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小春专利>正文

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5863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其包括炒茶锅、机架、热风包、热进风接头、热风炉和风机,所述热风炉固接于机架中,所述热风炉内置电热管,所述热风炉的壳体为一两侧面上开有通风孔,其余各面均密封的六面体;所述热进风接头为一中空的管件两端通过通风孔分别连通热风炉和热风包,所述热风包为一六面壳体,顶面板为平面孔板,其余各面均密封;所述热风包位于热风炉上方并与机架连接,所述炒茶锅底面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炒茶锅置于平面孔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热风加热的方式克服了传统的茶叶理条机对茶叶品质的损伤等弊端,取得了一定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几乎所有的茶叶理条机及多用机,不论是用电的、烧柴煤或燃气的,都是通过电热管发热或柴炉发热后直接将热量传导至茶叶炒锅,以此提供茶叶在该加工工序所需要的温度。但这样的方式有一个缺陷是茶叶炒锅的锅底和壁沿由于和电热管或柴炉位置靠近,作业过程中易导致这两处的温度比茶叶加工所需的正常温度高出许多,如此作业过程中当茶叶和这两个部位接触时,尤其当茶叶投量大或茶叶翻炒不够充分时,会很容易造成灼伤,从而影响茶叶加工的效果,通常会出现茶叶颜色发灰变暗,而不是像人们所希望的更青、更绿,这将导致茶叶品质的下降,也就直接影响了茶农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它通过热风加热的方式克服了传统的茶叶理条机对茶叶品质的损伤等弊端,取得了一定的有益效果,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包括炒茶锅和机架,还包括热风包、热进风接头、热风炉和风机,所述热风炉固接于机架中,所述热风炉内置电热管,所述热风炉的壳体为一两侧面上开有通风孔,其余各面均密封的六面体;所述热进风接头为一中空的管件两端通过通风孔分别连通热风炉和热风包,所述热风包为一六面壳体,顶面板为平面孔板,其余各面均密封;所述热风包位于热风炉上方并与机架连接,所述炒茶锅底面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炒茶锅置于平面孔板上。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炒茶锅底面小孔的孔径为6至8毫米。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炒茶锅的底面由若干个带小孔的U型理条槽组成。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热风炉中设有隔板、支架和电热管,所述热风炉的进风口设于靠近热风炉底部处,所述热风炉的出风口设于靠近热风炉顶部处,所述隔板将热风炉内腔分割成S型,所述支架固接于热风炉内壁上并支撑置于其上的电热管。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热管呈之字形。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这种加热方式,可以在作业过程当中极大地避免茶叶受到灼伤,使茶叶颜色出现发灰变暗的现象大大地减少,更好地保持茶叶原有的青绿本色以及香味,极大地提高了茶叶加工的品质,更进一步提升了茶农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所述热风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 :本技术所述电热管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I.炒茶锅,2.热风包,3.热进风接头,4.热风炉,5.风机,6.机架,7.平面孔板,8. U型理条槽,10.电热管,11.隔板,12.支架,13.进风口,14.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图4所示,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包括炒茶锅I和机架6热风包2、热进风接头3、热风炉4和风机5,所述热风炉固接于机架6中,所述热风炉4内置电热管10,电热管功率的选择及其在热风炉4内的位置排列可根据相关工序所需达到的温度要求进行配置,所述热风炉4的壳体为一两侧面上开有通风孔,其余各面均密封的六面体;所述热进风接头3为一中空的管件两端通过通风孔分别连通热风炉4和热风包2,所述热风包2为一六面壳体,顶面板为平面孔板7,其余各面均密封;所述热风包2位于热风炉4上方并与机架6连接,所述炒茶锅I底面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炒茶锅I置于平面孔板7上。在工作过程中,所述热风炉4内电热管发热将空气加热,在所述风机5的吹动下形成热风,热风通过热进风接头3进入热风包2,然后热风包2中的热风通过平面孔板7上的出风口及炒茶锅I底面的小孔作用于炒茶锅I中放置的茶叶,由热风提供茶叶加工所需要的热量。这种加热方式,由于电热管离炒茶锅I锅体的距离较远,所以锅体的温度基本由热风包2出来的热风温度决定,而不是受电热管的直接影响,这样就避免了炒茶锅I锅体局部温度过高,进而避免了茶叶和锅体接触时受到的灼伤。优选的,所述炒茶锅I底面小孔的孔径为6至8毫米。优选的,所述炒茶锅I的底面由若干个带小孔的U型理条槽8组成。进一步,所述热风炉4中设有隔板11、支架12和电热管10,所述热风炉4的进风口 13设于靠近热风炉4底部处,所述热风炉4的出风口 14设于靠近热风炉4顶部处,所述隔板11将热风炉4内腔分割成S型,所述支架12固接于热风炉4内壁上并支撑置于其上的电热管10,所述热进风接头3接出风口 14,所述风机5接进风口 13。再进一步,所述电热管10呈之字形,如此可更利于空气的加热。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包括炒茶锅(I)和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包(2)、热进风接头(3)、热风炉(4)和风机(5),所述热风炉固接于机架(6)中,所述热风炉(4)内置电热管(10),所述热风炉(4)的壳体为一两侧面上开有通风孔,其余各面均密封的六面体;所述热进风接头(3)为一中空的管件两端通过通风孔分别连通热风炉(4)和热风包(2),所述热风包(2)为一六面壳体,顶面板为平面孔板(7),其余各面均密封;所述热风包(2)位于热风炉(4)上方并与机架(6)连接,所述炒茶锅(I)底面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炒茶锅(I)置于平面孔板(7)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锅(I)底面小孔的孔径为6至8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锅(I)的底面由若干个带小孔的U型理条槽(8)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4)中设有隔板(11)、支架(12)和电热管(10),所述热风炉(4)的进风口(13)设于靠近热风炉(4)底部处,所述热风炉⑷的出风口(14)设于靠近热风炉⑷顶部处,所述隔板(11)将热风炉(4)内腔分割成S型,所述支架(12)固接于热风炉(4)内壁上并支撑置于其上的电热管(10) O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10)呈之字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理条机。其包括炒茶锅、机架、热风包、热进风接头、热风炉和风机,所述热风炉固接于机架中,所述热风炉内置电热管,所述热风炉的壳体为一两侧面上开有通风孔,其余各面均密封的六面体;所述热进风接头为一中空的管件两端通过通风孔分别连通热风炉和热风包,所述热风包为一六面壳体,顶面板为平面孔板,其余各面均密封;所述热风包位于热风炉上方并与机架连接,所述炒茶锅底面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炒茶锅置于平面孔板上。本技术通过热风加热的方式克服了传统的茶叶理条机对茶叶品质的损伤等弊端,取得了一定的有益效果。文档编号A23F3/06GK202374990SQ20112052798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徐小春, 郑林耀 申请人:徐小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春郑林耀
申请(专利权)人:徐小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