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角件锁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840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1:03
一种集装箱角件锁定机构,包括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座、支撑块、锁杆、弹簧、销锁机构,所述安装座固定于运载平台上,所述安装座设有可套设支撑块的竖向通孔,所述支撑块设有可套设锁杆的竖向阶梯孔,锁杆套设于阶梯孔内,阶梯孔的环形台阶上安装有弹簧,弹簧上端部与长形锁舌的底部相接触,手柄设于安装位置时弹簧成压缩状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锁定及解锁可快速转换,运输过程中,锁舌与集装箱角件保持一定的竖向调整间隙,可有效释放平台变形对集装箱产生的应力冲击,保护了集装箱内设备或货物,其操作方便,锁定可靠,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锁紧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集装箱角件与运载平台之间的锁定机构。
技术介绍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国际贸易、军事领域的最优运输方式。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所说的集装箱的概念包括普通货运集装箱和各类不同功能的方舱。锁紧装置是保证集装箱运输安全的重要装置之一。常用的集装箱锁紧装置原理是,四个锁紧装置分别固定于车辆承载面的四个角部位置,锁舌向上伸出运载平台的承载面,在集装箱吊装到运载平台的承载面上时,固定于集装箱的四个角件正好落在运载平台对应位置的锁紧装置上(集装箱角件是标准件,设有位于底部的长形锁孔和容纳锁舌的锁舌腔),此时锁紧装置的锁舌正好向上插入角件的锁孔内,通过旋转锁紧装置的手柄,锁舌即在设定的转角位置将锁紧装置锁定。上述结构的锁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I)操作复杂,费时长。遇运载平台承载面变形导致几何尺寸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锁舌高度才能旋转锁定,锁定后还需要旋紧锁定螺母,才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2)由于是刚性连接,运输过程中车辆承载平台的瞬间变形作用对集装箱产生应力冲击,有可能导致集装箱内货物设备的损伤。其结构较复杂,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角件锁定机构,其结构简单,可有效释放因平台变形对集装箱产生的应力冲击,锁定及解锁可快速转换。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座、支撑块、锁杆、弹簧、销锁机构,所述安装座固定于运载平台上,所述安装座设有可套设支撑块的竖向通孔,所述支撑块设有可套设锁杆的竖向阶梯孔,所述锁杆的上端部设有与集装箱角件的长形锁孔相配的长形锁舌,锁杆的下端部设有手柄,锁杆套设于阶梯孔内,阶梯孔的环形台阶上安装有弹簧,弹簧上端部与长形锁舌的底部相接触,手柄设于安装位置时弹簧成压缩状态;所述销锁机构包括锁定销、设于安装座上部的横向延伸的第一锁定销孔,及设于支撑块上相配的横向延伸的第二锁定销孔;锁定状态时,锁定销插入第一锁定销孔和第二锁定销孔内,长形锁舌的长向与长形锁孔的长向相互垂直,长形锁舌的下端面与集装箱角件的锁舌腔的腔底面设有调整间隙。其原理是本装置固定于运载平台承载面的四个角部,其安装方法是,将锁定销插入第一锁定销孔和第二锁定销孔内,长形锁舌即向上伸出运载平台承载面,调整手柄使长形锁舌的长向与长形锁孔的长向延伸方向一致即可。集装箱吊装到运载平台承载面上时,集装箱角件正好落在运载平台对应位置的本装置上,长形锁舌正好穿过集装箱角件的长形锁孔进入锁舌腔,旋转手柄90°角,长形锁舌即被卡锁于锁舌腔内,此时,长形锁舌的长向与长形锁孔的长向相互垂直,长形锁舌的下端面与集装箱角件的锁舌腔的腔底面设有调整间隙。本装置的弹簧是强力弹簧,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使手柄与支撑块下端部接触面保持适当的压力,以使长形锁舌稳定在设定的状态(即手柄始终不会自动旋转移位),还要保证装置在锁定及解锁转换的过程中扭力适中。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上述调整间隙的设置,本装置设于锁定状态时,长形锁舌与集装箱角件在竖向是非刚性连接,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调整间隙可发挥调整应力冲击的作用,达到有效释放因平台变形对集装箱产生的应力冲击的效果,从而减轻运输过程对集装箱内设备或货物的冲击振动,有效地保护集装箱内设备或货物不受损伤。