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401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00:55
一种车用旋转电机,能限制螺钉朝松动方向旋转,并能抑制因螺钉的旋紧而造成电连接部的接触不良的发生。通过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二螺钉(44)将凸缘部(24b)旋紧固定至后支架(3)的安装底座(36),从而将凸缘部(24b)安装于后支架(3)的轴向外侧的端面上,以使电压调整器负极端子(27b)与后支架(3)处于电连接的状态。防止螺钉松动用突起(64)以与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二螺钉(44)在轴向上隔开规定间隙(d)相对的方式突出设置于保护罩(50)的底部(5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等车用旋转电机,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将电压调整器旋紧固定在支架上的螺钉松动的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中,刷握的树脂制凸缘通过螺钉固定在后支架的壁面上。在该凸缘中埋设有连接配线,连接配线通过螺钉的旋紧力而与后支架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10-220477号公报在现有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中,由于连接配线通过螺钉的旋紧力而与后支架电连接,因此,存在螺钉因车辆振动而松动,从而在连接配线与后支架之间容易产生电接触不良这样的不良情况。尤其是,当将树脂部设置于螺钉的旋紧部时,由于树脂部会因蠕变效应(日文々U — 7現象)而移位,使得螺钉的旋紧力减弱,因此,螺钉会因车辆振动而朝松动方向旋转,产生连接配线与后支架之间的电接触不良的危险性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旋转电机,该车用旋转电机能限制螺钉朝松动方向的旋转,并能抑制因螺钉的旋紧而造成的电连接部的接触不良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车用旋转电极,包括转子,该转子在外壳内被支承成能旋转;定子,该定子具有定子铁心及卷绕安装于定子铁心的定子绕组,且上述定子以围绕上述转子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外壳;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具有安装有正极侧整流元件的正极侧散热器、安装有负极侧整流元件的负极侧散热器以及将该正极侧整流元件和该负极侧整流元件连接以构成桥式电路的电路板,上述整流兀件配置于上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并对在上述定子绕组中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树脂成形体,该树脂成形体嵌件成形成使电压调整器正极端子和电压调整器负极端子露出至一对电刷部的各个电刷部的一面上,并配置在上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电压调整器,该电压调整器与上述电压调整器正极端子和上述电压调整器负极端子电连接并被组装到上述树脂成形体,对在上述定子中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进行调整;以及树脂制的保护罩,该保护罩制造成由底部和筒形的周壁部构成的有底筒状,且上述保护罩安装于上述外壳以覆盖上述整流装置和上述电压调整器。在上述整流装置中,通过多个整流装置固定用螺钉将上述正极侧散热器、上述负极侧散热器及上述电路板一并旋紧固定到上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端面上,以使上述负极侧散热器与上述外 壳处于电连接的状态,由此将上述整流装置安装到该外壳上,在上述树脂成形体中,通过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一螺钉将上述凸缘部的一个及上述正极侧散热器电绝缘地一并旋紧固定于上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端面,以使上述电压调整器正极端子与上述正极侧散热器处于电连接的状态,并通过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二螺钉将上述凸缘部的另一个旋紧固定到该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端面,以使上述电压调整器负极端子与上述外壳处于电连接的状态,由此将上述树脂成形体安装到该外壳上。此外,防止螺钉松动用突起以分别与上述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一螺钉及上述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二螺钉在轴向上隔开规定间隙相对的方式突出设置于上述保护罩的上述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当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一螺钉及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二螺钉因车辆的振动等而朝松动方向旋转时,会与防止螺钉松动用突起抵接来被限制其进一步的旋转,因此,能阻止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一螺钉及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二螺钉的旋紧部处的电接触电阻的过度增大,并能抑制接触不良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后侧端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未安装保护罩的状态的后侧端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保护罩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保护罩的后视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保护罩的安装方法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是图2的VII-VII向视剖视图。