二超声波传感器;20、进水管;21、第三电磁阀门;22、排油管;23、第四电磁阀门;24、第二液位计;25、抽油管;26、第五电磁阀门;27、中心控制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图I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浮油及沉砂的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该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门11、抽水管10、无油水池I、第一液位计13、中心控制器27、第二电磁阀门14、排水管12、集水管3、浮油沉砂池4、第一超声波传感器18、第二超声波传感器19、浮油区16、水压指示器17、斜板沉淀区5、第三电磁阀门21、进水管20、污水布水管8、排泥管7、沉砂区6、第四电磁阀门23、排油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心强李勤李勇武鑫张丽青解洪伟张庆乐王端忠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医学院山东大禹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