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3670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实现照相机主体的小型化、且能够抑制尘埃存在于摄像元件的受光面附近而被摄入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摄影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摄影装置具有:摄像元件(214),其将通过摄影镜头入射的被摄体光转换为电信号;光透射部件(206),其设在摄影镜头和摄像元件(214)之间;施振部(226),其对光透射部件(206)进行施振,使其进行弯曲振动;物性快门部(220),其设在光透射部件(206)和摄像元件(214)之间,通过切换电压施加状态,能够在使被摄体光能入射到摄像元件(214)的透光状态与阻止被摄体光入射到所述摄像元件(214)的遮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密闭构造部(210),其围绕在光透射部件(206)和摄像元件(214)之间形成的空间而将其密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摄影装置,特别是涉及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摄影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摄影装置中的能够进行静态摄影的电子摄影装置具有镜头快门或焦平面快门等机械快门。摄像元件自身也可以具有所谓的电子快门的功能,但是为了防止拖影(smear)或图像失真等,特别是在要求高画质的电子摄影装置中,多数情况下一并使用机械快门。在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摄影装置中,使用焦平面快门来作为快门的情况很多。 这是因为容易与摄影镜头的设定光圈的开度无关地得到比较高速的快门速度。并且,这是因为,在摄影装置主体侧具有快门,从而在摄影镜头(更换镜头)侧不需要具有快门,有利于摄影镜头的小型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但是,在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摄影装置中,容易产生所谓的传感器灰尘摄入的问题。这是如下的现象在覆盖摄像元件的受光面的玻璃罩、或者配设在其附近的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等的表面附着的细小尘埃(这是传感器灰尘)的影子被摄入到图像中。在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照相机中,难以使摄像元件与摄影镜头之间成为密封结构。因此,在更换摄影镜头时,尘埃容易进入照相机主体内。并且,由于焦平面快门的动作导致的机构部件彼此的摩擦、装卸更换镜头时的安装部的摩擦等而产生的细微的粉尘也会成为传感器灰尘的一个起因。为了应对上述传感器灰尘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单反式的电子照相机中,在机械式的焦平面快门与摄像元件之间配设玻璃板,利用压电体对该玻璃板施振,使附着于玻璃板表面的尘埃飞散从而去除。但是,机械式的焦平面快门具有用于限定曝光时间的前帘和后帘、以及用于驱动这些前帘和后帘的驱动机构。并且,需要在照相机内具有用于对该驱动机构内所具有的弹簧进行上紧的上紧电机或上紧机构等,导致照相机的大型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具有液晶快门,省略了机械式的焦平面快门以及上紧电机、上紧机构,能够实现照相机的小型化。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42822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52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子照相机中,采用具有机械式焦平面快门的结构,因而难以使照相机主体小型化。关于这点,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子照相机中,通过使用液晶快门,有利于照相机主体的小型化。但是,专利文献2中没有公开用于去除尘埃的结构。并且,液晶快门在将液晶物质密封于内部并且重合的两片玻璃板的两个外侧面配置有树脂制的偏光膜。树脂制的膜容易带电,在液晶快门附近飞散的尘埃有时由于静电而吸附于液晶快门上。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这样的课题。本 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所述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电子摄影装置主体的小型化,且能够抑制尘埃存在于摄像元件的受光面附近而被摄入的情况。若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一例,则如下所示。S卩,电子摄影装置具有摄像元件,其将通过摄影镜头入射的被摄体光转换为电信号;光透射部件,其设在所述摄影镜头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施振部,其对所述光透射部件进行施振,使其进行弯曲振动;物性快门部,其设在所述光透射部件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通过切换电压施加状态,能够在透光状态与遮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透光状态是使所述被摄体光能入射到所述摄像元件的状态,所述遮光状态是阻止所述被摄体光入射到所述摄像元件的状态;以及密闭构造部,其围绕在所述光透射部件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形成的空间而将其密闭。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子摄影装置主体的小型化、且能够抑制尘埃存在于摄像元件的受光面附近而被摄入的情况。附图说明图IA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前表面、上表面、左侧面、右侧面以及下表面的五面图。图IB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背面的图。图2A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IA中所示的主视图的II-II剖面的横剖面图。图2B是放大示出图2A所示的电子照相机的横剖面的主要部分的图。