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津瑞专利>正文

硅胶再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239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色硅胶的再生炉及再生方法;硅胶再生炉包括用于装填硅胶的立式炉体,所述的炉体上部设置提供热风的热风装置,所述的炉体下部设置排风机构,热风装置提供的热气流在炉体内腔自上而下经排风机构排出炉体;硅胶再生方法的步骤为:将硅胶装填在炉体中;用木柴为燃料给硅胶加热,热气流从硅胶的最上方向最下方流动,然后由炉体底部排出炉体;待炉体底部的热气流不含水汽和油份后停止加热,冷却出料既得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能够保证硅胶的再生活化效果,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技术难题。可将现有的硅胶和同类产品进行活化再生,显著降低产品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将油品 脱色用的脱色材料进行再生活化的エ艺和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例如变压器油、透平油、润滑油等油脂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过后会被氧化或者发生其它的化学变异,变色变臭,给油品的使用带来危险,例如变压器油的氧化可能产生酸变,酸碱性物质都具有导电性的,容易导致变压器短路烧毁,故国家标准中变压器油的含酸量标准为小于等于0. 03%。脱色硅胶俗称硅胶脱色砂,例如柱层层析硅胶、粗孔硅胶、细孔硅胶等都是多孔性物质,主要成分为ニ氧化硅。无毒,无色无味,且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剤。具有高比表面和一定的孔结构,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可用于油品中杂质的脱除。例如柱层层析硅胶主要用于石油产品精制,脱除芳烃物质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高纯物质的制备等。也可做催化剂载体,废油中杂质滤除。所以现有技术中为了維持油品的含酸量和杂质含量,通常都会有对油品进行脱色处理,也就是将油品通过具有脱色硅胶填料和滤网的容器,脱色硅胶上的微孔结构就可以将油品中的酸或碱性物质吸附截留,再经过滤网过滤油品中的杂质,达到净化油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油品处理中的脱色硅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微孔结构就吸附了大量酸碱物质,再继续净化油品的效率大大降低,现有技术中这样的脱色硅胶通常就被焚烧处理。在部分有条件的情况下也有把焚烧后的脱色硅胶作为建材使用的。但因为硅胶本身成本较高,这样的回收处理还是浪费较大。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渴望解决此技术问题,希望能将使用过的脱色硅胶再生进行重复利用。但国内外未见成功的报道案例,原因在于脱色硅胶活化再生的温度控制不易掌握,具体也就是燃料的选择和加热方式难以掌握,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胶晶体形变,丧失脱色功能;常规的煤、气加热因为燃料中含有硫、磷等化学成分都容易导致硅胶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也会丧失脱色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脱色硅胶的再生炉以及再生方法。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胶再生炉,包括用于装填硅胶的立式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上部设置提供热风的热风装置,所述的炉体下部设置排风机构,热风装置提供的热气流在炉体内腔自上而下经排风机构排出炉体。本技术的利用这样的炉体就可以方便地实现再生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木柴在炉体上部燃烧加热,热气流向下流通,硅胶粘附的油品和酸碱等杂质因温度身高粘度降低而向下流动,排出了大量的油品,同时部分油品和有机物因受热挥发随气流经炉体下部的出风ロ排出,硅胶及其微孔内的油份、杂质都被排出后就可以进行重复利用,起到脱色的作用。