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管及复合管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3547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的接合、也能够以覆盖管体的外周面的状态保持该片状构件的复合管及该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复合管(10)包括管体(12)、覆盖管体(12)的外周面的片状构件(14)、以及覆盖片状构件(14)的整个外周面的无缝的保持层(16)。由此,由于利用保持层(16)覆盖片状构件(14)的端部,因此即使不进行片状构件(14)的端部彼此的接合,也能够以覆盖管体(12)的外周面的状态保持该片状构件(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管及复合管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用于覆盖管体外周面的片状构件的复合管及该复合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需要隔热性的供热水管、供水管等,多使用以隔热材料来覆盖管体的外周面的复合管。例如,使用有一种以下结构的复合管:其利用聚烯烃类的发泡体来覆盖聚丁烯、交联聚乙烯等挠性合成树脂管的外周面。作为这种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在日本特开2005-21422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一边对混合了发泡剂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加热、一边使该树脂组合物挤出并覆盖于管体的外周面并使其发泡来制造复合管的技术。另外,在日本特开昭60-4023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将由发泡塑料构成的条片卷绕于管的外周面而使条片的端部彼此对接、并通过熔接使对接的条片的端部彼此相结合来制造复合管的技术。在此,如日本特开昭60-40230号公报所示,在通过将带端的片状构件(条片)卷绕于管体的外周面并对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进行熔接、来将片状构件保持在管体的外周面上的结构的复合管的情况下,由于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的接合部的拉伸强度较小,因此可能导致片状构件在接合部分离(片状构件在片状构件的端面彼此的接合面处发生断裂)、管体向外部暴露、片状构件从管体脱落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该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的接合、也能够对覆盖管体的外周面的状态下的片状构件进行保持的复合管及该复合管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管,其包括:管体;片状构件,使该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相对而覆盖上述管体的外周面;以及无缝的保持层,其覆盖上述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在第1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无缝的保持层来覆盖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即使不进行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的接合,也能够对覆盖管体的外周面的状态下的片状构件进行保持。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为,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复合管,上述片状构件由发泡树脂形成。在第2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发泡树脂来形成片状构件,能够在管体的周围形成由发泡树脂构成的隔热层。另外,能够谋求复合管的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管的制造方法,该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以覆盖管体的外周面的方式将片状构件卷绕于上述管体并使该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相对;以及第2工序,利用通过挤出成型而形成的无缝的保持层覆盖上述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在第3技术方案中,通过进行第1工序与第2工序,能够制造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被无缝的保持层覆盖了的复合管。另外,由于保持层通过挤出成型来形成,因此能够使保持层的外周面平滑并使外观良好,而且,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保持层的厚度(保持层的拉伸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为,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制造方法,上述片状构件由发泡树脂形成。在第4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发泡树脂来形成片状构件,能够在管体的周围形成由发泡树脂构成的隔热层。另外,能够谋求复合管的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的第5技术方案为,根据第3技术方案及第4技术方案,在从上述管体与上述片状构件之间进行抽气之后,利用上述保持层覆盖上述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在第5技术方案中,通过从管体与片状构件之间进行抽气,能够减小管体与片状构件之间的间隙、或者能够使管体与片状构件紧贴。由此,在片状构件的外周面变平滑的状态下,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被保持层覆盖,因此保持层的外周面也变平滑且能够使外观更加良好。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的接合、也能够以覆盖管体的外周面的状态保持片状构件的复合管及该复合管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横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制造装置的整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以往的复合管的横截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横截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制造装置的变形例的整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如图1的立体图及图2的(a)的横截面图所示,复合管10具有:管体12,其由聚丁烯树脂形成;带端的片状构件14,其由软质聚氨酯泡沫形成;以及无缝的保持层16,其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片状构件14使端面彼此相接触并覆盖管体12的外周面,保持层16覆盖片状构件14的整个外周面。片状构件14是将作为以20倍~100倍的发泡倍率发泡的发泡树脂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切成片(板)状而形成的。在此,发泡倍率的意思是指未发泡状态下的材料密度除以发泡后的材料密度而得到的值。接着,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管的制造装置。如图3的整体图所示,复合管的制造装置18具有第1储存辊(未图示)、第2储存辊20、挤出机22、作为模具的口模24、冷却槽26、以及拉伸装置28。在以下说明中,设从第2储存辊20朝向拉伸装置28的方向为制造方向Y。第1储存辊(未图示)、第2储存辊20、口模24、冷却槽26、拉伸装置28沿制造方向Y从上游依次配置,挤出机22配置在口模24的上方。在第1储存辊上以卷状卷绕有通过挤出成型而形成并完成了固化的管体12,在第2储存辊20上以卷状卷绕有片状构件14。片状构件14被切割加工为带状,具有与管体12的外周长度大致相等的宽度。如图5所示,在管体12的外周面上卷绕有片状构件14。如图3所示,通过利用拉伸装置28向制造方向Y拉伸制造过程中的复合管42,使管体12从第1储存辊被连续地拉出,片状构件14从第2储存辊20被连续地拉出。如图3以及图5的立体图所示,在供管体12及片状构件14送入的口模24的供给口32跟前附近,在向供给口32即将送入管体12及片状构件14之前,将片状构件14卷绕于管体12的外周面。另外,图5是为了便于理解片状构件14卷绕于管体12的样子、利用保持层16(后面进行说明)覆盖所卷绕的片状构件14的整个外周面的样子而仅描绘出了管体12、片状构件14及保持层16的图。如图4的剖视图所示,挤出机22利用螺杆34向口模24挤出熔融状态的热塑性弹性体E。在口模24上形成有作为穿过部的通孔36,该通孔36供管体12及片状构件14以片状构件14卷绕于管体12的状态穿过。而且,在管体12及片状构件14穿过通孔36时,口模24将利用挤出机22挤出的热塑性弹性体E以熔融的状态并以圆筒状向制造方向Y挤出,形成对刚卷绕于管体12之后的片状构件14的整个外周面进行覆盖的保持层16。即,利用口模24挤出成型保持层16。保持层16形成为无缝。另外,在口模24中,在利用保持层16覆盖片状构件14的整个外周面之前,使用抽气泵(未图示)从管体12的外周面与片状构件14的内周面之间进行抽气,吸出位于管体12的外周面与片状构件14内周面之间的空气(箭头38)。如图3所示,在冷却槽26中存储有冷却水W,利用口模24形成的保持层16在通过冷却槽26时被冷却水W冷却。拉伸装置28设置在被冷却槽26冷却了的保持层16的上下方,由夹持该保持层16的一对旋转带38、40构成。旋转带38、40在预定的力的作用下按压在保持层16的外周面上,使得保持层16的内周面与片状构件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管及复合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01 JP 2011-0440121.一种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以覆盖管体的外周面的方式将片状构件卷绕于上述管体并使该片状构件的端部彼此相对;以及第2工序,利用通过挤出成型而形成的无缝的保持层在上述端部彼此未接合的状态下覆盖上述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在从上述管体与上述片状构件之间进行抽气之后,利用上述保持层覆盖上述片状构件的整个外周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悟弘三觜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