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810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该吹扫装置包括互相连通的输入部(11)和输出部(12),该输入部(11)具有入口(11a),所述输出部(12)具有出口(12a),其中,所述输入部(11)的入口(11a)为多个,并且该多个入口(11a)分别与不同的流体源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时,能够通过该吹扫装置的多个入口交替地向空心导线中通入不同的流体介质,因此能够方便地应用于空心导线的“交替通入清扫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的空心导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对电机中空心导线进行吹扫时使用的吹扫装置。
技术介绍
双水内冷电机是用水直接从线圈导线的内部进行冷却的一种电机。在该发电机中,发电机线棒由空心导线和实心导线构成,将冷却水通入空心导线内部对线圈进行冷却。在大部分双水内冷电机的发电机线棒中,大约有空心导线16根。由于空心导线 细长,且在线棒内换位,当任意一根或几根空心导线堵塞或有异物时,将导致冷却水流量降低。现有技术中,采用向空心导线中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的方法对堵塞或有异物的空心导线进行吹扫。但这种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空心导线内部的异物不能被完全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使用该吹扫装置对空心导线进行吹扫时,能够更好地清除空心导线的内壁上的异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该吹扫装置包括互相连通的输入部和输出部,该输入部具有入口,所述输出部具有出口,其中,所述输入部的入口为多个。优选地,所述输入部具有两个所述入口。优选地,所述输入部包括输入管,所述两个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输入管两端,所述输出部包括输出管,该输出管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管的两端之间的部分相通,所述出口设置在该输出管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管的中部相通。优选地,所述输入管形成为弧形。优选地,所述弧形为半圆形。优选地,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输出管具有相同的内径。优选地,所述输入部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入口处的截止阀。优选地,所述输出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口中的吹嘴,该吹嘴包括圆柱端和与该圆柱端相连的圆锥端,所述圆柱端与所述出口相配合,所述圆锥端与所述空心导线相配合。在使用本技术中所述的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时,能够通过该吹扫装置的多个入口交替地向空心导线中通入不同的流体介质,因此能够方便地应用于空心导线的“交替通入清扫法”。所谓的“交替通入清扫法”是指,在清扫空心导线时交替地向空心导线内部通入具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从而对空心导线的内壁上的异物产生较大的冲击,并更好地清除空心导线的内壁上的异物。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吹扫装置的示意图;和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吹扫装置与流体源和空心导线相连接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 输入部12 输出部Ila 入口Ilb 输入管Ilc 截止阀12a 出口12b 输出管12c 吹嘴20a 第一流体源 20b 第二流体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对空心导线进行吹扫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清理效果,优选地采用“交替通入清扫法”对空心导线进行那个吹扫,所谓的“交替通入清扫法”是指在清扫空心导线时,交替地向空心导线内部通入具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从而对空心导线的内壁上的异物产生较大的冲击,并更好地清除空心导线的内壁上的异物。具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交替地通入空心导线内部后,后通入的流体介质对先通入的流体介质产生推动作用,从而使先通入的流体介质在后通入的流体介质接触该先通入的流体介质时加速,进而对空心导线的内壁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且,当先通入的流体介质流速发生变化时,会引起该先通入的流体介质压力的变化,从而能够在空心导线的内壁上产生加大的应力,从而更容易清除空心导线的内壁上的异物。此外,先通入的流体介质和后通入的流体介质的交替通入使得空心导线的内壁上异物受到交替变化的冲击力,更容易产生松动,从而更加容易脱落。对空心导线的内壁产生的冲击力越大,越能够有效地清除空心导线上的异物。在“交替通入清扫法”中,具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的通入可以交替一次,也可以交替多次,根据空心导线的长短、以及空心导线的内壁上异物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定压力是指提供流体介质的流体源的压力,而不是指流体进入空心导线后在空心导线中形成的压力。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吹扫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该吹扫装置包括互相连通的输入部11和输出部12,输入部11具有入口 11a,输出部12具有出口 12a,其中,输入部11的入口 Ila为多个,并且该多个入口 Ila分别与不同的流体源连通。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吹扫装置对空心导线进行吹扫时,输出部12的出口 12a与空心导线相连通。不同的流体源能够提供具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且该具有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分别通过输入部11的多个入口 Ila进入吹扫装置内部,并通过与输入部连通的输入部12的出口 12a进入空心导线内部。在本技术中,对入口 Ila的个数没有具体的限定,但是,为了操作方便,优选地,输入部11具有两个入口 11a。将具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分别通过该两个入口 Ila交替地通入空心导线的内部,即可实现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对空心导线的内壁上的异物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为了使本技术所述的空心导线的吹扫装置具有较简洁、且容易实现的结构,优选地,该吹扫装置包括互相连通的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两个入口 Ila和出口 12a互相连通。例如,输入部11包括两 根输入管,输出部12包括一根输出管12b。两根输入管和一根输出管12b通过三通互相连接。再如,输入部11包括输入管Ilb,两个入口 Ila分别设置在输入管Ilb两端,输出部12包括输出管12b,该输出管12b的一端与输入管Ilb上两个入口 Ila之间的部分相通,出口 12a设置在该输出管12b的另一端。具有不同压力的流体介质分别通过两个入口 Ila流动进入输入管11,并通过与输入管11相连通的输出管12b的出口 12a进入空心导线内部。连通输入管Ilb和输出管12b时,可以在输入管Ilb的两个入口 Ila之间开设一个能够容纳输出管12b的一端的孔,将输出管12b的一端放入该孔中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输入管Ilb与输出管12b连通。优选地,输出管12b的一端与输入管Ilb的中部相通。从而使所述吹扫装置具有大致对称的结构,更利于加工制造。应当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中部”并不是指严格意义的中间位置,而是指在输入管Iib的中点附近的部分。为了使流体介质在输入管Ilb与输出管12b的相通处的流动更加顺畅,优选地,输入管Ilb形成为弧形。更加优选地,所述弧形为半圆形,两个入口 Ila分别设置在所述半圆形的两端,输出管12b在所述半圆形的圆周上的中点处与输入管Ilb相连,从而使得分别从两个入口 Ila进入的流体介质在输入管Ilb和输出管12b相交处产生的冲击在沿垂直于输出管12b的方向上的分力方向相反,能够互相抵消一部分,从而减轻吹扫装置在对空心导线进行吹扫的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振动。优选地,输入管Ilb与输出管12b具有相同的内径,从而使得输入管Ilb内的流体介质在进入输出管12b时,不会因为管径的突然变化而引起压力变化,从而防止了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吹扫装置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