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67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机载或星载仪器的注胶密封用的注胶装置。该装置包括外筒5,外筒5前端设置有锥套2,后端设置有手轮7,外筒5内部设置有塞头4,手轮7通过内导杆6与塞头4连接,锥套2上设置有注胶嘴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无法将XM-23系列胶向直径较小的孔中注胶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胶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机载或星载仪器的注胶密封用的注胶装置。二
技术介绍
XM-23系列胶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机载或星载仪器的注胶密封用,其特点是粘稠度大,且不易清洗。因此在向直径较小的孔中注胶时,需要专用设备。为了操作方便,需要手握式,且应容易拆卸清洗,并方便组装。目前,这种针对XM-23系列胶的适用于小孔径的专用注胶装置还未见报道。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无法将XM-23系列胶向直径较小的孔中注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注胶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该装置包括外筒5,外筒5前端设置有锥套2,后端设置有手轮7,外筒5内部设置有塞头4,手轮7通过内导杆6与塞头4连接,锥套2上设置有注胶嘴1。上述锥套2与外筒5间采用活动连接。上述锥套2通过外螺套3与外筒5连接。上述锥套2与注胶嘴1间采用活动连接。上述锥套2与注胶嘴1间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接。上述手轮7上设置有刻度值。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方便快捷。往装置中填入胶时比较方便,工作时注胶也非常方便。2、可控制注胶量。通过手轮上的刻度值可知注胶量,对注胶量进行控制。3、清洗方便。本技术的构件都采用活动连接,清洗时,手工即可方便拆卸,并可反复使用。四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注胶嘴1、锥套2、塞头4、外简5、内导杆6和手轮7,外筒5前端设置有锥套2,后端设置有手轮7,所述外筒5内部设置有塞头4,手轮7通过内导杆6与塞头4连接,转动手轮7时,塞头4随之移动,锥套2上设置有注胶嘴1,注胶嘴1与锥套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接,并可更换,注胶嘴前端直径从2mm~5mm可加工成不同系列,满足不同孔径的需要。所述锥套2与外筒5间采用活动连接。其可直接利用螺纹连接,也可通过外螺套3将锥套2与外筒5通过螺纹紧密连接。手轮7上设置有刻度值。需要注胶时,首先将外螺套3拧开,在外筒5与塞头4之间的空腔内填入适量XM-23系列胶,再将锥套2与外筒5连接,旋转手轮7直至胶从注胶嘴1中流出,需要注胶的量值可通过手轮7上的刻度指示来计算。权利要求1.一种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筒(5),所述外筒(5)前端设置有锥套(2),后端设置有手轮(7),所述外筒(5)内部设置有塞头(4),手轮(7)通过内导杆(6)与塞头(4)连接,所述锥套(2)上设置有注胶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2)与外筒(5)间采用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2)通过外螺套(3)与外筒(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2)与注胶嘴(1)间采用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2)与注胶嘴(1)间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7)上设置有刻度值。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机载或星载仪器的注胶密封用的注胶装置。该装置包括外筒5,外筒5前端设置有锥套2,后端设置有手轮7,外筒5内部设置有塞头4,手轮7通过内导杆6与塞头4连接,锥套2上设置有注胶嘴1。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无法将XM-23系列胶向直径较小的孔中注胶的技术问题。文档编号B05C17/005GK2734346SQ20042008589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阮萍, 许嘉源, 杨建峰, 李福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筒(5),所述外筒(5)前端设置有锥套(2),后端设置有手轮(7),所述外筒(5)内部设置有塞头(4),手轮(7)通过内导杆(6)与塞头(4)连接,所述锥套(2)上设置有注胶嘴(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萍许嘉源杨建峰李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