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742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通过芯杆的配合实现管状工件的挤压成型,在管状工件上加工出需要的齿形或其他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精简,使用方便,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温锻成型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冷态成型技术,不加热,没有氧化皮和脱碳层,没有热变形,产品精度更高,利用机床的组合动作,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成本更加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管状工件的加工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的是。
技术介绍
齿条是指带齿的棒条,用于与齿轮、锥齿轮或蜗轮相啮合。齿条分直齿齿条和斜齿齿条,分别与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配对使用;齿条的齿廓为直线而非渐开线(对齿面而言则为平面),相当于分度圆半径为无穷大圆柱齿轮。目前对齿条的加工多半是使用铣削加工,在棒条上通过升降台铣床加工出需要要的齿形,但是这种加工需要大规格的铣床,占地较大;如果加工硬度较高的齿条,对铣床的损耗较大,主机寿命小。 同时铣削加工和磨削加工仅能加工等截面的齿条,对于变比齿条等变截面产品是无能为力的。高效高质量地加工这类产品,还是以塑性加工工艺为佳,零件的机械强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好,形状不受刀具和机床轨迹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通过芯杆的配合实现管状工件的挤压成型,在管状工件上加工出需要的齿形或其他形状。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支架、活动梁、压紧机构、模具、芯杆和驱动机构;其中活动梁设置于支架上,模具和活动梁相连,压紧机构和活动梁相连,芯杆和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活动梁固定连接,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压紧机构为闭塞气缸,利用闭塞气缸压紧模具,实现管状工件的变形。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带动芯杆在管状工件内的进出。所述芯杆的端部设有凸起,凸起的设置可以在芯杆从管状工件内拔出的时候,和管状工件的内表面接触,对管状工件实现内部精整。为确保芯杆的硬度足够,所述芯杆由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成。一种管状工件的成型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将管状工件放入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模腔内; (2)将芯杆埋入管状工件的管内,然后闭合上模和下模; (3)对模具进行加压,使模具在管状工件上挤压、成型; (4)将芯杆从管状工件中拔出,利用芯杆端部的凸起对管件内径的挤压,进行小变形整形,去除模具上的压力,然后再将模具打开,取出工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精简,使用方便,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温锻成型工艺,本专利技术是冷态成型技术,不加热,没有氧化皮和脱碳层,没有热变形,产品精度更高,利用机床的组合动作,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成本更加低廉。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架、活动梁2、压紧机构3、模具4、芯杆5和驱动机构6 ;其中活动梁2设置于支架上,模具4和活动梁2相连,压紧机构3和活动梁2相连,芯杆5和驱动机构6相连。本实施例中模具4包括上模7和下模8,上模7和活动梁2固定连接,上模7和下模8之间形成模腔。本实施例的压紧机构3为闭塞气缸,利用闭塞气缸压紧模具4,实现管状工件I的变形。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6为电机,电机带动芯杆5在管状工件I内的进出。支架包括上梁9、下梁10和立柱11,立柱11固定在下梁10上,上梁9固定在立柱11上,活动梁2活动设置于立柱11上,闭塞气缸的一端固定在上梁9上,另一端作用在活动梁2上。所述芯杆5的端部设有凸起,凸起的设置可以在芯杆5从管状工件I内拔出的时候,和管状工件I的内表面接触,对管状工件I实现内部精整。本实施例中,凸起的高度为O.5mmο为确保芯杆5的硬度足够,芯杆5由硬质合金制成,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高速钢。一种管状工件I的成型方法,采用上述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 (1)移动活动梁2,打开模具4,将管状工件I放入上模7和下模8之间的模腔内; (2)电机带动芯杆5埋入管状工件I的管内,然后闭合上模7和下模8; (3)闭塞气缸施加适当压力,对模具4进行加压,使模具4在管状工件I上挤压、成型; (4)利用电机将芯杆5从管状工件I中拔出,芯杆5的端部的凸起在管状工件I的管内进行精整,进一步提闻广品精度,弥补加压成型的缺陷,使得管状工件I上的齿形更符合工艺要求,移除闭塞气缸,去除模具4上的压力,然后再将模具4打开,取出工件。本专利技术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精简,使用方便, 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温锻成型工艺,本专利技术是冷态成型技术,不加热,没有氧化皮和脱碳层,没有热变形,产品精度更高,利用机床的组合动作,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成本更加低廉。权利要求1.一种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活动梁(2)、压紧机构(3)、模具(4)、芯杆(5)和驱动机构(6);其中活动梁(2)设置于支架上,模具(4)和活动梁(2)相连,压紧机构(3 )和活动梁(2 )相连,芯杆(5 )和驱动机构(6 )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4)包括上模(7)和下模(8),上模(7)和活动梁(2)固定连接,上模(7)和下模(8)之间形成模腔。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为闭塞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为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5)的端部设有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5)由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梁(9)、下梁(10 )和立柱(11),所述立柱(11)固定在所述下梁(10 )上,所述上梁(9 )固定在所述立柱(11)上,所述活动梁(2)活动设置于立柱(11)上,所述压紧机构(3)的一端固定在上梁(9)上,另一端作用在活动梁(2)上。8.一种管状工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状工件的成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将管状工件放入上模(7)和下模(8)之间的模腔内; (2)将芯杆(5)埋入管状工件的管内,然后闭合上模(7)和下模(8); (3)对模具(4)进行加压,使模具(4)在管状工件上挤压、成型; (4)将芯杆(5)从管状工件中拔出,利用芯杆(5)端部的凸起对管件内径的挤压,进行小变形整形,去除模具(4)上的压力,然后再将模具(4)打开,取出工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芯杆的配合实现管状工件的挤压成型,在管状工件上加工出需要的齿形或其他形状。本专利技术结构精简,使用方便,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温锻成型工艺,本专利技术是冷态成型技术,不加热,没有氧化皮和脱碳层,没有热变形,产品精度更高,利用机床的组合动作,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成本更加低廉。文档编号B21C23/21GK102632097SQ20121015308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谢斌 申请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