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653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包括至少3节舱体,各节舱体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其特点是:所述救生舱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的两端各有一件内法兰,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的非封闭端有一件内法兰,所述的内法兰的外侧与舱体焊接,且舱体外侧与内法兰外侧平齐,内法兰的内侧位于舱体内。所述相邻的两个舱体的内法兰之间采用双头螺柱连接。使救生舱在井下整体组装简单、方便;另外,可以有效地增加舱体的抗冲击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救生设备制造
,涉及一种密闭救生舱舱体,具体说是一种分体组装式救生舱
技术介绍
矿用移动式救生舱舱体外形较大,如采用一体式结构,大多数的矿井都无法将救生舱直接下到井下,因此,救生舱一般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为多个舱体单元,下井后完成整体组装。目前分体式救生舱舱体采用传统的焊接组装或外法兰结构组装,必须通过螺栓进行对接,传统的外法兰结构在紧固底部螺栓时必须将舱体吊起,由于矿井下的条件比较简陋,组装工作十分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体组装式救生舱,使救生舱在井下整体组装简单、方便;另外,可以有效地增加舱体的抗冲击能力。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包括至少3节舱体,各节舱体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的两端各有一件内法兰,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的非封闭端有一件内法兰,所述的内法兰的外侧与舱体焊接,且舱体外侧与内法兰外侧平齐,内法兰的内侧位于舱体内。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相邻的两个舱体的内法兰之间采用双头螺柱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的两个舱体的内法兰之间采用硅胶垫片进行密封。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由于各舱体的连接端设有内法兰,内法兰的内侧位于舱体内,便于在舱体通个螺栓连接。实现救生舱在井下整体组装,无需将舱体吊起。同时,可以有效地增加了舱体的抗冲击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分体组装式救生舱的端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本技术一种分体组装式救生舱的实施例,包括至少3节舱体I,各节舱体I之间通过法兰2和螺栓连接。救生舱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I的两端各有一件内法兰2,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I的非封闭端有一件内法兰2,且舱体I外侧与内法兰2外侧平齐,内法兰2的内侧位于舱体I内。两个相邻的舱体I的内法兰2之间采用双头螺柱3连接,为保证两舱体I之间的密封,两内法兰2之间采用硅胶垫片4进行密封。使用时,将救生舱各节舱体I下到井下,按顺序排列好,将各节舱体I的内法兰2加上硅胶垫片4,组装人员在舱体I内用双头螺柱3将相邻两节舱体I的内法兰2连接在一起即可,而不必吊起舱体。另外,经力学分析,内法兰2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加舱体I的抗冲击能力。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分体组装式救生舱,包括至少3节舱体,各节舱体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中间部位的每节舱体的两端各有一件内法兰,最前端和最后端的舱体的非封闭端有一件内法兰,所述的内法兰的外侧与舱体焊接,且舱体外侧与内法兰外侧平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少忠李培学李国军杨德寿王京军
申请(专利权)人:磐石生命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