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增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481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16:38
公开了用于增强相邻的平行间隔开的木结构部件的设备和方法,其中每个结构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设备包括刚性部件,刚性部件的尺寸被形成为在第一结构部件的第一边缘和邻近的第二结构部件的第二边缘之间延伸。该设备还包括连接到刚性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每个的尺寸被形成为在其中容纳一个结构部件的边缘。该方法包括围绕第一结构部件的第一边缘接合第一插口并定位第二结构部件,同时第二结构部件的第二边缘位于第二插口内。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二结构部件之间旋转刚性部件,直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围绕结构部件对角线相对的边缘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结构增强件专利技术背景1.专利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结构增强件,并具体涉及将相邻的木制结构部件相对于彼此而增强。2.相关技术描述在建筑领域,经常需要使结构尽可能的强。建筑物的强度对于负载支撑能力以及抵抗外部负载例如地震、风和其他环境负载的目的来说是需要的。建筑物结构典型地包括连接到彼此以形成墙、天花板、地面和类似物的多个伸长部件。在墙的情形下,这种伸长的墙部件通常称为立柱,而在天花板和屋顶的情形下,其可被称为托梁。存在的一个困难是当结构部件的长度增加时,相对长的结构部件存在松弛强度和刚度的趋势。而这对于地面和天花板的托梁来说是经常要求的,以便提供不受支撑墙和柱阻挡的较大空间。这些长托梁可共同经受扭转的弯曲失效。地面托梁存在的另一困难是当其暴露给动态环境负载例如地震、强风和类似物时。在这些负载下,地面托梁可沿其长度轴向地旋转以便以平坦放置来取代竖直放置。此地面上的以上全部负载的最终水平和竖直的挠度可贡献于整个建筑物的失效或倒塌。增强结构部件的传统方法还没有被适当地用于解决以上困难。之前已经试图尝试在相邻的托梁之间定位桥或阻挡物,以将位于单个托梁附近的点负荷分配到相邻的托梁,从而在多于一个的托梁之间分配负载。设置桥涉及在相邻的托梁之间定位一对对角线交叉的木制部件,而设置阻挡物典型地包括在托梁之间横向地定位缩短长度的托梁部件。这些尝试没有恰当地解决以上困难。具体地,设置阻挡物或者设置桥只能用作托梁之间的压缩部件并将具有非常受限的能力以防止托梁彼此远离地运动。当托梁部件经受扭矩负载时,托梁一侧上的阻挡部件经受相对的负载。例如,当扭转负载沿着结构部件的纵向轴线用于托梁时,紧邻托梁上弦一侧的阻挡部件经受主要压缩的负载,且紧邻上弦相对侧的阻挡部件经受张拉的负载。类似地,对于同样的扭转负载,此托梁相同侧上的下弦还将经受张拉负载。通过阻挡物和托梁弦的接触面,压缩负载可被有效地转移到紧邻上弦的阻挡部件。然而,上弦相对侧上的阻挡部件和底部阻挡部件两者上的张拉负载通过使用的紧固设备全部承受。从而,除非这些紧固件被具体地设计以在重复的负载循环下支撑张拉负载,否则可能导致当这些紧固件例如钉子或螺钉拉出时,引起结构的早期失效。由于设置桥和设置阻挡物以有效处理张拉负载的无能,这些增强将不显著地有助于处于循环环境负载例如地震、风和类似物下结构的增强。专利技术概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公开了用于增强相邻的平行间隔开的木结构部件的设备,其中每个结构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设备包括刚性部件,刚性部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尺寸被形成为在第一结构部件的第一边缘和相邻的第二结构部、件的第二边缘之间延伸。该设备还包括连接到刚性部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插口和连接到刚性部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插口。第一插口的尺寸被形成为在其中接纳第一结构部件的第一边缘且第二插口的尺寸被形成为在其中接纳第二结构部件的第二边缘。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可包括通道。通道可包括C形通道。C形通道可垂直于刚性部件的纵向轴线延伸。C形通道可具有竖直定向的开口。C形通道的开口可处于彼此相对的方向上。C形通道的开口可相对于刚性部件成角度地定向。C形通道可由一对相对的翼缘和其间的腹板部分形成。一对相对翼缘中的一个可固定到刚性部件。一对相对翼缘中的另一个可以可选择地可变形以打开C形通道。C形通道可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孔,其尺寸被形成以使紧固件通过其中,用于将C形通 道固定到结构部件。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可刚性地固定到刚性部件。