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通风领域,具体为ー种长距离隧道无风门巷道式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在长距离隧道施工中,通风技术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将直接影响隧道的施工进度,是控制施工经济成本的关键所在。目前,针对于平行双洞的长距离隧道施工吋,由于每间隔350m左右会设置一人行通道或车行通道,正好构成了巷道式通风条件,不需要通过增加平行导坑或采用隔墙的方式来满足巷道式通风条件。但是目前所采 用的巷道式通风结构,大多采用全程压入式通风方式,需增加投入大功率压入式通风机和射流风机,而且每个洞需要布设长距离通风管道,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随着隧道的不断掘进,通风耗能比较大,通风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长距离隧道通风施工中采用的巷道式通风结构存在施エ投入大、通风效果差、能耗高等问题,提供ー种长距离隧道无风门巷道式通风结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长距离隧道无风门巷道式通风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送风洞和排污洞,送风洞和排污洞之间间隔设有分别与两者贯通的车行横洞和人行横洞,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在送风洞内、且距离送风洞掌子面和排污洞掌子面最近的第一车行横洞处交错布置两台压入式轴流风机,其中一台压入式轴流风机与送风洞掌子面之间设有通风直管,另一台压入式轴流风机与排污洞掌子面之间设有经过第一车行横洞的通风弯管;排污洞内沿其纵向方向间隔布设有引流方向朝向洞外的射流风机。采用本技术的通风结构,其通风原理的显著特点是,隧道掌子面的通风是通过轴流风机供风,污浊空气及隧道中间エ序施工所需风量则是依靠射流风机予以解決。本技术充分利用两个相邻隧道(即送风洞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长距离隧道无风门巷道式通风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送风洞(I)和排污洞(2),送风洞和排污洞之间间隔设有分别与两者贯通的车行横洞(3)和人行横洞(4),其特征是在送风洞(I)内、且距离送风洞掌子面(5)和排污洞掌子面(6)最近的第一车行横洞(7)处交错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香萍,田晓峰,李有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