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夹套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333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夹套水箱,包括内胆;套设在其外部的外壳;设置在内胆与外壳之间的保温层;设置在内胆上且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水管;设置在内胆外壁上的内胆夹套;与内胆夹套相连通的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外壳上设置有均与内胆夹套相连通并能向其内注入热媒的注液口和排出其内气体的排气口;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与内胆夹套相连通的一端均从该水箱的第一端伸入内胆内,并由内胆进入内胆夹套内。由于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均设置在内胆内,不会对内胆的搪瓷工艺造成管道的障碍,实现了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先进行内胆夹套焊接再进行内胆的搪瓷,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搪瓷层造成的破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太阳能用水箱,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夹套水箱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主要应用在光伏独立发电系统领域和太阳能光热领域。太阳能光热领域主要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辐射能量井向エ质传递热量来实现光热转换。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以后,将热量传递给其流道层的传热エ质,此时传热介质吸收加热后温度升高;人们常通过将传热エ质通入夹套水箱中,使其与夹套水箱中的水进打热交换,从而将热能储存到夹套水箱中。目前,夹套水箱主要有卧式夹套水箱和立式夹套水箱两种,两者同属于承压水箱,主要是通过自来水的压カ将热水顶出后使用,有压カ的自来水不断进入夹套水箱吸收太阳能加热的传热エ质的能量而使其温度升高。卧式夹套水箱主要包括设有注液口和排气ロ的外壳、进出水管、内胆、焊接在内胆外壁上的内胆夹套以及位于内胆夹套内的热媒循环进出口,且外壳与内胆之间设置有保温层。热媒循环进出口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水嘴通过管道相连接,该管道首先进入水箱的保温层,然后从箱体中间部位进入内胆夹套中。在该水箱的制造过程中,要对其内胆的内壁进行搪瓷,该搪瓷过程需要内胆围绕圆周方向旋转,如果先将带有管道的内胆夹套焊接在内胆外壁上,由于热媒循环进出口与水嘴之间连接的管道妨碍了内胆的圆周旋转,所以需要先对内胆进行搪瓷,然后在内胆外壁上焊接内胆夹套,这样以来,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对搪瓷层造成破坏,存在质量隐患。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卧式夹套水箱,以实现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先进行内胆夹套的焊接再进行内胆的搪瓷,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搪瓷层造成的破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夹套水箱,以实现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先进行内胆夹套的焊接再进行内胆的搪瓷,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搪瓷层造成的破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夹套水箱,包括内胆;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内胆上,且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外壁上的内胆夹套;与所述内胆夹套相连通的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其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均与所述内胆夹套相连通,井能向其内注入热媒的注液口和排出其内的气体的排气ロ;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与所述内胆夹套相连通的一端均从该卧式夹套水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内胆内,并由所述内胆进入所述内胆夹套内。优选的,上述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在所述内胆夹套内的入口高于所述热媒循环排出管在所述内胆夹套内的出口。优选的,上述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均从该卧式夹套水箱的第二端进入所述内胆内。 优选的,上述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进水管的进ロ低于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优选的,上述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注液ロ高于所述排气ロ。 优选的,上述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内胆内还设置有镁棒。优选的,上述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内胆内还设置有电加热管。本技术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中,包括内胆;套设在所述内胆外部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内胆上,且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外壁上的内胆夹套;与所述内胆夹套相连通的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其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均与所述内胆夹套相连通,井能向其内注入热媒的注液口和排出其内的气体的排气ロ ;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与所述内胆夹套相连通的一端均从该卧式夹套水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内胆内,并由所述内胆进入所述内胆夹套内。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均从该卧式夹套水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内胆内,并由所述内胆进入所述内胆夹套内;此时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和热媒循环排出管均设置在所述内胆内,不会对所述内胆的搪瓷エ艺造成管道的障碍,在所述内胆焊接上所述内胆夹套以后,其外侧也可以实现围绕圆周方向旋转,从而可以进行搪瓷,所以在该水箱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先将所述内胆夹套焊接在所述内胆的外壁上,然后对所述内胆的内壁进行搪瓷。综上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实现了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先进行内胆夹套的焊接再进行内胆的搪瓷,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搪瓷层造成的破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夹套水箱,实现了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先进行内胆夹套的焊接再进行内胆的搪瓷,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搪瓷层造成的破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參考附图1-2,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中,包括内胆2 ;套设在所述内胆2外部的外壳I ;设置在所述内胆2与所述外壳I之间的保温层8 ;设置在所述内胆2上,且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水管3和排水管4 ;设置在所述内胆2的外壁上的内胆夹套5 ;与所述内胆夹套5相连通的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 ;其中,所述外壳I上设置有均与所述内 胆夹套5相连通,并能向其内注入热媒的注液ロ 11和排出其内的气体的排气ロ 12 ;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与所述内胆夹套5相连通的一端均从该卧式夹套水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内胆2内,并由所述内胆2进入所述内胆夹套5内。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均从该卧式夹套水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内胆2内,并由所述内胆2进入所述内胆夹套5内;此时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均设置在所述内胆2内,不会对所述内胆2的搪瓷エ艺造成管道的障碍,在所述内胆2焊接上所述内胆夹套5以后,其外侧也可以实现围绕圆周方向旋转,从而可以进行搪瓷,所以在该水箱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先将所述内胆夹套5焊接在所述内胆2的外壁上,然后对所述内胆2的内壁进行搪瓷。综上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实现了在其制造的过程中,先进行所述内胆夹套5的焊接再进行所述内胆2的搪瓷,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搪瓷层造成的破坏。其次,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夹套水箱中,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均设置在所述内胆2内,使得管路内置,使得该卧式夹套水箱的外观更加漂亮;同时,该卧式夹套水箱相比于盘管水箱,降低了制造成本。此时,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离所述保温层8和外壳I的距离变远,使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6内的温度较高的热媒保温效果增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夹套水箱,包括 内胆⑵; 套设在所述内胆⑵外部的外壳⑴; 设置在所述内胆(2)与所述外壳(I)之间的保温层(8); 设置在所述内胆(2)上,且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水管(3)和排水管(4); 设置在所述内胆⑵的外壁上的内胆夹套(5); 与所述内胆夹套(5)相连通的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 其中,所述外壳(I)上设置有均与所述内胆夹套(5)相连通,并能向其内注入热媒的注液口(11)和排出其内的气体的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媒循环注入管(6)和热媒循环排出管(7)与所述内胆夹套(5)相连通的一端均从该卧式夹套水箱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内胆⑵内,并由所述内胆⑵进入所述内胆夹套(5)内。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春峰杨瑞霄纪庆友尹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