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智能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2071 阅读:9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智能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位于电池本体内的极柱,以及电池本体内间隔布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碳纤维复合涂层;该高密度智能蓄电池还包括一端焊接在极柱上且另一端引出电池本体外的电连接线。电连接线与电池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端子结构进行改进,将电连接线一端直接焊接到电池极柱上,另一端从电池本体内引出,用密封胶将连接部位密封,使电连接线与电池本体直接的连接由外部连接改为内部连接,即使电池处于潮湿等恶劣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连接处腐蚀断开的问题。再者,正极板上涂覆有碳纤维复合涂层,提高了反应密度,大大增强了电池的产能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日益普及,储能所需的电池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目前,对于独立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主要采用的储能电池为锂电池或铅酸蓄电池等,为便于防盗和对电池保温,有80%左右的电池采用地埋方式。对于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供电的路灯或信号装置等用电设备而言,通常需要将电池采用地埋方式配置在路灯灯杆下的基座下或基座附近。采用地埋式配置储能电池时,通常是将铅酸蓄电池置于一个箱子内,通过箱子上的开孔引出导线,盖上箱盖,将导线连接至用电设备上。传统的铅酸蓄电池与外部导线的连接时通过电池的接线端子完成的,端子材质为铅合金或铅合金内嵌铜芯端子,上有螺孔,夕卜部导线末端焊接或冷压铜鼻子,通过螺丝螺母与电池的接线端子固定连接。但使用发现,导线、螺丝、螺母之间容易生锈腐蚀,导线与电池之间的连接容易松动,接触电阻增大,连接处发热,再加上地下湿度大等原因,又促进了氧化腐蚀,这样两个反应相互促进,极易导致回路短路,系统出现故障,给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如果系统用于太阳能信号灯等重要领域,将可能导致交通瘫痪等恶性事故。再者,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产能效果不理想,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腐蚀能力强、产能高的高密度智能蓄电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密度智能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位于电池本体内的极柱,以及电池本体内间隔布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碳纤维复合涂层;该高密度智能蓄电池还包括一端焊接在极柱上且另一端引出电池本体外的电连接线。电连接线与电池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对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端子结构进行改进,将电连接线一端直接焊接到电池极柱上,另一端从电池本体内引出,用密封胶将连接部位密封,使电连接线与电池本体直接的连接由外部连接改为内部连接,即使电池处于潮湿等恶劣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连接处腐蚀断开的问题。再者,正极板上涂覆有碳纤维复合涂层,提高了反应密度,大大增强了电池的产能能力。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高密度智能蓄电池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I中的正极板与负极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电池本体;2、极柱;3、电连接线;4、密封胶;5、负极板;6、正极板;7、碳纤维复合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高密度智能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位于电池本体I内的极柱2,以及电池本体I内间隔布置的正极板6和负极 板5,正极板6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碳纤维复合涂层7 ;该高密度智能蓄电池还包括一端焊接在极柱2上且另一端引出电池本体I外的电连接线3。电连接线3与电池本体I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4。电连接线3的另一端可安装铜鼻子(图未示),以连接用电设备。本实施例的极柱2与正极板6、负极板5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高密度智能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位于电池本体内的极柱,以及电池本体内间隔布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其特征在于,正极板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碳纤维复合涂层;该高密度智能蓄电池还包括一端焊接在极柱上且另一端引出电池本体外的电连接线;电连接线与电池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智能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位于电池本体内的极柱,以及电池本体内间隔布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碳纤维复合涂层;该高密度智能蓄电池还包括一端焊接在极柱上且另一端引出电池本体外的电连接线。电连接线与电池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本技术对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的端子结构进行改进,将电连接线一端直接焊接到电池极柱上,另一端从电池本体内引出,用密封胶将连接部位密封,使电连接线与电池本体直接的连接由外部连接改为内部连接,即使电池处于潮湿等恶劣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连接处腐蚀断开的问题。再者,正极板上涂覆有碳纤维复合涂层,提高了反应密度,大大增强了电池的产能能力。文档编号H01M2/32GK202373651SQ20112050336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边晓燕, 陈惠芳 申请人:肇庆全商联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晓燕陈惠芳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全商联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