图3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IA中所示的主视图的III-III剖面的横剖面图。图4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IA中所示的主视图的IV-IV剖面的纵剖面图。图5是示出在图4所示的纵剖面图中安装了更换镜头的状况的纵剖面图。图6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图2B所示的电子照相机的主要部分的横剖面图中的VII-VII剖面的纵剖面图。图8是示出图2B所示的电子照相机的主要部分的横剖面图中的VIII-VIII剖面的纵剖面图。图9是示出图2B所示的电子照相机的主要部分的横剖面图中的IX-IX剖面的纵剖面图。图10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IA中所示的主视图的X-X剖面的纵剖面图。图11是示出从背面侧观察前盖的状况的图。图12是说明电子照相机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图13A是说明由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机的控制部执行的静态图像摄影动作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图13B是说明接着图13A的流程图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4A是说明由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机的控制部执行的静态图像摄影动作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图14B是说明接着图14A的流程图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5A是说明由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机的控制部执行的静态图像摄影动作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图15B是说明接着图15A的流程图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6A是说明由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机的控制部执行的静态图像摄影动作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图16B是说明接着图16A的流程图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标号说明100 :电子照相机;102 :前盖;104 :后盖;108 :AF辅助光源;110 :机身接口 ;112、116、205、230、254、256 :螺钉;118 :机身侧信号触点;122 :电池室;124 :控制印刷板;130 三脚架安装部;150 :主电容器;152 :闪光发光部;156 :反射伞;158 :氙管;200 :安装保持/部;200a :后方延伸部;206 :振动板;207 :按压部件;208 :连接FPC ;209 :快门FPC ;210 光学保持部件;211 :压电元件FPC ;212 =OLPF ;214 :摄像元件;216 :保持部件;218 :摄像基板;220 :液晶快门;222、224 :连接器;226 :压电元件;228 :支撑体;250 :手抖校正部;250a :下方延伸部;250b :侧方延伸部;252 :双面胶带;300 :显示装置;302 电子取景器;304 :电源开关;320 :更换镜头;328 :镜头侧彳目号触点;330 :镜头控制部;400 :摄像控制部;404 :图像处理部;410 :控制部;412 :压电元件驱动电路;414 :液晶快门驱动电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作为电子摄影装置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的无反射镜电子照相机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A、图IB是概略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机100的外观的图,图IA示出由正面、上表面、下表面、右侧面以及左侧面的各图构成的五面图。图IB示出背面图。也就是说,由图1A、图IB构成六面图。在说明电子照相机100的结构要素的配置等时,以容易理解为目的,对由电子照相机100生成的图像具有横长的长宽比的情况进行说明。而且,将得到横长图像的电子照相机100的摄影姿势称为横向位置,将得到纵长图像的摄影姿势称为纵向位置。在图IA中,在五面图中的中央示出处于横向位置的姿势的电子照相机100的主视图,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02 JP 2011-0448281.ー种电子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摄影装置具有 摄像元件,其将通过摄影镜头入射的被摄体光转换为电信号; 光透射部件,其设在所述摄影镜头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 施振部,其对所述光透射部件进行施振,使其进行弯曲振动; 物性快门部,其设在所述光透射部件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通过切换电压施加状态,能够在透光状态与遮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換,所述透光状态是使所述被摄体光能入射到所述摄像元件的状态,所述遮光状态是阻止所述被摄体光入射到所述摄像元件的状态;以及 密闭构造部,其围绕在所述光透射部件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形成的空间而将其密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摄影装置具有 图像处理部,其对从所述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生成图像文件;以及 快门控制部,其是对所述物性快门部进行控制的快门控制部,当所述摄像元件的曝光动作完成吋,将所述物性快门部从所述透光状态切换到所述遮光状态,在由所述摄像元件生成的图像信号向所述图像处理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朝仓康夫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