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送料车、料箱以及料箱驱动机构,送料车可沿着炉后平台移动,料箱铰接于送料车上端,料箱上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料箱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料箱绕着送料车前端转动。该装置工作时,所需加入的物料通过物料进口进入料箱,送料车沿着炉后平台将料箱运输至加料处,料箱驱动机构驱动料箱绕着送料车前端转动,此时物料即可从物料出口进入加料处,完成电炉的炉后加料。采用该炉后加料装置进行炉后加料时,工人通过控制送料车和料箱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将散装的物料通过料箱输送至加料处,从而避免人工直接加料时工人须与炉后平台的恶劣环境接触,进而降低电炉的炉后加料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冶金行业在整个工业领域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在冶金
中,电炉是较为常见的冶金设备。利用电炉炼钢时,融化后的钢水进入钢水包称为出钢,出钢后常常需要根据钢种 的冶炼要求在钢水中加入合金料、造渣剂和脱氧剂等物料,此过程称为炉后加料。目前,出钢后所需加入的合金料、造渣剂和脱氧剂等物料通常使用行车等起重设备吊入钢水包内,也可利用专用上料装置装入高位料仓,然后通过振动加料装置和称量装置,经过加料管加入钢水包内。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散装的造渣剂或脱氧剂等物料需要加入钢水包内,而散装的物料无法通过料仓加料装置等常用设备加入钢水包内,因此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出钢过程中加入散装物料。随着电炉炉容的不断增大,钢水中所需加入的物料的种类和数量亦随之增加,而出钢过程所持续的时间通常较短,出钢过程中炉后平台的温度较高、烟尘较大,加料时易出现钢水飞溅等现象,使得工人的劳动环境较为恶劣,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另一方面,人工加入物料时所使用的加料容器较小,操作次数较多,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人工加料的顺序存在一定的错误率,无法很好地满足工艺要求,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如何降低电炉炉后加料过程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该装置降低了电炉炉后加料过程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可沿着炉后平台移动的送料车、铰接于所述送料车上端的料箱以及驱动所述料箱绕着所述送料车前端转动的料箱驱动机构,所述料箱上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优选地,所述料箱为长方体,所述物料进口设置于所述料箱上端,所述物料出口设置于所述料箱前端。 优选地,所述物料出口上具有料箱门,所述料箱门的上端与所述料箱铰接。优选地,所述料箱门通过门销和门栓与所述料箱铰接。优选地,还包括料桶,所述料桶设置于加料处上方,且所述送料车位于行程末端时,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料桶上端相对。优选地,还包括物料导流机构,所述物料导流机构连接于所述料桶与所述加料处之间优选地,所述料桶的上端尺寸大于所述料桶的下端尺寸。优选地,所述物料导流机构为导流管。优选地,所述料箱驱动机构为伸缩缸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料箱驱动机构为液压缸驱动机构或气缸驱动机构。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车通过铺设于所述炉后平台表面的轨道沿着所述炉后平台移动。优选地,所述送料车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链。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电路的炉后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车、料箱以及料箱驱动机构,送料车可沿着炉后平台移动,料箱铰接于送料车上端,料箱上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料箱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料箱绕着送料车前端转动。该装置工作时,所需加入的物料通过物料进口进入料箱内部,送料车沿着炉后平台将料箱运输至加料处,料箱驱动机构驱动料箱绕着送料车前端转动,此时物料即可从物料出口进入加料处,完成电炉的炉后加料。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炉后加料装置进行电炉的炉后加料时,工人可通过控制送料车和料箱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将散装的物料通过料箱输送至加料处,从而避免人工直接加入散装物料时工人须与炉后平台的恶劣环境接触,进而降低电炉的炉后加料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利用该炉后加料装置加料时,相比于人工加料时所需使用的容器,料箱的容量较大,可满足物料的需求量,避免人工多次加料带来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该装置的加料顺序可方便、准确地控制,以此较好地满足产品的工艺要求,对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料箱与料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料桶和物料导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送料车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该装置降低了电炉炉后加料过程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车3、料箱I以及料箱驱动机构,送料车3可沿着电炉与加料处之间的炉后平台移动,料箱I铰接于送料车3上端,料箱I上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料箱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料箱I绕着送料车3前端转动。该装置工作时,所需加入的物料2通过物料进口进入料箱I内部,送料车3沿着炉后平台将料箱I运输至加料处,料箱驱动机构驱动料箱I绕着送料车3前端转动,此时物料2即可通过物料出口进入加料处的设备内与待加料物质混合,从而完成电炉的炉后加料。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炉后加料装置进行电炉的炉后加料时,工人可通过控制送料车3和料箱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将散装的物料2通过料箱I输送至加料处,从而避免人工直接加料时工人须与炉后平台的恶劣环境接触,进而降低电炉的炉后加料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利用该炉后加料装置加料时,相比于人工加料时所使用的容器,料箱I的容量较大,可满足物料2的需求量,避免人工多次加入带来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该装置的加料顺序、时间可方便、准确地控制,以此较好地满足工艺要求,对产品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小。具体实施方案中,料箱I的形状并无限制,其可为漏斗状,该漏斗状的料箱I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则位于同一端,料箱驱动机构连接于料箱I的侧壁即可实现料箱I相对于送料车3的转动。鉴于容量、运输难度等因素的考虑,本技术优选长方体结构的料箱I。料箱I的上端开口形成物料进口,且其前端亦开口形成物料出口,料箱驱动机构则连接于料箱I的底部。采用长方体型的料箱I时,料箱I可适应送料车3的外形尺寸,在保证料箱I的容量满足物料2的加入量需求的基础上降低整个炉后加料装置的大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在料箱I的物料出口处设置料箱门11,且该料箱门11的上端与料箱I通过合页铰接。料箱I内装入物料2的过程中,物料出口由料箱门11采用磁铁或卡扣等封闭,送料车3将料箱运送至加料处后,料箱I在料箱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料箱I内的物料2将对料箱门11产生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料箱门11的下端将与料箱I分离,使得物料2由物料出口流出。显然,这一设置方式有效提高了物料2在料箱I内的高度,即增大料箱I 一次性可加入的物料量。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料箱与料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述方案中料箱门11的上端与料箱I通过合页铰接还可替换为通过门销12和门栓13铰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可沿着炉后平台移动的送料车(3)、铰接于所述送料车(3)上端的料箱(I)以及驱动所述料箱(I)绕着所述送料车(3)前端转动的料箱驱动机构,所述料箱(I)上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炉后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I)为长方体,所述物料进口设置于所述料箱(I)上端,所述物料出口设置于所述料箱(I)前端。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后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出口上具有料箱门(11),所述料箱门(11)的上端与所述料箱(I)铰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后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门(11)通过门销(12)和门栓(13)与所述料箱(I)铰接。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后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桶(6),所述料桶(6)设置于加料处上方,且所述送料车(3)位于行程末端时,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料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法兴,王广连,徐裼坤,申景霞,翟正龙,王学利,孙永喜,张君平,马传庆,杜国强,刘永昌,袁淑君,范黎明,李顺,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