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丝机上的监控设备,具体是监控纺丝机上的集棉单元抽吸气流的设备,纺丝机具有牵伸装置(1),被牵伸的纤维材料(F)从牵伸装置被引导经过集棉区(V),负压力施加于集棉区且集棉区设有孔隙(O),其中在集棉区(V)上方一距离处附连偏转屏形式的空气引导元件(16)。为了将监控设备简单整合到现有系统中,提出将空气引导元件(16)的局部部段(17)活动地安装在空气引导元件上,局部部段被设置成相对于集棉区表面(AF);局部部段被连接到至少一个器件(21),在抽吸气流减小期间局部部段(17)借助于所述器件被提离集棉区(V)表面(AF);以及提供光学地显示局部部段提升位置的至少一个显示器件(2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监控纺丝机上的集棉单元的抽吸气流的设备,该纺丝机具有牵伸装置,被牵伸的纤维材料从该牵伸装置被引导经过集棉区(condensing zone),负压力被施加于该集棉区且该集棉区设有孔隙,其中在该集棉区上方一段距离处附连有偏转屏形式的空气引导元件。
技术介绍
从实际应用中可知环锭纺丝机(ring spinning machine),其中在牵伸机构的下游,被牵伸的纤维材料在被供给到实际环锭纺丝单元(其具有环和钢丝圈)之前被引导经过集棉单元(也被称为压实单元)。例如从文献DE4447969B4中可知这样的设备。在牵伸过程之后,纤维材料被引导经过穿孔吸辊,其中向该吸辊的内部施加负压力。而且,代替吸辊,可以使用穿孔循环皮圈。通过经由孔隙产生的气流,纤维材料(纤维束)被压实或集棉。通常,在吸辊的内部中,附连有具有抽吸槽的抽吸插入件,其中抽吸槽被设置成与吸鼓的孔隙相对并且限定集棉区或抽吸区的区域。这样的抽吸插入件被示出且描述于例如文献EP2161356A1中。该出版物还示出了抽吸插入件内负压力的视觉监控系统。这里,经由附加通道,在抽吸插入件上提供可变形显示元件,当在抽吸插入件中负压力下降时该显示元件变形。在已经引用的文献DE4447969B4中,空气引导元件(也被称为偏转屏)被附连在集棉区上方或抽吸区上方。通过这个空气引导元件,实现了在到达纤维复合物(纤维材料)之前,被吸入的抽吸气流被弓I导到横于纤维复合物的供给方向定向的流动中,以便实现纤维的良好集束。如果抽吸效果被破坏或被减弱,则集棉效果相应地变差或完全消失,从而纱线的起毛现象增加。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即在抽吸单元内部,具体地在抽吸插入件内部,由于被吸入纤维飞絮和其他灰尘的积累而发生阻塞。所述阻塞导致了集棉表面上抽吸动力的减少或失效并且因而导致纱线质量的恶化。通过去除并清理抽吸插入件,能够在不付出大量劳动的情况下快速消除这样的阻塞。不过,问题在于肉眼难以看到集棉表面处的这种阻塞或抽吸气流的缺失。通常非常晚地,即当探测到差的纱线质量时,才探测到故障。因此,有必要安装监控设备。从文献EP1352999A2中可知一种具有集棉单元的设备,其中为了监控抽吸气流,附连有单独的可枢转翼板。只要抽吸气流发生故障,则被设置成相对于循环且穿孔的皮圈的所述翼板会改变其位置。这种位置改变能够通过适当放置的探头探测到或者被视觉探测至IJ。可以使用这样的翼板来实现对于抽吸气流的特定监控。不过,安装这种翼板需要有额外的空间,而这在集棉单元的区域中通常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如果集棉区被空气引导元件遮盖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已知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集棉单元的抽吸气流的简、单且有成本效率的监控设备,该监控设备能够被整合到现有系统中而不存在额外的空间需求。该目标是通过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纺丝机上的监控设备,该纺丝机具有牵伸装置,被牵伸的纤维材料从该牵伸装置被引导经过集棉区,负压力被施加于该集棉区且该集棉区设有孔隙,其中在该集棉区上方一段距离处附连有偏转屏形式的空气引导元件,其中空气引导元件的局部部段(或局部段)被活动地安装在空气引导元件上,该局部部段被设置成相对于集棉区的表面,并且所述局部部段被连接到至少一个器件,在抽吸气流减小期间局部部段借助于所述器件被提离集棉区的表面,并且提供用于光学地显示局部部段的提升位置的至少一个显示器件。以此方式,可以将监控设备整合到集棉区内已经存在的元件(空气引导元件)内而不需要额外的空间且不需要其他安装位置。还提出了,将局部部段安装成可绕枢转轴枢转,该枢转轴被安装在空气引导元件上并且被设置成横于纤维材料的供给方向。此外,提出了连接到局部部段的器件是配重,该配重被设置在与局部部段相对的 枢轴侧面上。因此,在配重具有适当设置和构成的情况下,可能的是,在抽吸气流减少的情况下,局部部段被配重的重力提升离开集棉区的表面并且因而触发光学显示。有利地,显示器件由信号表面构成,该信号表面被附连到配重并且在无故障状态下由横杆遮盖并且在局部部段的提升状态中是自由可见的,其中空气引导元件被保持在所述横杆上。