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224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输入端与2个USB输出端;所述的输入端为USB接口,所述USB输出端为MINIUSB接口或MICROUSB接口;所述的输入端1号引脚与USB输出端1号引脚连接,所述的输入端4号引脚与USB输出端5号引脚连接;所述的USB输出端2号引脚与USB输出端3号引脚短接。还包括用于使ID引脚的电平默认为低电平的电阻,所述电阻的一端与USB输出端4号引脚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端4号引脚和USB输出端5号引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不会造成数据传输干扰;可以让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手机正常充电。?(*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为电子产品充电的连接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增加,往往需要携带数量众多的充电器;随着USB接口标准的普及,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轻易找到USB接口。因此,使用USB接口的供电进行电子产品的供电和充电也渐渐流行起来。但是由于USB接口不是单纯得用于供电的接口,同时还用于数据传输,所以市面上的USB充电连接装置往往会造成数据传输干扰;此外,部分的电子产品对于MINI USB或者MICRO USB接口的类型有限制,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生 产的手机,要经过ID引脚的判定,低电平下才允许手机电池接受USB的充电,导致部分电子产品使用现有技术的USB充电连接装置无法充电;现有技术的USB充电连接装置接口单一,无法适应众多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现有技术也无法同时为多个电子产品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受数据传输影响的充电连接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输入端与USB输出端;所述的输入端包括4个引脚,分别为作为VCC端的输入端I号引脚,用于传输数据的输入端2号引脚和输入端3号引脚,作为GND端的输入端4号引脚;所述USB输出端包括5个引脚,分别为作为VCC端的USB输出端I号引脚,用于传输数据的USB输出端2号引脚和USB输出端3号引脚,用于识别ID的USB输出端4号引脚,作为GND端的USB输出端5号引脚;所述的输入端I号引脚与USB输出端I号引脚连接,所述的输入端4号引脚与USB输出端5号引脚连接;所述的USB输出端2号引脚与USB输出端3号引脚短接。优选的,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使USB输出端4号引脚的电平默认为低电平的电阻,所述电阻的一端与USB输出端4号引脚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端4号引脚和USB输出端5号引脚。优选的,所述的电阻为220kQ电阻。优选的,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包括2个以上所述的USB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还包括音叉叉沟输出端,音叉叉沟输出端正极端与输入端I号引脚连接,音叉叉沟输出端的负极端与输入端4号引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USB输出端的数量为2。所述的输入端为USB接口。所述的USB输出端为MINI USB接口。所述的USB输出端为MICRO USB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充电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不会造成数据传输干扰;2、MINI USB或者MICRO USB接口的ID引脚处于低电平,可以让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手机正常充电;3、USB输出端接口多样,适应众多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4、可以同时为多个电子产品充电。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充电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连接装置的输入端针脚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充电连接装置的一种USB输出端针脚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充电连接装置的另一种USB输出端针脚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充电连接装置的音叉叉沟输出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充电连接装置的VCC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充电连接装置的GND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输入端1、2个USB输出端2和音叉叉沟输出端3。如图2所示,本技术使用USB接口作为输入端1,所述输入端I包括4个引脚,分别为作为VCC端的输入端I号引脚11,用于传输数据的输入端2号引脚12和输入端3号引脚13,作为GND端的输入端4号引脚14。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充电连接装置使用MINI USB接口 201和MICROUSB接口 202作为USB输出端2,所述USB输出端2包括5个引脚,分别为作为VCC端的USB输出端I号引脚21,用于传输数据的USB输出端2号引脚22和USB输出端3号引脚23,用于判断ID的USB输出端4号引脚24,作为GND端的USB输出端5号引脚25。请参照图5,所述音叉叉沟输出端采用国际标准,音叉叉沟输出端正极端31与输入端I号引脚11连接,音叉叉沟输出端的负极端32与输入端4号引脚14连接。请参照图6,本技术的充电连接装置的输入端I号引脚11与USB输出端I号引脚21连接,所述的输入端4号引脚14与USB输出端5号引脚25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的USB输出端2号引脚22与USB输出端3号引脚23短接,从而防止了数据传输干扰。请参照图7,本技术的充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使USB输出端4号引脚24的电平默认为低电平的电阻R,所述电阻R的一端与USB输出端4号引脚24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端4号引脚14和USB输出端5号引脚25。电阻R为220k Ω电阻。如此,便使得本技术的充电连接装置USB输出端2的ID引脚处于低电平,可以让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手机正常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充电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不会造成数据传输干扰;2、MINI USB或者MICRO USB接口的ID引脚处于低电平,可以让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手机正常充电;3、USB输出端接口多样,适应众多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4、可以同时为多个电子产品充电。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输入端(I)与USB输出端(2); 所述的输入端(I)包括4个引脚,分别为作为VCC端的输入端I号引脚(11),用于传输数据的输入端2号引脚(12)和输入端3号引脚(13),作为GND端的输入端4号引脚(14); 所述USB输出端(2)包括5个引脚,分别为作为VCC端的USB输出端I号引脚(21),用于传输数据的USB输出端2号引脚(22 )和USB输出端3号引脚(23 ),用于识别ID的USB输出端4号引脚(24),作为GND端的USB输出端5号引脚(25); 所述的输入端I号引脚(11)与USB输出端I号引脚(21)连接,所述的输入端4号引脚(14)与USB输出端5号引脚(25)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SB输出端2号引脚(22)与USB输出端3号引脚(23)短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USB输出端4号引脚(24)的电平默认为低电平的电阻(R),所述电阻(R)的一端与USB输出端4号引脚(24)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输入端4号引脚(14)和USB输出端5号引脚(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为220kQ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以上所述的USB输出端(2)。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叉叉沟输出端(3),音叉叉沟输出端正极端(31)与输入端I号引脚(11)连接,音叉叉沟输出端的负极端(32)与输入端4号引脚(1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SB输出端(2)的数量为2。7.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端(I)为USB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迅扬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