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744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测定装置,反应釜与釜盖采用快开卡环连接,反应釜上方置有搅拌机、固定有原料计量槽、引发剂计量槽、溶剂计量槽、釜回流冷凝器、安全阀,分别通过管路穿过釜盖伸入到反应釜内。氮气入口通过阀门和管路进入反应釜内并伸入到釜底。热水或蒸汽入口通过阀门和管路伸入到反应釜外周的夹层内,在夹层内下端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热水或蒸汽出口。通在反应釜内、釜壁上、夹层内三个数字温度传感器精确测定反应物温度、反应釜壁温度、热媒体(夹层内)温度就可以计算出反应传热膜系数,从而测定出聚合反应不同阶段、不同聚合物分子量时的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数据可用于聚合反应釜的设计和放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測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属于化学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エ业生产或实验研究中,常遇到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換,来达到加热或冷却之目的。为了加速热量传递过程,往往需要将流体进行强制流动。对于在强制对流下进行的液ー液热交换过程,通过研究取得了不少求算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这些研究结果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取得的。对于新的物系或者新的设备,仍需要通过实验来取得传热系数的数据及其计算式。现有反应釜传热膜系数測定方法对于新的物系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它采用带有转速表的高速机械搅拌机进行搅拌,保证用热水或蒸汽等各种条件下加热时釜内反应条件均匀,反应釜体与盖的连接结构采用快开卡环连接,省力快开,同时釜盖可提升方便釜体取下,采用三个数字温度传感器測定相关温度,同时反应釜设有安全阀,可在所研究的聚合反应过程中,精确测定聚合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聚合物分子量时的传热膜系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它是由反应釜、搅拌机、转速表、原料计量槽、引发剂计量槽、溶剂计量槽、釜回流冷凝器、温度传感器、安全阀组成。反应釜与釜盖采用快开卡环连接,反应釜上方置有搅拌机,其传动杆穿过釜盖伸入反应釜内底部,其端头连接有搅拌轮,釜盖上方固定有原料计量槽、弓丨发剂计量槽、溶剂计量槽,分别通过阀门和管路穿过釜盖其出口伸入到反应釜内,釜盖上方固定有釜回流冷凝器并通过阀门和管路穿过釜盖其出口伸入到反应釜内,在釜盖上固定有安全阀,通过管路穿过釜盖伸入到反应釜内。在反应釜内置有冷却盘管,其一端伸出釜外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自来水入ロ,其另一端伸出釜外为自来水出口。氮气入口通过阀门和管路进入反应釜内井伸入到釜底。热水或蒸汽入口通过阀门和管路伸入到反应釜外周的夹层内,在夹层内下端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热水或蒸汽出ロ。在反应釜内底部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物料出口。在反应釜内、釜壁上、夹层内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搅拌机的传动杆上连接有转速表。所述的釜壁上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外面设有隔热罩。所述的釜回流冷凝器连接有冷却水入ロ、出口并且其开ロ向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反应釜结构设计合理,体与盖的连接结构采用快开卡环连接,省力快开、实验方便。可用热水或蒸汽进行加热,采用高速搅拌,使釜内反应条件均匀,实用于各种新的物系的測定。采用三个数字温度传感器精确测定反应物温度、反应釜壁温度、热媒体(夹层内)温度就可以计算出反应传热膜系数,从而测定出聚合反应不同阶段、不同聚合物分子量时的传热膜系数。即在不同聚合反应过程中,测定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而测定实验数据可用于聚合反应釜的设计和放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I、反应釜 2、釜盖 3、搅拌机 4、转速表5、原料计量槽 6、引发剂计量槽7、溶剂计量槽8、釜回流冷凝器9、釜壁10、夹层11、盘管12、自来水入口13、热水或蒸汽入口 14、氮气入口 15、自来水出口 16、热水或蒸汽出口17、物料出口 18、温度传感器 19、隔热罩 20、搅拌轮 21、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请參阅图1,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它是由反应釜、搅拌机、转速表、原料计量槽、引发剂计量槽、溶剂计量槽、釜回流冷凝器、温度传感器、安全阀组成。