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所述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包括:一足弓垫本体,所述足弓垫本体一体成型并且符合人体足部形状,在所述足弓垫本体的前方、后方和一侧分别有前掌部、后掌部和足弓支撑部;一吸震结构,所述吸震结构一体成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足弓垫本体后掌部的底面;和一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一体成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足弓垫本体前掌部的凹陷凸出部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足弓垫的工序、材料减少,更有效地将人体在不良站姿和走路时产生的压力、施力不平衡得以顺势释放与消化,不产生位移,准确对足部的外侧弓、横弓和内侧弓作平衡支撑,将身体骨架调整到一个正确的平衡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弓垫,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足弓垫本体的中心部分和前、后掌底面分别设置有凹陷凸出部,和一体成型的,由多个支撑肋条构成的由内向外的凹部的弹性结构,以及由网格形状的支撑肋条构成的吸震结构的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技术背景 敬请参阅图I、图2和图3,分别为常用品足弓垫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和后视图,由于人们经常因为足部发生问题,如高弓足或扁平足,或者不良的站姿和走路姿势,所以在这些不正常状态下,会使如图7、图8所示的足部三弓仰视图和侧面图,在医学界定义并广泛采用的ARCH INDEX,以脚跟为基准点并与跖骨区分的三弓,如B至C的外侧弓、A至B的横弓以及A至C的内侧弓不在所述三条线上,并且引起不平衡,例如,患有高弓足的人,容易造成扬头,并且身体后倾,使其根本无法将头部和身体在行走时一直保持垂直状态;患有扁平足的人,则容易造成身体和头部向前倾,进而导致全身酸痛,甚至影响全身骨骼产生异位以及产生骨盘和脊椎弯曲、腰酸背痛等病症。因此,现有技术的具有调整功能的足弓垫1,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人体足部的足弓处作调整,通过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减轻脚部压力和防止脚部受伤。足弓垫I的结构主要是在其内侧设置有足弓支撑部11,足弓支撑部11前方的前掌部12和后方的后掌部14分别开设有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内还组装黏设一弹性结构20和一吸震结构30,并且在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的底面设置有纵向排列的防滑肋条21和31,由于常用品足弓垫I结构设计不良,不仅必须先制作足弓垫1,还必须在足弓垫I的中央开设不同形状孔洞的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另外,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内还必须组装黏合与其形状相同的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为了防止常用品的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的底面发生滑动,在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底面还设置有与足弓垫I呈纵向排列的防滑肋条21和31。常用品不仅因为零件多,增加了工序的繁琐,还增加了物料的使用和成本。足部在走路和站立时,其施力是先由后跟着地,然后再由后跟沿足部外侧向前着地,最后再沿着脚趾的跖骨部由外向内接触地面到达足弓部。常用品足弓垫I的结构因设计不良,弹性结构20底面所设置的呈纵向排列的防滑肋条21相互并排集中,弹性结构20呈块状体并设置在前掌部12的中央处,其本身无法将所受力量有效分散,以及将足弓垫I受到足部前后左右各方向的力量,产生有效的磨擦阻挡,所以造成无法发挥弹性结构20本身应具备的弹性功效,很容易发生位移现象;又因为设置在后掌部14中央的吸震结构30,其防滑肋条31同样呈纵向排列,吸震结构30也呈块状体设置在后掌部14的中央处,同样无法将足弓垫I受到足部前后左右各方向的力量,产生有效的磨擦阻挡,在足部的跟部力量施加在吸震结构30上时,会产生不平衡或偏斜的现象,吸震结构30无法将震动有效吸收,使得足弓垫I产生滑动。常用品既然无法有效地将人体的重量和在走路及站立时对足部施加的压力和施力平均落入三个弓位形成的如图7、图8所示的B至C的外侧弓、A至B的横弓和A至C的内侧弓的力量加以平均,那么在与足部作用时很容易因为走路以及站立时的施力和压力产生前后位移,弹性结构20、吸震结构30和足弓支撑部11无法支撑足部的外侧弓、横弓和内侧弓,使得足弓垫I在支撑和吸震效果上大打折扣,这正是从业者及消费者极欲突破之处。本技术创作人以此点为考虑进行设计,终于完成一能够将足弓垫在足弓垫的中心部分和前、后掌底面分别设置有凹陷凸出部和一体成型,由多个支撑肋条构成的,由内向外的凹部的弹性结构,以及由网格形状的支撑肋条构成的吸震结构的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结构上改良的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常用品足弓垫的结构,其前方的前掌部和后方的后掌部中央必须分别开设置有不同形状孔洞的前窝孔和后窝孔,所述前窝孔和后窝孔内还必须另外制作和组装黏设块状体的一弹性结构和一吸震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和吸震结构底面设置纵向排列防滑肋条,不仅无法有效将人体的重量和在走路以及站立时对足部所施加的压力和施力平均落入三个弓位形成的外侧弓、横弓和内侧弓的力量加以平均;常用 品的零件繁多,还增加了工序的繁锁和物料的使用与成本,在走路和站立时无法将与足部作用所受的力量有效分散,更无法将足弓垫受到足部前后左右各方向的力量,产生有效的磨擦阻挡,同时也容易使足部的跟部力量产生不平衡或偏斜,造成弹性结构和吸震结构应具备的弹性和吸震功效无法发挥并且容易发生位移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包括一足弓垫本体,所述足弓垫本体一体成型并且符合人体足部形状,在所述足弓垫本体的前方、后方和一侧分别有前掌部、后掌部和足弓支撑部,所述前掌部还设置有在支撑人体足部三弓所夹的三角形中心部分的凹陷凸出部;一吸震结构,所述吸震结构一体成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足弓垫本体后掌部的底面上,所述吸震结构设置有网格形状的支撑肋条;和一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一体成型并且设置在所述足弓垫本体前掌部的凹陷凸出部的底面上,所述弹性结构由内向外延伸,并且由所述支撑肋条包围串联延伸,形成多个凹部。优选地,所述足弓垫本体的凹陷凸出部为半球体。优选地,所述多个凹部形状为扇形。因此,本技术可以将足弓垫的工序、材料减少,更有效地将人体在不良站姿和走路时所产生的压力、施力的不平衡得以顺势释放与消化,准确对足部的外侧弓、横弓和内侧弓作平衡支撑,并且不会产生位移,将身体骨架调整到一个正确的平衡点,符合进步、实用与使用者的需求,足见其增益之处。附图说明图I为常用品足弓垫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常用品足弓垫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常用品足弓垫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7为足部三弓的仰视图;图8为足部三弓的侧面图;图9为ARCH INDEX的足部仰视图;图10为ARCH INDEX的中段、前段、后段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常用品)足弓垫I、足弓支撑部11、前掌部12、前窝孔13、后掌部14、后窝孔15、弹性结构20、防滑肋条21、吸震结构30、防滑肋条31。(本技术)足弓垫本体100、凹陷凸出部10、足弓支撑部11、前掌部12、后掌部14、弹性结构200、支撑肋条201、凹部202、吸震结构300、支撑肋条30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贵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4、图5和图6,分别为本技术的后视图、本技术剖面图和本技术的立体图;本技术的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包括一足弓垫本体100、一吸震结构300和一弹件结构200。一足弓垫本体100—体成型并且符合人体足部形状,在足弓垫本体100的前方、后方和一侧面分别有前掌部13、后掌部14和足弓支撑部11,前掌部13还设置有支撑人体足部三弓所夹的三角形中心部分的凹陷凸出部10 ;以人体足部依照医学界定义并且所广泛采用的A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功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