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可与刚性部件整体地形成。刚性部件以及第一帽和第二帽可由金属形成。刚性部件可包括伸长梁。梁可选自由管、盒部分、I梁、C形通道、L形通道和三角形横截面梁组成的组。该设备还可包括一对交叉的刚性部件,每个的尺寸被形成为在相对平行的结构部件的顶边缘和底边缘之间延伸。每个刚性部件可具有尺寸被形成为在其中接纳一对结构部件中的一个的顶边缘的第一插口和尺寸被形成为在其中接纳一对结构部件中的另一个的底边缘的第二插口。该对交叉的刚性部件可通过螺栓枢转地连接到彼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公开了用于增强邻近平行间隔开的木结构部件的方法,其中每个结构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结构部件定位在需要的位置并围绕第一结构部件的第一边缘来接合增强装置的第一插口。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结构部件定位在需要的位置,同时使第二结构部件的第二边缘位于增强装置的第二插口内,其中增强部件具有在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之间延伸的刚性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公开了用于增强邻近平行间隔开的木结构部件的方法,其中每个结构部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结构部件定位在需要的位置,并将第二结构部件定位在需要的位置。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结构部件和第二结构部件之间旋转增强装置,直到在增强装置第一端处的第一插口围绕第一结构部件的第二边缘来接合,且在增强装置第二端处的第二插口围绕第二结构部件的第一边缘来接合。增强部件具有在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之间延伸的刚性部件。在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特定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清楚。附图简述在阐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其中在每幅视图中,参照的类似字符表示相应的部件。图I是用在多个相邻托梁之间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多个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I设备的立体图。图3是图2设备的一条臂的立体图。图4是要被用于形成图2设备的一条臂的切片的平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图2设备的一条臂的立体图。图6是地面结构的剖视图,其中使用被用于第一托梁的图3增强部件和接下来被固定到增强部件的第二托梁。图7是在邻近托梁之间应用第二增强部件的地面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用于邻近墙立柱之间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设备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具有成角度定向的顶帽和底帽的图3增强部件的顶部平面图。详细描述参照图I和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稳定相邻的结构部件6的设备通常标记为20。设备20包括一对交叉的刚性部件22,每个横跨在一个结构部件的顶边缘8和相邻的结构部件的底边缘10之间。每个刚性部件包括尺寸被形成为接纳结构部件的顶边缘8的第一或顶部插口 24和尺寸被形成为接纳结构部件的底边缘10的第二或底部插口 26。每组刚性部件22、顶部插口 24和底部插口 26包括单个结构增强装置28。如图I所示,一个刚性部件22的顶部插口 24及其相对应的底部插口 26相互协同以在其间保持结构部件。设备20可任意地包括横跨对应的顶部插口和底部插口的张拉部件88,以将插口保持在距离彼此最小的距离上。需要理解的是,此张拉部件88将用于使顶部插口和底部插口 24和26保持接合在结构部件上。张拉部件88可由刚性或弹性柔性部件形成,例如通过非限制性方式示例的金属带、杆、链和类似物。现转向图3,阐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单个增强装置28。图3中所示增强装置28的刚性部件22可由弯成C形通道的金属片形成,其中的C形通道具有一对侧部30和32以及其间的中心腹板部分34。侧部30和32可弯向腹板部分34的相同侧或相对侧,然而需要理解的是,如图I和2中所示,在两个增强装置28需要一起使用的地方,优选地将两个侧部30和32弯向腹板部分3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尼·西奥多拉斯·格罗尼斯蒂恩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结构固定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