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该盖子包括盖体、通气管、出液管、活阀、柱体;该层析柱盖子有一个筒状的柱体,柱体的下部为一个带活阀的出液管,柱体上方为一个直径大于柱体的储液室,储液室上部有一个敞开的直径小于柱体的开口,与开口匹配安装有一个上部折弯的中空的盖体,盖体下端的直径与开口直径相匹配安装,盖体的前端带有开口,开口固定安装有一根直通盖体末端的通透的通气管。该盖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分离各种混合物的层析柱的盖子,尤其是ー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
技术介绍
层析法是利用不同物质理化性质的不同而建立起来的技术。层析系统都由两个相组成ー是固定相,另ー是流动相。当待分离的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吋,由于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与两相发生相互作用(吸附、溶解、结合等)的能力不同,在两相中的分配不同,且随着流动相的向前移动,各组分不断地在两相中进行再分配。分别收集流出液,可得到样品中所含的各单ー组分,从而达到将各组分分离的目的。目前,现有的层析柱是ー根类似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柱,下面有阀,可调节滴液速度,在阀上部有筛板,挡住吸附柱。但是现有的玻璃柱上面大多没有盖子,使得空气中的粉尘易进入玻璃管,污染流动相, 且当需要提高玻璃柱内部的压カ以増大滴液速度时,也难以实现压カ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该盖子结构简单、实用性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包括盖体、通气管、出液管、活阀、柱体;该层析柱盖子有ー个筒状的柱体,柱体的下部为ー个带活阀的出液管,柱体上方为ー个直径大于柱体的储液室,储液室上部有一个敞开的直径小于柱体的开ロ,与开ロ匹配安装有ー个上部折弯的中空的盖体,盖体下端的直径与开ロ直径相匹配安装,盖体的前端带有开ロ,开ロ固定安装有一根直通盖体末端的通透的通气管。使用时,该盖体与柱体开ロ配合安装即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上部折弯的盖体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落入层析柱中造成层析柱中流动相的污染;盖体前端开ロ安装的直通盖体末端的通气管可保证层析柱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避免造成流动相的静止不流通;盖体的下端为ー个外磨砂管壁,并与柱体开ロ的内磨砂管壁精密配合,密封连接,可实现对层析柱内部的加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机构示意图。图I中I.盖体,2.通气管,3.出液管,4.活阀,5.柱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中,ー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包括盖体I、通气管2、出液管3、活阀4和柱体5 ;该层析柱盖子有ー个筒状的柱体5,柱体5的下部为ー个带活阀4的出液管3,柱体5上方为ー个直径大于柱体5的储液室,储液室上部有一个敞开的直径小于柱体5的开ロ,与开ロ匹配安装有ー个上部折弯的中空的盖体1,盖体I下端的直径与开ロ直径相匹配安装,盖体I的前端带有开ロ,开ロ固定安装有一根直通盖体末端的通透的通气管2。使用吋,该盖体I与柱体5开ロ配合安装即可。在使用本技术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实验时,填充好所需要的固定相,加入待分离的混合物以及流动相之后,打开活阀4,之后加上盖体I即可防止空气中粉尘落入层析柱中。 在图I中,本盖体I的下端为外磨砂管壁,并与柱体5开ロ的内磨砂管壁精密配合,密封连接。当需要増加层析柱内部的压カ时,将通气管2与外部的加压装置连接即可。权利要求1.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该盖子包括盖体(I)、通气管(2)、出液管(3)、活阀(4)和柱体(5),该层析柱盖子有ー个筒状的柱体(5),柱体(5)的下部为ー个带活阀(4)的出液管(3),柱体(5)上方为ー个直径大于柱体(5)的储液室,储液室上部有一个敞开的直径小于柱体(5)的开ロ ;其特征是与开ロ匹配安装有ー个上部折弯的中空的盖体(1),盖体(I)下端的直径与开ロ直径相匹配安装,盖体(I)的前端带有开ロ,开ロ固定安装有一根直通盖体(I)末端的通透的通气管(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其特征是本盖体(I)的下端为外磨砂管壁,并与柱体(5)开ロ的内磨砂管壁精密配合,密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通气管的层析柱盖子,该盖子包括盖体、通气管、出液管、活阀、柱体;该层析柱盖子有一个筒状的柱体,柱体的下部为一个带活阀的出液管,柱体上方为一个直径大于柱体的储液室,储液室上部有一个敞开的直径小于柱体的开口,与开口匹配安装有一个上部折弯的中空的盖体,盖体下端的直径与开口直径相匹配安装,盖体的前端带有开口,开口固定安装有一根直通盖体末端的通透的通气管。该盖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使用。文档编号B01D15/22GK202398146SQ20122001298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旭, 张露, 戴冬瑾, 田誉娇, 闫玉杰, 陈冬梅, 马玲玲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玉杰,陈冬梅,戴冬瑾,张露,马玲玲,刘旭,田誉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