反应釜I与釜盖2采用快开卡环连接,反应釜I上方置有搅拌机3,其传动杆穿过釜盖2伸入反应釜I内底部,其端头连接有搅拌轮20,釜盖2上方固定有原料计量槽5、引发剂计量槽6、溶剂计量槽7,分别通过阀门和管路穿过釜盖2其出ロ伸入到反应釜I内,釜盖2上方固定有釜回流冷凝器8并通过阀门和管路穿过釜盖2其出ロ伸入到反应釜I内,在釜盖2上固定有安全阀21,通过管路穿过釜盖2伸入到反应釜I内。在反应釜I内置有冷却盘管11,其一端伸出釜外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自来水入口 12,其另一端伸出釜外为自来水出口 15。氮气入ロ 14通过阀门和管路进入反应釜I内井伸入到釜底。热水或蒸汽入口 13通过阀门和管路伸入到反应釜I外周的夹层10内,在夹层10内下端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热水或蒸汽出口16。在反应釜I内底部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物料出口 17。在反应釜I内、釜壁9上、夹层10内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8。所述的搅拌机3的传动杆上连接有转速表4。所述的釜壁9上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8外面设有隔热罩19。所述的釜回流冷凝器8连接有冷却水入ロ、出口并且其开ロ向上。权利要求1.一种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它是由反应釜、搅拌机、转速表、原料计量槽、引发剂计量槽、溶剂计量槽、釜回流冷凝器、温度传感器、安全阀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釜(I)与釜盖(2)采用快开卡环连接,反应釜(I)上方置有搅拌机(3),其传动杆穿过釜盖(2)伸入反应釜(I)内底部,其端头连接有搅拌轮(20),釜盖(2)上方固定有原料计量槽(5)、引发剂计量槽(6)、溶剂计量槽(7),分别通过阀门和管路穿过釜盖(2)其出口伸入到反应釜(I)内,釜盖(2 )上方固定有釜回流冷凝器(8 )并通过阀门和管路穿过釜盖(2 )其出口伸入到反应釜(I)内,在釜盖(2)上固定有安全阀(21),通过管路穿过釜盖(2)伸入到反应釜(I)内;在反应釜(I)内置有冷却盘管(11),其一端伸出釜外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自来水入ロ( 12),其另一端伸出釜外为自来水出ロ( 15);氮气入口( 14)通过阀门和管路进入反应釜(O内井伸入到釜底;热水或蒸汽入口(13)通过阀门和管路伸入到反应釜(I)外周的夹层(10)内,在夹层(10)内下端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热水或蒸汽出口(16);在反应釜(I)内底部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物料出口(17);在反应釜(I)内、釜壁(9)上、夹层(10)内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8);所述的釜回流冷凝器(8)连接有冷却水入ロ、出口并且其开ロ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3)的传动杆上连接有转速表(4)。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測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壁(9)上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8)外面设有隔热罩(1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合反应传热膜系数测定装置,反应釜与釜盖采用快开卡环连接,反应釜上方置有搅拌机、固定有原料计量槽、引发剂计量槽、溶剂计量槽、釜回流冷凝器、安全阀,分别通过管路穿过釜盖伸入到反应釜内。氮气入口通过阀门和管路进入反应釜内并伸入到釜底。热水或蒸汽入口通过阀门和管路伸入到反应釜外周的夹层内,在夹层内下端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热水或蒸汽出口。通在反应釜内、釜壁上、夹层内三个数字温度传感器精确测定反应物温度、反应釜壁温度、热媒体(夹层内)温度就可以计算出反应传热膜系数,从而测定出聚合反应不同阶段、不同聚合物分子量时的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数据可用于聚合反应釜的设计和放大。文档编号G01N25/20GK202404049SQ20122002520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莉, 汪建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杰汪建新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