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189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9:42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其包括离合架、回转件、联轴件、操动器、多个离合钢珠、弹簧和离合件;离合架下端固定在电机外部圆周上;回转件设置在离合架外部;联轴件底面中部形成有用于贯穿且将联轴件固定在输出轴上的贯通孔,圆周壁中部有多个钢珠设置孔;每个钢珠设置孔内放置一离合钢珠;操动器边缘固定在回转件上,中间部位向上形成突起;弹簧套装在输出轴上;离合件套在弹簧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能够同时采用电动和手动方式进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这样不仅可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能防止操作人员因误操作而引起的电机损坏事故,所以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器设备
,特别是涉及ー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是ー种使用广泛的终端电器,主要是利用其上的控制器带动电动操作机构来控制开关的动作,以接通或分断常用、备用电源,从而确保电カ系统的安全和生产的连续性,其主要包括底板、电机、两个断路器、擒纵、手柄和控制器;其中电机安装在底板的表面中部,其输出轴与手柄操作杆相连;两个断路器设置在位于电机两侧的底板表面;擒纵由传动杆和两个操动器组成,传动杆的中部固定在手柄操作杆上,两个操动器分别安装在传动杆的两端底部,并且每个操动器分别与ー个断路器上的开关手柄相接触;手柄安装在手柄操作杆电机的上端,用于手动旋转擒纵以进行分合闸操作;控制器则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转。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存在下列问题由于其上的电机输出轴与手柄操作杆是相连的,因此当操作人员用手转动手柄而手动进行分合闸操作时,必须要施加较大的力,以克服电机输出轴的扭矩,这样不仅会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若电机正在运行当中,如果不小心转动手柄,就有可能损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包括离合架、回转件、联轴件、操动器、多个离合钢珠、弹簧和离合件;其中离合架为空心圆筒形,下端固定在电机上位于输出轴一端的外部圆周上;回转件为板状,中心部位形成有ー个套在离合架外部圆周上的中心孔,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离合架的外部;联轴件为上端形成有开ロ的圆筒状,其底面中部形成有一个用于贯穿且将联轴件固定在输出轴上的贯通孔,并且圆周壁中部沿圆周方向相隔距离形成有多个钢珠设置孔;每个钢珠设置孔内放置ー个离合钢珠;操动器的边缘呈板状且固定在回转件的外侧表面上,其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上的擒纵相连接,中间部位向上形成一个盖状突起,突起的顶面中部形成有ー个手柄操作孔,突起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而形成一个环状凸缘,并且凸缘插入设置在联轴件和离合架上端之间的空间内;弹簧为螺旋状弹簧,套装在位于联轴件内部的输出轴上;离合件呈圆盖状,套在弹簧的外部,其外圆周面上部和内圆周面下部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一个环形外部凹槽和内部凹槽,并且内部凹槽上端的阶台与弹簧的上端相接触。所述的操动器上突起和/或凸缘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凹陷形成多个与联轴件上钢珠设置孔相对应的钢珠设置槽。 所述的多个钢珠设置孔在联轴件上等间距设置。所述的钢珠设置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操动器上钢珠设置槽与联轴件外圆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离合钢珠的直径。所述的离合件的下端 外部直径等于联轴件的内径。所述的手柄操作孔的尺寸及形状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上手柄下端的截面尺寸及形状相同。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能够同时采用电动和手动方式进行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減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因误操作而引起的电机损坏事故,所以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I示出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局部剖视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包括离合架I、回转件2、联轴件3、操动器4、多个离合钢珠5、弹簧6和离合件7 ;其中离合架I为空心圆筒形,下端固定在电机8上位于输出轴9 一端的外部圆周上;回转件2为板状,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个套在离合架I外部圆周上的中心孔,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离合架I的外部;联轴件3为上端形成有开ロ的圆筒状,其底面中部形成有一个用于贯穿且将联轴件3固定在输出轴9上的贯通孔,并且圆周壁中部沿圆周方向相隔距离形成有多个钢珠设置孔;每个钢珠设置孔内放置ー个离合钢珠5 ;操动器4的边缘呈板状且固定在回转件2的外侧表面上,其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上的擒纵相连接,中间部位向上形成一个盖状突起10,突起10的顶面中部形成有ー个手柄操作孔11,突起10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而形成一个环状凸缘12,并且凸缘12插入设置在联轴件3和离合架I上端之间的空间内;弹簧6为螺旋状弹簧,套装在位于联轴件3内部的输出轴9上;离合件7呈圆盖状,套在弹簧6的外部,其外圆周面上部和内圆周面下部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一个环形外部凹槽13和内部凹槽14,并且内部凹槽14上端的阶台15与弹簧6的上端相接触。所述的操动器4上突起10和/或凸缘12的内圆周面上沿周向凹陷形成多个与联轴件3上钢珠设置孔相对应的钢珠设置槽。所述的多个钢珠设置孔在联轴件3上等间距设置。所述的钢珠设置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操动器4上钢珠设置槽与联轴件3外圆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离合钢珠5的直径。所述的离合件7的下端外部直径等于联轴件3的内径。所述的手柄操作孔11的尺寸及形状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上手柄下端的截面尺寸及形状相同。现将本技术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当需要采用手动方式操作本技术提供的离合装置而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时,首先由操作人员将图中未示出的手柄下端插入到手柄操作孔11内,然后施力下压离合件7及弹簧6,以使离合件7上的外部凹槽13降至离合钢珠5所处的高度,之后转动手柄以使操动器4及回转件2随之转动,在操动器4的挤压作用下,位于钢珠设置孔内的离合钢珠5的内侧部分结构将嵌入到离合件7上的外部凹槽13内,从而与操动器4相分离,此时,操动器4将与电机8的输出轴9相分离,这样就无法再用电动的方式进行分合闸操作,并且分合闸操作时所需的转动カ会很小。当需要采用电动方式操作本技术提供的离合装置而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时,首先由操作人员将图中未示出的手柄从手柄操作孔11内取出,这时,原先处于受压状态的弹簧6将依靠自身的弾力将离合件7顶起,在离合件7下部外部圆周的作用下,离合钢珠5的外侧部分结构将被挤至操动器4内圆周面上的钢珠设置槽内,此时操动器4将通过离合钢珠5及联轴件3与电机8的输出轴9连接在一起,这时就可用电动的方式进行分合闸操作。 另外,本技术提供的离合装置还可应用于低压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电动操作机构。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离合装置包括离合架(I)、回转件(2)、联轴件(3)、操动器(4)、多个离合钢珠(5)、弹簧(6)和离合件(7);其中离合架(I)为空心圆筒形,下端固定在电机(8)上位于输出轴(9) 一端的外部圆周上;回转件(2)为板状,中心部位形成有一个套在离合架(I)外部圆周上的中心孔,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离合架(I)的外部;联轴件(3)为上端形成有开ロ的圆筒状,其底面中部形成有一个用于贯穿且将联轴件(3)固定在输出轴(9)上的贯通孔,并且圆周壁中部沿圆周方向相隔距离形成有多个钢珠设置孔;每个钢珠设置孔内放置ー个离合钢珠(5);操动器(4)的边缘呈板状且固定在回转件(2)的外侧表面上,其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上的擒纵相连接,中间部位向上形成一个盖状突起(10),突起(10)的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群靳文利张军戴俊峰苏金英赵群董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