还包括如下技术方案,其中信号表面在无故障状态下由被紧固于横杆的元件所遮盖。术语“自由可见”在这里意味着对于沿纺丝机行走的操作者而言信号表面是立即可见的。因此,可以快速识别故障纺丝位置。当然,还能够想到“自由可见信号表面”被扫描设备探测并标示,该扫描设备沿纺丝机被自动引导。为了获得流向集棉区的特定且限定的气流,提出了如下方案,即局部部段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在集棉区的侧面延伸并且展开到空气引导元件的开口内。此外,提出了另一实施例,其中显不器件由信号表面构成,该信号表面附连到横杆并且在无故障状态时由空气引导元件的配重遮盖并且在局部部段的提升状态中是自由可见的,其中空气引导元件被保持在横杆上。使用这个提出的技术方案,操作者也可以快速探测故障纺丝位置且之后能够消除故障。附图说明在下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更加具体地示出且描述了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纺丝机的牵伸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该纺丝机具有集棉单元和根据本技术形成的监控设备,图2示出了根据图I的俯视图X,图3示出了根据图I的局部图,具有安装信号表面的另一变型,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俯视图Y。具体实施方式图I示出了未示出的纺丝机(环锭纺丝机)的(彼此相邻地设置的多个牵伸装置中的)单个牵伸单元1,其中在本示例中,牵伸单元由三对滚筒构成。后者由一对输入滚筒2、3形成,之后是一对中心滚筒5、6。从未示出的粗纱管拉出的纤维纱条F (粗纱)经由输入辊2、3被供给到牵伸单元I。 中心辊5、6的速度相对于输入辊2、3的速度稍有增加,从而在这些辊对之间产生纤维纱条F的初次牵伸。围绕中心辊5、6中的每一个均引导有一个皮圈11、12,所述皮圈各自被保持在其围绕未具体示出的笼罩的所示位置。在离开中心辊5、6之间的辊隙线(nip line)Zl之后,被预牵伸的纤维纱条F借助于皮圈11、12被传输到成对输出辊8、9的辊隙点Z2。输出辊8、9具有比中心辊5、6大得多的速度,其中在辊隙点Zl和Z2之间产生纤维纱条F的主要牵伸。通常,辊3、6、9直接连接到未具体示出的驱动器,而辊2、5和8在压缩负荷下被搁置于辊3、6和9上并且经由摩擦由辊3、6和9驱动。在本示例中,输出辊9被构造成从动筛鼓,该从动筛鼓在其中心区域设有在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孔隙或开口 0,如具体根据图2的俯视图所示。如示意性所示的,被静态紧固的抽吸插入件18被置于输出辊9内,其中抽吸插入件的内部经由示意性示出的线20被连接到负压源P。在与输出辊9的内表面IF相对的侧面上,抽吸插入件18具有示意性标识的抽吸槽S,该抽吸槽S沿图2示意性所示的集棉区V延伸。这里,集棉区V具有宽度b并且由输出棍9的外表面AF和空气引导兀件16的下表面U界定,该空气引导兀件16被附连在输出辊9的圆周上。可以在例如已经引用的文献EP2161356A1中得到关于这种抽吸槽的构成和设置的更多详细信息。在本示例中,空气引导元件16利用其静负荷经由设置于边缘区域内的轨33而置于输出辊9的外表面AF上。借助被附连在空气引导元件16的中心区域内的托架28,引导元件通过销29被可枢转地设置在托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7.15 CH 01148/101.一种纺丝机上的监控设备,用于监控纺丝机上的集棉单元的抽吸气流,该纺丝机具有牵伸装置(1),被牵伸的纤维材料(F)从该牵伸装置(I)被引导经过集棉区(V),负压力被施加于该集棉区且该集棉区设有孔隙(0),其中在该集棉区(V)上方一段距离处附连有偏转屏形式的空气引导元件(16),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引导元件(16)的局部部段(17)被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空气引导元件上,该局部部段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集棉区的表面(AF),并且 所述局部部段被连接到至少一个器件(21),在抽吸气流减小期间所述局部部段(17)借助于所述器件被提离所述集棉区(V) 的所述表面(AF),并且 提供用于光学地显示所述局部部段的提升位置的至少一个显示器件(2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部段(17)被安装成可绕枢转轴(19)枢转,该枢转轴(19)被安装在所述空气引导元件(16)上并且被设置成横于所述纤维材料(F)的供给方向(FR)。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斯奈德,R内格利,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