图8是图2的VIII-VIII向视剖视图。图9是图2的IX-IX向视剖视图。图10是图2的X-X向视剖视图。图11是图2的XI-XI向视剖视图。图12是图2的XII-XII向视剖视图。图13是图2的XIII-XIII向视剖视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安装有保护罩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符号说明)4 外壳8 转子12 定子13定子铁心14定子绕组22电压调整器24连接器(树脂成形体)24a、24b 凸缘部27a电压调整器正极端子27b电压调整器负极端子28整流装置29正极侧散热器30正极侧整流元件31负极侧散热器32负极侧整流元件33电路板40整流装置固定用螺钉43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一螺钉 44电压调整器固定用第二螺钉46十字孔50保护罩51 底部52周壁部60、63、64防止螺钉松动用突起66 凸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车用旋转电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I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后侧端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未安装保护罩的状态的后侧端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保护罩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保护罩的后视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保护罩的安装方法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是图2的VII-VII向视剖视图,图8是图2的VIII-VIII向视剖视图,图9是图2的IX-IX向视剖视图,图10是图2的X-X向视剖视图,图11是图2的XI-XI向视剖视图,图12是图2的XII-XII向视剖视图,图13是图2的XIII-XIII向视剖视图。在图I至图3中,车用交流发电机I包括外壳4,该外壳4由分别呈大致碗状的铝制的前支架2和后支架3构成;轴6,该轴6在该外壳4中被一对轴承5支承成能自由旋转;带轮7,该带轮7固接在朝外壳4的前侧延伸出的轴6的端部;转子8,该转子8固定于轴6并配置在外壳4内;叶片11,该叶片11固定于上述转子8的轴向上的两端面;定子12,该定子12以围绕转子8的方式固定于外壳4 ;一对集电环15,这一对集电环15固定在朝外壳4的后侧延伸出的轴6的延伸部上,并对转子8供电;一对电刷16,这一对电刷16在各集电环15的表面上滑动;刷握17,该刷握17能收容这些电刷16 ;电压调整器22,该电压调整器22配置在后支架3的后侧,对定子12中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进行调整;连接器24,该连接器24配置在后支架3的后侧,进行电压调整器22等与外部装置(未图示)的信号的输入输出;整流装置28,该整流装置28配置在后支架3的后侧,将定子12中产生的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以及保护罩50,该保护罩50安装于后支架3以覆盖刷握17、电压调整器22、整流装置28。转子8是爪极式转子(日文j型回転子),其包括磁场绕组9,该磁场绕组9中流过励磁电流而产生磁通;以及磁极铁心10,该磁极铁心10设置成覆盖磁场绕组9,并利用磁场绕组9的磁通来形成磁极。此外,定子12包括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3 ;以及定子绕组14,该定子绕组14卷绕安装于定子铁心13,随着转子8的旋转,来自磁场绕组9的磁通的变化而在该定子绕组14中产生交流电。定子12配置成将定子铁心13从轴向两侧夹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的开口端以围住转子8。 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16 JP 2011-0310671.一种车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该转子在外壳内被支承成能旋转; 定子,该定子具有定子铁心及卷绕安装于定子铁心的定子绕组,且所述定子以围绕所述转子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外壳; 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具有安装有正极侧整流元件的正极侧散热器、安装有负极侧整流元件的负极侧散热器以及将该正极侧整流元件和该负极侧整流元件连接以构成桥式电路的电路板,所述整流元件配置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外侧,并对在所述定子绕组中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 树脂成形体,该树脂成形体嵌件成形成使电压调整器正极端子和电压调整器负极端子露出至一对电刷部的各个电刷部的一面上; 电压调整器,该电压调整器与所述电压调整器正极端子和所述电压调整器负极端子电连接并被组装到所述树脂成形体,对在所述定子中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进行调整;以及树脂制的保护罩,该保护罩制造成由底部和筒形的周壁部构成的有底筒状,且所述保护罩安装于所述外壳以覆盖所述整流装置和所述电压调整器, 在所述整流装置中,通过多个整流装置固定用螺钉将所述正极侧散热器、所述负极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和德东野恭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