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温控柜,包含柜体,在柜体的外侧设有温度调节装置,用来调节柜体内的温度。柜体一侧面的下部设有进风口,另一侧面的上部设有出风口,风口位置设有风机,它还包含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其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基站机房内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分区安置,利用小功率温度调节装置单独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减少基站机房内大功率空调的运行时间,达到节能效果,并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安置仓,尤其是ー种通信基站、机房等处所使用的含温度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温控柜。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有线、无线网络正在覆盖着各个角落,而作为中转节点的通信基站、机房也分布于各处。这些基站、机房内一般安装有包括蓄电池组在内的各种组网所需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工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否则将会引起网络的不稳定及设备的故障等状況。电子设备工作时都会产生热量,如果在夏季,环境温度加上设备产生的热量,将使基站机房内的温度更高。基站、机房内的电子设备按照对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可分为两类,一类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高,可在-10°c -45°c温度条件下エ作,而ー类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比如CPU会产生高热,温度低些比较好;硬盘由于内部有电机需要润滑油,要求启动温度不能太低,但在工作过程中又需要散热;还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15°C _26°C,温度长期偏高或偏低,不仅其寿命缩短,并且性能也会有所影响。因此《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协议》(YD/T1363. 3-2005),《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 1821-2008)等标准,都对基站机房的温度作了规范。实际操作中,通信运营商、网络服务商等基站所有者会安装若干大功率的空调,来維持基站内的工作环境温度。并通常将温度设置为低于10°c即启动加热,高于26°C即启动降温,因此在冬季或夏季,这些大功率空调将基本处于持续运行状态,能耗是非常大的。能源紧缺已经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温或严寒季节各地都会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节约使用、充分合理利用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较小、エ作稳定、合理利用能源的电子设备温控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电子设备温控拒,包含柜体,在柜体的外侧设有温度调节装置,用来调节柜体内的温度。柜体ー侧面的下部设有进风ロ,另一侧面的上部设有出风ロ,风ロ位置设有风机,用于柜体内的气体更新,減少氢气的积累。为保持柜体内的温度,柜体的内侧可以设有保温层。柜体内可直接安放电池组,也可以设有用来固定电池组的支架,还可设有用来固定电子设备的支架,使对运行温度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可以共享温控柜的局部温度条件,降低基站内大功率空调的运行频度和时间。根据不同型号电池组的选择,或在基站不同位置的放置,温控柜的柜门可以选择上掀式,也可以选择开合门式或移门式结构。为保持温度,在各连接处可以设有密封部件。温度调节装置包含制冷器件和制热器件,制冷器件的排水装置与基站排水装置连接。温控柜还包含用于控制风机、温度调节装置运行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风机、温度调节装置通过线缆相连接,控制装置包含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联结。检测模块包含用于对各装置部件、设备进行欠压、过压等工况检测的电压电流检测单元,还包含用于测量柜体内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探测器件;通讯模块包含各种数据传输接口,用于连接远程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及系统故障、信息告警或参数的设定。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模块提供的数据,运算分析后控制温控柜温度调节装置、风机的启动和关闭,控制模块还包含外部设备信号反馈控制单元,与温控柜外部的基站机房的通风温控系统联结,可以定时或按系统预先设定的参数条件启动新风系统和机房外喷雾系统进行空气交换,同时可联动基站机房大功率空调,使整个基站的通风、温控系统协同工作。控制装置在检测到温控柜有故障时,可以根据情况实现远程报警、强制启动基站机房的温控系统、机房外喷雾系统、通风系统,进行强制排氢、通风及温度调节等控制。同时将各类数据、故障信息、报警信息进行保存和传输,以便事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排查故障原因。控制装置在检测到基站机房大功率空调出现故障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报警、强制启动通 风系统和机房外喷雾等系统,保证基站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检修争取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基站机房内对温度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与对温度不敏感的电子设备分区安置,并利用小功率温度调节装置单独对其进行温度控制,使得可以将基站大功率空调的启动加热的温度设置降低,制冷的温度设置提高,温控范围扩大,从而减少大功率空调的运行时间,达到节能效果,而且合理利用电能,延长了例如蓄电池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大功率空调的维护成本,降低了运营成本。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中电子设备温控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装置7中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等主要模块的联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子设备温控柜,包含柜体I和柜门2,在柜体I的外侧设有用来调节柜体内温度的温度调节装置3,在柜体端部侧面的下方设有进风口 4,另一端部侧面的上方设有出风口 5,出风口位置设有风机6。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温控柜为180X80X180cm(长X宽X高),内部安放24节、_48V、500AH三层一排卧式蓄电池组及阵列式磁盘。为保持柜体内的温度,柜体I和柜门2的内侧设有保温层8,柜门选择上掀式结构。根据蓄电池组的数量及环境状况,温度调节装置3的制冷器件可以选择半导体制冷或压缩机制冷等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压缩机制冷。温控柜还包含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与风机6、温度调节装置3等设备通过线缆连接,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控制装置7包含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联结,检测模块包含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探测器件,用于对柜体内及环境温湿度的检测,还包含电压电流检测单元,用于对各装置部件、设备进行欠压、过压等工况的检测。通讯模块包含RS232/485及LAN和USB接口,用于连接远程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及系统故障和信息告警,也可以对控制模块进行各项參数的设定。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模块获取的数据,经过与预先设定的參数对比运算分析后,控制运行温度调节装置3的启动和关闭,对柜内温度进行控制,并定时控制风机6的启动和关闭,排出柜内积累的氢气,保证温控柜的安全性。控制模块还包含有外部设备信号反馈控制単元,外设信号反馈控制単元与基站机房的通风、温控系统联结,可以定时或按系统预先设定的參数条件启动新风系统和机房外喷雾系统换入新鲜空气及自然降温,同时可联动基站机房大功率空调。当检测模块的数据符合预设的故障值时,控制模块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向远程计算机发出报警,并联动基站的温控系统、新风系统、基站机房外喷雾系统等设备装置,按预定方式强制启动基站机房的温控系统、机房外喷雾系统、通风系统,进行強制排氢、通风降温等控制,同时将各类数据、故障信息、报警信息进行保存和传输,以便事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排查故障原因,本实施例采用的控制模块是USA Microchip-PIC单片机。在高温季节,将电子设备温控柜的温度设定在25 °C,满足蓄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后,基站机房的大功率空调的温度设置就可以提高到32°C _35°C,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大功率空调的运行频度和时间。当检测模块检测到夜晚室外气温降低时,控制模块可以启动新风系 统和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温控柜,包含柜体,其特征是在柜体的外侧设有温度调节装置,柜体一侧面的下部设有进风口,另一侧面的上部设有出风口,风口位置设有风机,温控柜还包含用于控制风机、温度调节装置运行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风机、温度调节装置通过线缆相连接,控制装置包含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联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温控柜,其特征是所述的检测模块包含温度传感器、电压电流检测单元,通讯模块包含数据传输接口,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模块提供的数据,运算分析后控制温度调节装置、风口风机的启动和关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