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8496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17:49
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第1背光源单元(1)和第2背光源单元(2)。第1背光源单元(1)包含第1光学部件(4、5D),该第1光学部件(4、5D)使从第2背光源单元(2)入射的光透射,并且,将从光源(3A、3B)出射的光转换成具有窄角配光分布的光并向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放射。第2背光源单元(2)包含第2光学部件(7),该第2光学部件(7)将从光源(6A、6B)出射的光转换成具有广角配光分布的光并向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放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具有视角控制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透射式或半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具有液晶层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向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照射光的光源单元(背光源)。近年来提出了具有通过控制背光源出射光的配光分布来根据显示内容或状况变更视角的视角控制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164077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具有配置在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视角控制机构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控制机构根据来自电源部的供给电压,成为使背光源的出射光几乎全部透射的透明状态和使背光源的出射光扩散的不透明扩散状态(白浊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当从电源部提供电压时,视角控制机构成为透明状态,视角成为窄视角,当未从电源部提供电压时,视角控制机构成为不透明扩散状态,视角成为宽视角。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41640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专利文献I所述的视角控制机构为了与供给电压相应地从透明状态和不透明扩散状态的一方向另一方切换,需要结构复杂的有源光学元件。另外,这样的有源光学元件的透射率较低,从而导致光利用效率的降低。因此,当使用这样的有源光学元件时,具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功耗较高且制造成本变高这样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低功耗、结构简易且能够实现视角控制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第I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其具有背面和该背面的相反侧的显示面,调制从所述背面入射的光来生成图像光,并从所述显示面出射所述图像光;第I背光源单元,其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照射光;第2背光源单元,其向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的背面放射光;第I光源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的发光量;以及第2光源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2背光源单元的发光量,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包含 第I光源,其由所述第I光源驱动控制部进行控制;第I光学部件,其使由所述第2背光源单元放射的所述光透射,并且,将从所述第I光源出射的光转换成具有窄角配光分布的光,并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放射,所述窄角配光分布是指规定强度以上的光集中于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为中心的第I角度范围内;以及第I光学片,其使由所述第2背光源单元放射的所述光透射,并且,使从所述第I光学部件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侧的相反侧放射的光向所述第I光学部件的方向进行内表面全反射,所述第2背光源单元包含第2光源,其由所述第2光源驱动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及第2光学部件,其将从所述第2光源出射的光转换成具有广角配光分布的光,并向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的背面放射,所述广角配光分布是指规定强度以上的光集中于比所述第I角度范围宽的第2角度范围内,所述第I光学部件和第I光学片使从所述第2光学部件放射的所述光透射而不缩窄所述广角配光分布。本专利技术第2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面板,其具有背面和该背面的相反侧的显示面,调制从所述背面入射的光来生成图像光,并将所述图像光从所述显示面出射;第I背光源单元,其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背面照射光;第2背光源单元,其向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的背面放射光;第I光源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的发光量;以及 第2光源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2背光源单元的发光量,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包含第I光源,其由所述第I光源驱动控制部进行控制;第I光学部件,其使由所述第2背光源单元放射的所述光透射,并且,将从所述第I光源出射的光转换成具有第I配光分布的光,并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放射,所述第I配光分布是指规定强度以上的光集中于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为中心的第I角度范围内,所述第2背光源单元包含第2光源,其由所述第2光源驱动控制部进行控制;以及第2光学部件,其将从所述第2光源出射的光转换成具有第2配光分布的光,并向所述第I背光源单元的背面放射,所述第2配光分布是指规定强度以上的光集中于以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为中心的第2角度范围内,所述第I光学部件将从所述第2光学部件放射的所述光转换成具有第3配光分布的光,并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放射,所述第3配光分布是指规定强度以上的光集中于以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向为中心的第3角度范围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不使用结构复杂的有源光学元件就能够进行视角控制的低功耗的液晶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I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从Y轴方向观察图I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图。图3的(a)、(b)是概括性示出实施方式I的第I背光源单元中的导光板的光学构造的一例的图。图4是示出经由从图3所示的导光板放射的放射光的配光分布的模拟得出的计算结果的曲线图。图5的(a)、(b)是概括性示出实施方式I的第I背光源单元的向下棱镜片的光学构造的一例的图。图6是示出经由从向下棱镜片放射的照明光的配光分布的模拟得出的计算结果的曲线图。图7的(a)、(b)是概括性示出在向下棱镜片的背面形成的微小光学元件的光学作用的图。图8的(a)、(b)是概括性示出实施方式I的第I背光源单元中的向上棱镜片的光学构造的一例的图。图9的(a)、(b)是概括性示出在向上棱镜片的前面形成的微小光学元件的光学作用的图。图10的(a)、(b)是概括性示出使向上棱镜片的微小光学元件的排列方向与向下棱镜片的微小光学元件的排列方向一致时的向上棱镜片的微小光学元件的光学作用的图。图11是示出从背光源单元放射的照明光的配光分布的实测结果的曲线图。图12是示出从背光源单元放射的照明光的配光分布的其它实测结果的曲线图。图13的(a)、(b)、(c)是概括地例示照明光的3种配光分布的图。图14的(a)、(b)、(C)是示意性示出3种视角控制的例子的图。图15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6是示意性示出从Y轴方向观察图1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图。图17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8是示意性示出从Y轴方向观察图1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图。图19是示出经由从实施方式3的第2背光源单元放射的照明光的配光分布的模拟得出的计算结果的曲线图。图20是示出经由从实施方式3的第2背光源单元放射的照明光透射向下棱镜片后的配光分布的模拟得出的计算结果的曲线图。图21的(a)、(b)、(c)是概括地例示照明光的3种配光分布的图。图22的(a)、(b)、(C)是示意性示出3种视角控制的一例的图。图23是示意性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4是示意性示出从Y轴方向观察图2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图I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液晶显示装置(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从Y轴方向观察图I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一部分结构的图。如图I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透射式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谷令奈笹川智广新仓荣二桑田宗晴小岛邦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