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130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6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底板、前板、顶板和后板,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电脑机箱内部的前侧;还包括主机板和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所述主机板的上端和后端分别固定于顶板的左侧和后板的左侧,主机板的前端部开有多个穿线孔,所述主机板盖片固定于主机板的左端面且上述多个穿线孔位于主机板盖片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机板上设置穿线孔和主机板盖片,电脑机箱内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可以从主机板盖片的两端的开口引入并隐藏于主机板与主机板盖片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设置穿线孔使得电脑机箱内部线材通过穿线孔,统一集中置于主机板背部;电脑机箱内部线材不会影响到机箱散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机箱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脑机箱内都会配备各种各样的设备,各种设备都需要通过线材来实现通讯及供电等。电脑组装后,内部线材杂乱无章,不仅影响电脑机箱内部美观,而且过多无序的线材容易阻碍电脑机箱内的热对流通道,不利于电脑机箱内部热量及时排出,从而增加电脑主机工作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该电脑机箱有效解决了内部线材杂乱无章的问题,使得电脑机箱内部热对流通道畅通。·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底板、前板、顶板和后板,以及用于固定硬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电脑机箱内部的前侧;所述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还包括用于固定主板的主机板和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所述主机板的上端和后端分别固定于顶板的左侧和后板的左侧,主机板的前端部开有多个穿线孔,所述主机板盖片固定于主机板的左端面且上述多个穿线孔位于主机板盖片的右侧。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板的前端向左卷曲形成卷曲部,卷曲部内形成轴孔,所述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包括前侧板、竖直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右端部向前卷曲形成与轴孔相配合的圆弧转轴部。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板设有梯形导向孔,所述主机板盖片的后侧板设有外翻边,外翻边中部设有与梯形导向孔相配合的Z形卡钩。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孔设有胶垫圈,胶垫圈的侧面开有与穿线孔的侧边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胶垫圈的中部开有通孔。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呈米字形。进一步地,所述外翻边设有固定耳,固定耳设有安装孔,所述主机板与固定耳的安装孔相配合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五寸架和硬盘架。进一步地,所述电脑机箱还包括隔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底板、前板、顶板和后板,以及用于固定硬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电脑机箱内部的前侧;所述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还包括用于固定主板的主机板和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所述主机板的上端和后端分别固定于顶板的左侧和后板的左侧,主机板的前端部开有多个穿线孔,所述主机板盖片固定于主机板的左端面且上述多个穿线孔位于主机板盖片的右侧。本技术通过在主机板上设置穿线孔和主机板盖片,电脑机箱内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可以从主机板盖片的两端的开口引入并隐藏于主机板与主机板盖片之间的容置空间内,设置穿线孔使得电脑机箱内部线材通过穿线孔,统一集中置于主机板背部;电脑机箱内部线 材不会影响到机箱散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机板盖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胶垫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顶板2——主机板3——隔板4-后板5-底板6-胶垫圈7——螺栓8——主机板盖片9——硬盘架10—前板11—五寸架51—卷曲部52——穿线孔53——固定孔54——梯形导向孔55——圆弧转轴部56——安装孔57——Z形卡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至图5所示,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底板5、前板10、顶板I和后板4,以及用于固定硬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电脑机箱内部的前侧;所述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还包括用于固定主板的主机板2和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8,所述主机板2的上端和后端分别固定于顶板I的左侧和后板4的左侧,主机板2的前端部开有多个穿线孔52,所述主机板盖片8固定于主机板2的左端面且上述多个穿线孔52位于主机板盖片8的右侧,并完全被主机板盖片8罩住。通过在主机板2上设置穿线孔52和主机板盖片8,电脑机箱内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可以从主机板盖片8的两端的开口引入并隐藏于主机板2与主机板盖片8之间的容置空间内,且数据线和电源线可以穿过主机板2的穿线孔52分别与主板和其他硬件连接,设置穿线孔52后使得电脑机箱内部线材通过穿线孔52统一集中置于主机板2背部。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板2的前端向左卷曲形成卷曲部51,卷曲部51内形成轴孔,所述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8包括前侧板、竖直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右端部向前卷曲形成与轴孔相配合的圆弧转轴部55。主机板盖片8在固定于主机板2前,先将电脑机箱内部的电源线、数据线布置于主机板盖片8与主机板2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再将主机板盖片8的前侧板的圆弧转轴部55卷入主机板2的前端的轴孔内,同时主机板盖片8沿着轴孔旋转;当主机板盖片8的后侧板的右端边与主机板2贴合时,主机板盖片8便可以将电脑机箱内部的电源线、数据线隐藏,接着将主机板盖片8固定于主机板2即可。进一步地,所述主机板2设有梯形导向孔54,所述主机板盖片8的后侧板设有外翻边,外翻边中部设有与梯形导向孔54相配合的Z形卡钩57。通过设置梯形导向孔54和Z形卡钩57可以将主机板盖片8的后侧板固定于主机板2上,进而将主机板盖片8固定于主机板2上。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孔52设有胶垫圈6,胶垫圈6的侧面开有与穿线孔52的侧边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胶垫圈6的中部开有通孔。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呈米字形。在穿线孔52内设置胶垫圈6,胶垫圈6设置米字形的通孔,更方便于布线;米字型通孔使得线材在通过时,呈一列排布。进一步地,所述外翻边设有固定耳,固定耳设有安装孔56,所述主机板2与固定耳的安装孔56相配合的固定孔53。通过螺栓7穿过固定耳的安装孔56和主机板2的固定孔53,将主机板盖片8稳固的固定于主机板2上。防止主机板盖片8相对于主机板2上下晃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五寸架11和硬盘架9。五寸架11用于放置光驱,硬盘架9用于放置硬盘。进一步地,所述一种电脑机箱还包括隔板3。隔板3将机箱电源与主板隔开,便于布线。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底板、前板、顶板和后板,以及用于固定硬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电脑机箱内部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还包括用于固定主板的主机板和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所述主机板的上端和后端分别固定于顶板的左侧和后板的左侧,主机板的前端部开有多个穿线孔,所述主机板盖片固定于主机板的左端面且上述多个穿线孔位于主机板盖片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板的前端向左卷曲形成卷曲部,卷曲部内形成轴孔,所述横截面呈U形的主机板盖片包括前侧板、竖直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右端部向前卷曲形成与轴孔相配合的圆弧转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板设有梯形导向孔,所述主机板盖片的后侧板设有外翻边,外翻边中部设有与梯形导向孔相配合的Z形卡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设走线结构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设有胶垫圈,胶垫圈的侧面开有与穿线孔的侧边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胶垫圈的中部开有 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设走线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