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及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技术

技术编号:768525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能够抑制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电池的内部短路(short)的发生的过滤精度进行过滤的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使用过滤粒子尺寸20μm的初期过滤效率为99.9%以上的聚烯烃类树脂制的过滤膜(a),对1,1-二氟乙烯类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聚合物溶液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系电池(non-aqueous battery)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及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异常显著,各种设备正在小型化、轻质化。与上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质化相适应,要求用作其电源的电池的小型化、轻质化。作为能够以小的容积及重量获得较大能量的电池,使用了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以下也记作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作为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及摄像机等家庭中使用的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使用。构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通常如下制造将粉末状的活性物质与粘合剂、液体物质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导电助剂等添加物混炼,形成电极合剂组合物(以下也记作浆料),将该浆料涂布在铝、铜、镍、钛、不锈钢等金属制的集电器上,干燥除去浆料中的液体物质,由此制造在集电器上形成有含有活性物质的层的电极。期望上述浆料中含有的粘合剂不仅具有使活性物质有效地粘结在集电器上的效果,而且具有使浆料稳定化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经过稳定化的浆料是指下述浆料,即浆料中的活性物质的分散状态均匀,至少数日内活性物质或浆料中的其他成分不会沉降分离,能够维持一定的粘度,能够均匀且平滑地涂布在集电器上,结果能够在集电器上均匀地形成含有活性物质的层。已知为了得到经过稳定化的浆料,使用1,I- 二氟乙烯类树脂作为粘合剂。但是,近年来发生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起火事故并因此召回产品。另外,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汽车上有时搭载二次电池。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变得比以往更受重视。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的异常发热和起火通常起因于电池内部的短路(以下也记作内部短路)(short)。二次电池内部混入导电性的杂质时,电极间有时发生物理或化学性短路,因此,期望形成电极时使用的粘合剂溶液中不含有金属杂质等导电性杂质。—直以来,已知多种过滤聚合物溶液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公开了通过在过滤聚合物溶液时多次进行过滤工序,能够延长过滤膜的过滤寿命,并且能够提高过滤精度。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1058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虽然已知多种过滤聚合物溶液的技术,但所需的过滤精度根据被过滤的聚合物溶液的用途的不同而显然不同。不研究过滤精度而欲全部除去溶液中的极微小的杂质,会使经过滤的聚合物溶液的生产率恶化,成为成本高的原因,因此并不现实。另外,尚未研究能够抑制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电池的内部短路(short)的发生的过滤精度。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及用该制造方法得到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能够抑制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电池的内部短路(short)的发生的过滤精度进行过滤的工序。本专利技术人等针对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所需的过滤精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使用通过特定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形成电极,含有所述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电池能够抑制内部短路(short)的发生,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工序(A):使用过滤粒子尺寸20 μ m的初期过滤效率为99. 9%以上的聚烯烃类树脂制的过滤膜(a),对1,I- 二氟乙烯类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聚合物溶液进行过滤。优选上述过滤膜(a)具有二层以上的层结构,上述过滤膜(a)的二次侧(secondary side)的网眼小于一次侧(primary side)。优选上述过滤膜(a)是在外周面上通过打褶加工在整个周面上形成纵槽的圆筒状的过滤膜,在上述工序(A)中,可以使用在上述圆筒状的过滤膜的上下接合热塑性树脂板形成的滤芯。作为上述工序(A)的前工序,优选包括选自下述工序(X)及(Y)中的至少I种工序工序(X),使用预滤器对上述聚合物溶液进行预过滤;及工序(Y),使用磁性过滤器,除去上述聚合物溶液中的至少一部分磁性体。优选在上述工序(A)以后,将上述聚合物溶液填充至容器中而不与金属接触。上述I,I-二氟乙烯类树脂优选为选自I,I-二氟乙烯的均聚物、I,I-二氟乙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1,I- 二氟乙烯的均聚物的改性物、及1,I- 二氟乙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的改性物中的至少I种树脂。上述有机溶剂优选为N-甲基-2-吡咯烷酮。优选上述工序(A)为下述工序通过利用氮气对聚合物溶液加压,使聚合物溶液从过滤膜(a)的一次侧通入二次侧,从而进行过滤的工序,将上述工序(A)中的二次侧与一次侧的压力差保持在O. 01 O. IMPa。优选上述聚合物溶液的温度为10 70°C,溶液粘度为250 3500mPa · S。优选在上述工序(A)之后,将上述聚合物溶液填充至容器中,在填充有聚合物溶液的容器的空间部分封入氮气,之后使容器密闭。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是通过上述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优选每400ml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中,最大尺寸为20 μ m以上的杂质数量为I个以下。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作为内部短 路(short)原因的杂质被除去了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含有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形成的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电池能够抑制内部短路(short)的发生。附图说明为能在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滤芯的说明图。为能进行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的工序(A)的树脂过滤器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使用过滤粒子尺寸20 μ m的初期过滤效率为99. 9%以上的聚烯烃类树脂制的过滤膜(a),对1,I-二氟乙烯类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聚合物溶液进行过滤。本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的电极形成用粘合剂溶液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将1,1_ 二氟乙烯类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作为溶解在聚合物溶液中的1,I-二氟乙烯类树脂,只要为具有来自1,1_ 二氟乙烯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1,I-二氟乙烯的均聚物、1,I-二氟乙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1,I- 二氟乙烯的均聚物的改性物、1,I- 二氟乙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的改性物。上述树脂通常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作为上述其他单体,可以举出含有羧基的单体、含有羧酸酐基的单体、除1,1_ 二氟乙烯之外的含有氟的单体、α-烯烃等。作为其他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作为上述含有羧基的单体,优选为不饱和一元酸、不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酸的单酯等,较优选为不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酸的单酯。作为上述不饱和一元酸,可以举出丙烯酸等。作为上述不饱和二元酸,可以举出马来酸、柠康酸等。另外,作为上述不饱和二元酸的单酯,优选为碳原子数5 8的单酯,例如可以举出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乙酯、柠康酸单甲酯、柠康酸单乙酯等。其中,作为含有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正臣木村太一北村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吴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