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利用木柴加热ー是其加热温度本身低于煤炭和燃气,几乎所有的木柴加热温度都适合硅胶的再生;同时木柴本身然燃烧后都是碳质而很少挥发大分子有机物,不会有硫、磷等活泼的无机物挥发,避免了硅胶在受热条件下与其它化学物质接触发生化学转化。当然,由上述分析可见利用本技术的炉体,采用纯净的天然气、煤气或者电加热也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采用从上而下的加热方式是有其特殊作用和意义的,这样就杜绝了硅胶中分离出来的油份和有机物回流到燃料上燃烧、分解,对硅胶产生化学影响。因此本技术能够保证硅胶的再生活化效果,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一种硅胶再生炉,包括用于装填硅胶的立式炉体10,为了能装料和出料,炉体10上可以利用任何现有的方式或者等效手段设置进料出料的结构。改进在于所述的炉体10上部设置提供热风的热风装置,热风装置也可以是任何现有的实施方式或者结构,例如电加热的空气加热器等,或者用风机将木柴或者纯净燃气等燃料的热风进行鼓风输送的结构。所述的炉体10下部设置排风机构,例如设置排风ロ或者排出风管。只要整体构成热风装置提供的热气流在炉体10内腔自上而下经排风机构排出炉体10的结构即可。甚至可以是排风ロ的抽风机构抽气,炉体10上部仅开设进风ロ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也就是排风ロ在排风的同时也构成热风装置的部分。热风装置可以是燃料燃烧室或加热室位于炉体10内的结构,也可以是先形成热风,然后输送到炉体10内的结构。至于要保证硅胶稳定地处于炉体10内则也是很多种方式可以实现的,例如在炉体内设置多层带孔的板体或者设置金属丝网用干支撑硅胶等。这样就能避免从硅胶分离出来的油份或者有机物质回流到燃料或者加热设备上受热分解而与受热的硅胶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硅胶的再生活化失败。当然,最好是所述的热风装置的加热避免采用煤炭等组成比较复杂的燃料加热后的热风直接与硅胶接触。进ー步的改进是所述的炉体10顶部中间位置设置硅胶加料筒2,热风装置包括位于炉体10内腔上部的燃料燃烧室和进风机构,进风机构包括风机4,风机4的出风管3连接到硅胶加料筒2中间位置;硅胶加料筒2竖向布置、出风管3水平布置。这样的尺寸较粗的硅胶加料筒2便于装填硅胶到炉体10内,硅胶加料筒2可以用例如图I所示的法兰连接的上盖I或者其它方式进行封闭保证不干扰气流的流向。燃料燃烧室位于炉体10上部,可以避免热量的损失,新鲜空气向下吹的设置保证燃烧充分,不会有燃料燃烧不充分的积炭情況,并且本技术的出风管3与硅胶加料筒2垂直布置,硅胶加料筒2位于燃烧室正上方的结构还可以使新鲜空气在硅胶加料筒2内被遮挡和分散更均匀地分布到燃烧室内,促进燃料燃烧。所述的排风机构包括设置在炉体10底部用干支撑硅胶的挡板14,挡板14上设置供气流通过的通孔,挡板14下方连接竖向布置的下筒体16,下筒体16下端连接可开启的下端盖17,下筒体16中部连接排气管18。这样的结构中,受热后流动性增加的油份或者在气流中冷凝下来的油份因重力作用会聚集在下筒体16的底部,这样只要稍微将下端盖17稍微打开一个小缝隙,即可排出和收集油份进行处理或者回收利用,同时热气流通过排气管18排出炉体10,甚至排气管18内的冷凝油份也能回流到下筒体16排出和收集,设备使用更方便。这样的下筒体16和下端盖17最常 见的例如采用法兰盘的连接方式,旋松连接螺母即可收集油份。最好是所述的排风机构和热风装置都采用优选的结构,设备热效率高,使用也很方便,例如木柴燃烧可以更充分。更进一歩的改进是所述的炉体10下端呈倒锥形,所述的挡板14呈锥壳状,挡板14下端径向尺寸大于炉体10下端径向尺寸,挡板14的炉体10下方一侧沿径向设置ー个手柄15。炉体10的下端呈倒锥形,配合下筒体16也就是下端为漏斗形,这样便于热气流向下汇集排除,避免炉体内部出现气流或者油份积存的死角。而锥壳状挡板14与手柄15的组合类似于ー个伞形,这样挡板14自然状态即可稳定地落在炉体10下端的内腔,而无需単独的固定或者连接设置,并且挡板14周边形成了环形的缝隙,便于油份的向下流动,杜绝了积存油份的死角,硅胶再生更彻底。更为巧妙的是,再生完成后需要出料时,只需要搬动手柄15或者向上推动手柄15硅胶即可由挡板14边缘经下筒体16排出炉体,方便地实现出料。既减少出料的劳动强度,也避在炉体10侧壁开孔进行出料等,而且,上推挡板14后,检修人员经下筒体16即可进入炉体10内部检修,方便实用。进ー步的,结合图1、2所示,所述的炉体10顶部呈锥形,燃料燃烧室由炉体10内腔上部设置的带孔的通气孔板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津瑞
申请(专利权)人:张津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