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713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蒸发器、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部并位于蒸发器下方的贯流风叶,蜗壳包括:第一蜗壳,设置在贯流风叶的一侧并且沿贯流风叶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蜗壳朝向贯流风叶进风口的端部形成第一蜗舌;第二蜗壳,设置在贯流风叶的另一侧并且沿贯流风叶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二蜗壳朝向贯流风叶进风口的端部形成第二蜗舌,蒸发器的翅片之间的间隙沿空调器的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到沿轴线方向的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蜗舌和/或第二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从空调器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相应地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蒸发器的进风量不一致及风道气流压强不一致的问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 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均包括蒸发器、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部并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贯流风叶。蒸发器的各个翅片之间的间隙理论是相等。蜗壳包括设置贯流风叶两侧的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第一蜗壳的朝向贯流风叶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一蜗舌,第二蜗壳的朝向贯流风叶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二蜗舌。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也相等。通过研究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人发现蒸发器第一端进风量会比第ニ端的大,蒸发器两端换热效果不均等,不能充分发挥蒸发器换热效果,影响性能提升及造成风道内部两端出现温差,从而造成凝露效果差。而且由于两端进风量不等,造成风道内两端气流压强及涡流不一致,造成整体噪音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器的进风量不一致及风道气流压强不一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蒸发器、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部并位于蒸发器下方的贯流风叶,蜗壳包括第一蜗壳,设置在贯流风叶的一侧并且沿贯流风叶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蜗壳朝向贯流风叶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一蜗舌;第二蜗壳,设置在贯流风叶另ー侧并且沿贯流风叶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二蜗壳的朝向贯流风叶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二蜗舌,蒸发器的翅片之间的间隙沿空调器的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到沿轴线方向的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蜗舌和/或第二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从空调器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相应地逐渐减小。进ー步地,空调器的左端为空调器沿轴线方向的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空调器的右端为空调器的沿轴线方向的第二端。进ー步地,第一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间隙在2至8mm的范围内。进ー步地,第一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大间隙在3至15mm的范围内。进ー步地,第二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间隙在2至8mm的范围内。进ー步地,第二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大间隙在3至15mm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蒸发器、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部并位于蒸发器下方的贯流风叶,蜗壳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第一蜗壳设置在贯流风叶的ー侧并且沿贯流风叶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蜗壳的朝向贯流风叶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一蜗舌;第二蜗壳设置在贯流风叶的另ー侧并且沿贯流风叶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二蜗壳的朝向贯流风叶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二蜗舌,蒸发器的翅片之间的间隙沿空调器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蜗舌和/或第二蜗舌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从空调器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相应地逐渐减小。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蒸发器翅片间隙最小的一端,第一和第二蜗舌与贯流风叶的间隙(间隙A和间隙C)最小,气流进入空调器时气流较急,提高了这端的进风量;蒸发器翅片间隙最大的一端,第一和第二蜗舌的与贯流风叶间隙(间隙A和间隙C)最大,气流进入空调器时气流较缓和,減少了这端的进风量,最终达到整个风道气流压强一致,整个蒸发器进风量一致的目的,最終实现有效地提升蒸发器换热效果,极大地改善凝露效果,同时达到了降低空调器的噪音以及改善空调器的音质的设计目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图中仅示出了蜗壳和贯流风叶的结构;图2示出了图I的空调器的右视图;以及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空调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经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后,发现蒸发器在实际加工中其翅片是从左到右一片片叠加在一起的,再从右侧从上往下压紧,这就造成蒸发器左侧(穿U管侧)的翅片间隙会比右侧(小弯头连接侧)间隙小。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间隙的大小影响进风量,间隙大进风多,间隙小进风少。从而导致蒸发器右端进风量会比左端大,蒸发器左右两端换热效果不均等,不能充分发挥蒸发器换热效果,影响性能提升。同时,这会造成风道内部左右两端出现温差,从而造成凝露效果差;而且由于左右两端进风量不均等,造成风道内左右两端气流压强及涡流不一致,造成整体噪音效果差,这是造成空调器的噪音较大的原因之一。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蒸发器、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部并位于蒸发器下方的贯流风叶1,蜗壳包括第一蜗壳10和第二蜗壳20,第一蜗壳10设置在贯流风叶I的一侧并且沿贯流风叶I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蜗壳10朝向贯流风叶I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一蜗舌11 ;第ニ蜗壳20设置在贯流风叶I的另ー侧并且沿贯流风叶I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二蜗壳20朝向贯流风叶I进风ロ的端部形成第二蜗舌21。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蒸发器的翅片之间的间隙沿空调器的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到沿轴线方向的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蜗舌11和第二蜗舌2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间隙均从空调器的第一端到第ニ端的方向相应地逐渐减小。如图I和图2所示,第一蜗舌1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间隙从最小间隙A渐变到最大间隙B,第二蜗舌21与贯流风叶I的间隙从最小间隙C渐变到最大间隙D。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仅使第一蜗舌1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间隙均从空调器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到沿轴线方向的第二端的方向相应地逐渐减小,或仅使第二蜗舌2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间隙均从空调器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相应地逐渐减小。一般情况下蒸发器在实际加工中其翅片是从左到右一片片叠加在一起的,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左端为空调器沿轴线方向的第一端,空调器的右端为空调器的第二端。优选地,第一蜗舌11和第二蜗舌2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最小间隙均在2至8mm的范围内。第一蜗舌11和第二蜗舌2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最大间隙均在3至15mm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最小间隙为空调器第一端的第一蜗舌1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间隙,最大间隙为空调器第二端的第二蜗舌21与贯流风叶I之间的间隙。根据本实施例进行实验,与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对比噪音、峰值频率和风量,实验如下测试条件将拾音器放置于外机前Im处,且拾音器距地面高度Im ;测试エ况稳压电测试条件下,空调开启送风模式;在上述测试条件、エ况条件下将空调分别在低风挡制冷模式、中风挡制冷模式、高风挡制冷模式下运行40分钟,测出此实验对比数据。L为空调处于低风挡制冷模式时”为空调处于中风挡制冷模式时出为空调处于高风挡制冷模式时;SH为空调处于超高风挡制冷模式时,表中数据为总噪声值、峰值及其对应的频率值及出风量值。试验体验现象现场体验出风不稳时,装配现有技术的试验机能较明显地听到出风不均导致的异响声,而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试验机异响声有较大改善,距离试验机ー米距离并未听到异响。具体试验数据如下(I)低风档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包括蒸发器、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部并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贯流风叶(I),所述蜗壳包括 第一蜗壳(10),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I)的一侧并且沿所述贯流风叶(I)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蜗壳(10)朝向所述贯流风叶(I)进风口的端部形成第一蜗舌(11); 第二蜗壳(20),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I)的另一侧并且沿所述贯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黄昌铎张天顺王平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