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舒乐专利>正文

一种折射现象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818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折射现象演示仪。该演示仪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3)和第三框体(6),第一框体(1)和第三框体(6)上设置注水口(2),第二框体(3)上设置通孔(4),玻璃块(5)穿过通孔(4)插在第二框体(3)内,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设置激光光源(7),所述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设置反光镜(8),反光镜(8)与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框体(1)的下底面设置支脚(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能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教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折射现象演示仪
技术介绍
光从ー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ー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教师在讲授该知识点时,往往采用说教的方式,学生只能填鸭式地被动接受,理论联系不上实际,教学效果较差,这也是大部分学生虽然熟知理论却不会应用于生活实践的主要原因。现有技术中没有折射现象演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射现象演示仪,该演示仪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探索光的折射现象。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ー种折射现象演示仪,它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第一框体和第三框体上设置注水ロ,第二框体上设置通孔,玻璃块穿过通孔插在第二框体内,第三框体的上底面设置激光光源。演示时,先在第一框体和第三框体内注入不同的液体,打开激光光源,可以观察到光在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第三框体内的折射现象。拔出第二框体内的玻璃块,可以观察到光的另ー个传播折线。变化第一框体和第三框体内的液体种类,又可以观察到新的传播折线。作为进一歩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框体的上底面设置反光镜,反光镜与第三框体的上底面活动连接。设置反光镜,方便调整光源的方向和角度。作为进一歩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体的下底面设置支脚。下底面设置支脚,可以将光透出第三框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能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ー种折射现象演示仪,它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框体I、第二框体3和第三框体6,第一框体I和第三框体6上设置注水ロ 2,第二框体3上设置通孔4,玻璃块5穿过通孔4插在第二框体3内,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设置激光光源7和反光镜8,反光镜8与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活动连接,第一框体I的下底面设置支脚9。权利要求1.ー种折射现象演示仪,其特征在干它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框体(I)、第二框体(3)和第三框体¢),第一框体(I)和第三框体(6)上设置注水ロ(2),第二框体(3)上设置通孔(4),玻璃块(5)穿过通孔(4)插在第二框体(3)内,第三框体¢)的上底面设置激光光源(7)。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折射现象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体出)的上底面设置反光镜(8),反光镜(8)与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折射现象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I)的下底面设置支脚(9)。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教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折射现象演示仪。该演示仪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层叠的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3)和第三框体(6),第一框体(1)和第三框体(6)上设置注水口(2),第二框体(3)上设置通孔(4),玻璃块(5)穿过通孔(4)插在第二框体(3)内,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设置激光光源(7),所述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设置反光镜(8),反光镜(8)与第三框体(6)的上底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框体(1)的下底面设置支脚(9)。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能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文档编号G09B23/22GK202404811SQ20112057814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钱舒乐 申请人:钱舒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舒乐
申请(专利权)人:钱舒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