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环氧虫啶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397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环氧虫啶和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环氧虫啶与第二活性成分选自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噻虫酰胺的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20~20:1。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小麦蚜虫、棉花蚜虫、棉花棉铃虫、蔬菜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杀虫组合物,特别是ー种包括含环氧虫啶作为第一活性成分,选自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噻虫酰胺的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作为第ニ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环氧虫啶为ー种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由华东理工大学创制,化学名称9-(6-氯吡啶-3-基)甲基)-4-硝基-8-氧杂-10,11- ニ氢咪唑并(2,3-a)双环(3,2,I)辛-3-烯,英文通用名cycloxaprid,化学分子式C14H15CIN403。对害虫有内吸、胃毒和触杀作用,可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同翅目、鞘翅目害虫,与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无交互抗性,对鳞翅目害虫也有效。本品使用剂量低,对环境安全,对有益生物无危害或危害极小。对小 麦、棉花、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的蚜虫、飞虱、粉虱、跳甲等有较高的杀虫活性。作为ー种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在上市后存在着使用成本高,抗性风险逐渐増大的风险。近年,人们从鱼尼汀类植物所针对的鱼尼汀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 RyRs)开发了作用于鱼尼汀受体的一类新颖杀虫剂,为新一代杀虫剂,全新的作用机理,并形成了新的杀虫剂系列品种一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目前这类杀虫剂成功开发的主要品种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噻虫酰胺等。氯虫苯甲酰胺,商品名康宽,英文通用名Chlorantrani Iiprole,化学名称3-溴-N--I- (3-氯吡啶-2-基)-1-氢-吡啶-5-甲酰胺,为杜邦公司开发的邻氨基苯甲酰胺类鱼尼汀受体作用剂,对鳞翅目害虫防效优异,以胃毒作用为主,害虫快速停止取食,很快活力丧失回吐,因持续脱钙使肌肉麻痹显著抑制生长,24 72小时内死亡。溴氰虫酰胺,英文通用名cyantraniliprole,化学名称3_溴_1_ (3_氯_2_批啶基)-N-苯基吡唑-5-甲酰胺,是杜邦公司继氯虫苯甲酰胺之后成功开发的第二代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溴氰虫酰胺是通过改变苯环上的各种极性基团而成,具有更高效,适用作物更广泛,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氟虫双酰胺,商品名垄哥欠,英文通用名flubendiamide,化学名称3-碘-N' -(2-甲磺酰基-1,1_ ニ甲基こ烷基-N-{1,2,2,2-四氯-I-(三氟甲基)Δ基]-O-甲苯基}邻苯ニ酰胺。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研发,属于邻苯ニ甲酰胺类杀虫剂。几乎对所有的鳞翅目类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活性,而且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尤其对水稻ニ化螟和卷叶螟防效显著。噻虫酸胺,试验代号JS 9117,化学名称3_溴-N_{4-氯_2_甲基-6_苯基}-1- (3-氯吡啶-2-基)-IH-吡唑-5-甲酰胺,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创制发现的新型邻杂环苯甲酰胺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可用制备农业、园艺等领域的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优点,对鳞翅目害虫活性比其他同类产品高。作为ー种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在上市后存在着使用成本高,抗性风险逐渐増大的风险,对同翅目害虫高效,对鳞翅目害虫药效较差的缺陷;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效果好,但速效性一般,且对鳞翅目以外其他害虫效果差,逐年使用,抗性发展很快,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将环氧虫啶与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噻虫酰胺等混配使用,具有显著的增效效果,可降低使用成本,在多种害虫同时发生时做到兼治,对作物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显著增效,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的含环氧虫啶和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杀虫组合物的应用。为了克服现有单ー制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环氧虫啶和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包括 A)第一活性成分环氧虫啶; B)第二活性成分选自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噻虫酰胺的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I :20 20 :1,优选为I :15 15 :1,更优选为I :10 10 :1,最优选为I :5 5 :1。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累积量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3% 80%,优选为5% 70%,活性成分累积量的大小也与剂型密切相关,如悬浮剂的活性成分累积量一般不超过55%。本专利技术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专利技术。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ー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ー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中ー种或多种;粘结剂如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こ基)纤维素类中的ー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ー种或多种。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ー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ー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ー种或多种。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020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ー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 (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こ烯醚)、农乳2201、斯盘-60# (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酷)、吐温-60# (通用名聚氧こ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酷)、农乳1601# (通用名三苯こ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こ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中的ー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こ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こ烯基醚磷酸酯、苯こ基酚聚氧こ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中ー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こ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ー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ー种或多种;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磷酸三苯酯中ー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こニ醇、丙ニ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ー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和兼治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专利技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小麦蚜虫、棉花蚜虫、棉花棉铃虫、蔬菜甜菜夜蛾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水稻稻纵卷叶螟、棉花棉铃虫、甜菜夜蛾,专利技术人以环氧虫啶和选自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噻虫酰胺的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进行了相互复配实验。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稻纵卷叶螟学名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别名纵卷螟、卷叶虫,鳞翅目,螟蛾科。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鳞翅目,夜蛾科。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鳞翅目,夜蛾科。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參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 2-2006》。首先将单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爱华李明甫冯建雄张崇斌时晓磊张杰黄发伟韦挺侯江利孙瑞赵海军梅红玉寇鹏斌乌小瑜陆海瑞刘卫博达普妮梁百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