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手术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166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单,其包括手术单本体,手术单本体中部开设有手术孔,手术单本体一端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A,所述手术单本体上的手术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根据术区的需要,揭开手术单上相对应术区位置的易撕口,方便快捷,且最大可能的保证了术区周围环境的无菌条件,有利于手术的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院常用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手术的重要条件是无菌状态,为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要求,手术前通常将无菌的手术单铺设在患者身上,并将需要术区从手术单上的孔洞处暴露出来,然后再进行手术;但现阶段的无菌手术单只是在其中间部位有一个开口,这是因为外科手术多为胸、腹部手术,术区多在人体正中,因此该类手术单较为适用;但在内科介入手术中,手术切口多在双上肢、双侧锁骨下区,原有的手术单中间的开口往往不能满足介入手术需要,在使用 一次性手术单时,常需拿刀片重新开洞,易造成术区污染,且边口不齐,影响手术操作,可重复使用的布质手术单在手术中不能根据需要开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介入手术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手术单,其包括手术单本体,手术单本体中部开设有手术孔,手术单本体一端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 A,所述手术单本体上的手术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 B。所述的介入手术单,其易撕口 A的长度为10 15cm。所述的介入手术单,其易撕口 B的长度为45 55cm。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该介入手术单在原有手术单上增设多个易撕口,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术区需要,揭开对应手术单上对应术区位置的易撕口,使术区暴露,便于手术的进行,避免了在手术单上重新开口可能会引起的术区污染,有效地保证了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境。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手术单本体;2_易撕口 A ;3_易撕口 B ;4_手术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介入手术单,其包括手术单本体1,手术单本体I中部开设有手术孔4,手术单本体I 一端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 A 2,所述手术单本体上的手术孔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 B 3。所述易撕口 A 2的长度为10 15cm,易撕口 B 3的长度为45 55cm。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术区的需要,揭开手术单上相对应术区位置的易撕口,方便快捷,且最大可能的保证了术 区周围环境的无菌条件,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权利要求1.一种介入手术单,其包括手术单本体(I ),手术单本体中部开设有手术孔(4),其特征是手术单本体(I) 一端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 A (2),所述手术单本体上的手术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 B (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入手术单,其特征是所述的易撕口A (2)的长度为10 15cm0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入手术单,其特征是所述的易撕口B (3)长度为45 55cm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单,其包括手术单本体,手术单本体中部开设有手术孔,手术单本体一端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A,所述手术单本体上的手术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易撕口B。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术区的需要,揭开手术单上相对应术区位置的易撕口,方便快捷,且最大可能的保证了术区周围环境的无菌条件,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文档编号A61B19/08GK202397627SQ20112052914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尚喜艳, 王红雷, 邢适颖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适颖王红雷尚喜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