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无线传感器组,分别放置在各监测点,各无线传感器组用于采集所在监测点的空气及土壤内的温湿度数据,并通过2.4G的无线频段发送;网关设备,用于通过2.4G的无线频段接收所述无线传感器组采集的所述温湿度数据,然后通过GPRS或3G发送;数据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设备发送的所述温湿度数据,校验后存入数据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快捷的、全天候的共享。(*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 (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灌溉系统信息的共享。移动数据传输技术指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 (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_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CDMA2000,WIFI (wireless fidelity,无线兼容性认证),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等非语音通信的技术。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PC (个人电脑)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发展趋势及相关联之处。高便携性除了睡眠时间,移动设备一般都以远高于PC的使用时间伴随在其主人身边。这个特点决定了,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可以带来PC上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沟通与资讯的获取远比PC设备方便。隐私性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不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技术上如何实现它,高隐私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特点一一数据共享时即保障认证客户的有效性,也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这就不同于互联网公开透明开放的特点。互联网下,PC端系统的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动通讯用户上网显然是不需要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给他人知道甚至共享。应用轻便除了长篇大论,休闲沟通外,能够用语音通话的就用语音通话解决。移动设备通讯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动设备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延续这一特点及设备制造的特点,移动通讯用户不会接受在移动设备上采取复杂的类似PC输入端的操作一用户的手指情愿用“指手划脚”式的肢体语言去控制设备,也不愿意在巴掌方寸大小的设备上去输入26个英文字母长时间去沟通,或者打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从以上的特点可得出移动互联网的基本面貌。不能说移动互联网是PC互联网的延伸,同是网络建设与应用,两者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有着根本的区别无线上网可以提供给便携设备,但基本设备终端是手机、PDA等移动设备。设备包括了 PC端便携设备,也包括了移动设备,无线环境下包括的设备体系是两者的集合。移动上网的终端体系,决定了终端之间的访问,即可以移动设备对移动设备,也可以是移动设备对PC设备。不同体系之间的设备之间的交互访问,决定了应用的丰富性远甚于PC互联网。中高端的设备可以访问PC端的互联网,然而并不影响移动设备与移动设备 之间的访问交互。纯移动设备用户上网访问应用时,要避免一切会给用户带来疑问的应用减少下载,减少输入量。移动设备用户情愿缺少一个非必须的应用,也不愿意冒着设备被软件破坏的危险去安装一个系统或者软件。移动办公代替不了 PC办公,移动办公只适宜解决信息量不是很大的问题,如远程会议,发送现场数据等,要进行大数据的采集编辑还是需要PC设备一在小小的屏幕下工程师不会使用CAD进行图形编辑,而记者也不愿意进行长达千字的OFFICE软件操作只读不写或者加以简单的批注更为适合。更广泛的利用触控技术进行操作,移动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设备的上下左右摇摆,手指对屏幕的触动进行功能项的操作。移动通讯设备在网络上,与视频、音频的完美融合,如远程监控,远程即时会议,商务导航——这些是PC端无法比拟的。移动通讯设备对其它数码设备的支持,如车载系统,担当家电数码组合的客户端操作设备,基于隐私保护下可担当移动银行支付卡等等。现有的PC互联网环境监测系统是通过布线,把环境变量值进入到实时监测工业控制计算机后,通过路由器把环境监测设备采集的实时温湿度数据送入web服务器;办公终端定时刷新访问web数据库,从而达到监测实时数据的目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使用web服务器和http通讯协议,使数据包能顺利穿透防火墙。但是终端基于PC互联网技术设计,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现有的环境监测设备大都是基于各种有线的工业控制硬件通讯设备建设,如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RS485、RS232等。其中,监测终端有显着的缺陷。如需要布线、设备笨重、可移动为几乎零,不便于实现随时随地24小时全天候监测。多个监控终端之间需要布线,耗费大量物料成本不说,还急剧增加了。监测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快捷的、全天候的共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无线传感器组,分别放置在各监测点,各无线传感器组用于采集所在监测点的空气及土壤内的温湿度数据,并通过2. 4G的无线频段发送;网关设备,用于通过2. 4G的无线频段接收所述无线传感器组采集的所述温湿度数据,然后通过GPR S或3G发送;数据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设备发送的所述温湿度数据,校验后存入数据库。进一步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移动管理终端,用于访问所述数据分析服务器中保存的温湿度数据;还用于发送命令给所述数据分析服务器。进一步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中继设备,用于将所述无线传感器组采集的所述温湿度数据发送给所述网关设备;所述网关设备接收所述无线传感器组采集的温湿度数据时,直接从所述无线传感器组接收,或通过所述中继设备接收。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管理终端为智能手机端。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感器组包括无线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监测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无线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包括伸入土壤的触头,用于采集监测点土壤内的温度和湿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可移动设备,大大提高监控设备的可移动性,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方便地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测;使用无线监控终端,省却了布线的困难;可在移动管理终端监测环境变量数据,大大方便了管理人员,节省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一的可移动环境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移动管理终端的功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一种可移动环境监测系统,如图I所示,包括多个无线传感器组,分别放置在各监测点,各无线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无线传感器组,分别放置在各监测点,各无线传感器组用于采集所在监测点的空气及土壌内的温湿度数据,并通过2. 4G的无线频段发送; 网关设备,用于通过2. 4G的无线频段接收所述无线传感器组采集的所述温湿度数据,然后通过GPRS或3G发送; 数据分析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设备发送的所述温湿度数据,校验后存入数据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管理終端,用于访问所述数据分析服务器中保存的温湿度数据;还用于发送命令给所述数据分析服务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勇,魏剑平,黄孝斌,张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