解锁操作程序是,旋转手柄90°角使长形锁舌的长向与长形锁孔的长向一致即可,解锁后集装箱可再次吊装。一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安装座下部的横向延伸的第三锁定销孔。这种结构可将 本装置设置成下沉状态,使本装置位于运载平台承载面的下侧,运载平台可安装普通货箱使用。其操作方法是,将锁定销从第一锁定销孔和第二锁定销孔退出,支撑块即带动长形锁舌顺长形锁孔从锁舌腔退出,支撑块整体下落,至第二锁定销孔和第三锁定销孔对齐时,插入锁定销锁定即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其操作方便,锁定可靠,在集装箱吊装固定时,能实现快速锁定及解锁。2、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长形锁舌与集装箱角件设有适当高度的竖向调整间隙,可有效释放因平台变形对集装箱产生的应力冲击,从而减轻运输对集装箱内设备的冲击振动,有效的保护集装箱内设备或货物。3、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集装箱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为锁定状态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设为解锁状态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设为下沉状态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包括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座I、支撑块2、锁杆3、弹簧4、销锁机构,所述安装座I固定于运载平台5上,所述安装座I设有可套设支撑块2的竖向通孔6,所述支撑块2设有可套设锁杆3的竖向阶梯孔7,所述锁杆3的上端部设有与集装箱角件16的长形锁孔8相配的长形锁舌9,锁杆3的下端部设有手柄10,锁杆3套设于阶梯孔7内,阶梯孔7的环形台阶上安装有弹簧4,弹簧4上端部与长形锁舌9的底部相接触,手柄10设于安装位置时弹簧4成压缩状态;所述销锁机构包括锁定销11、设于安装座上部的横向延伸的第一锁定销孔12,及设于支撑块2上相配的横向延伸的第二锁定销孔13 ;锁定状态时,锁定销11插入第一锁定销孔12和第二锁定销孔13内,长形锁舌9的长向与长形锁孔8的长向相互垂直,长形锁舌9的下端面与集装箱角件16的锁舌腔的腔底面设有调整间隙17。其原理是本装置固定于运载平台5的四个角部,其安装方法是,将锁定销11插入第一锁定销孔12和第二锁定销孔13内,长形锁舌9即向上伸出运载平台5的承载面,调整手柄10使长形锁舌9的长向与长形锁孔8的长向延伸方向一致即可。集装箱吊装到运载平台5的承载面上时,集装箱角件16正好落在运载平台5对应位置的本装置上,长形锁舌9正好穿过集装箱角件16的长形锁孔8进入锁舌腔,旋转手柄90°角,长形锁舌9即被卡锁于锁舌腔内,此时,长形锁舌9的长向与长形锁孔8的长向相互垂直,长形锁舌9的下端面与集装箱角件16的锁舌腔的腔底面(即锁舌腔的底平面体18的上端面)设有调整间隙17,调整间隙17的一种优选设置高度为3-5_。本装置的弹簧4是强力弹簧,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使手柄10与支撑块2下端部14接触面保持适当的压力(大约20kg左右即可),以使长形锁舌9稳定在设定的状态(即手柄10始终不会自动旋转移位),还要保证装置在锁定及解锁转换的过程中扭力适中。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上述调整间隙17的设置,本装置设于锁定状态时,长形锁舌9与集装箱角件16在竖向是非刚性连接,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调整间隙17可发挥调整应力冲击的作用,达到有效释放因平台变形对集装箱产生的应力冲击的效果,从而减轻运输过程对集装箱内设备或货物的冲击振动,有效地保护集装箱内设备或货物不受损伤。解锁操作程序是,旋转手柄10转90°角使长形锁舌9的 长向与长形锁孔8的长向一致即可,解锁后集装箱可再次吊装。一种改进是,还包括设于安装座I下部的横向延伸的第三锁定销孔15。这种结构可将本装置设置成下沉状态,使本装置位于运载平台5承载面的下侧,运载平台5可安装普通货箱使用。其操作方法是,将锁定销11从第一锁定销孔12和第二锁定销孔13退出,支撑块2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宗平夏军代仕平
申请(专利权)人: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