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188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容器,属于电容器;旨在提供一种能量密度和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的电解电容器。它包括金属外壳、固定在该金属外壳上与之绝缘的正极和与之电连接的负极、封装在注有电解液的金属外壳中的钽铌阳极体和氧化钌阴极体;钽铌阳极体(7)为n个、氧化钌阴极体(6)为n+1个,氧化钌阴极体(6)与钽铌阳极体(7)间隔排列,氧化钌阴极体(6)与邻近的钽铌阳极体(7)之间由多孔隔膜(5)隔开;各钽铌阳极体(7)并联于正极(9),各氧化钌阴极体(6)并联于负极(1);n为自然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电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高工作电压的高效储能与换能器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容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各种电能储存器件中,传统电容器虽然功率密度高,但电容量小、能量密度低;蓄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但功率密度低;超级电容器虽然兼具传统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和蓄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优势,但单个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受电解液分解电压限制,其工作电压一般不超过I. 5 3. 5V。虽然通过串联超级电容器获可得数百伏特的电压,但由于各单个电容器的性能参数不一致,容易因电压分配不均而引起个别电容器被击穿失效,从而导致全部电容器被击穿损坏。为此,通常通过设置能量控制电路来均衡电压,不仅电源系统复杂,而且串联还会增加体系内阻从而导致最大输出功率和电源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具有高工作电压的高效储能与换能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功率密度和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的储能电容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金属外壳、固定在该金属外壳上与之绝缘的正极、固定在该金属外壳上与之电连接的负极、封装在所述金属外壳中的钽铌阳极体和氧化钌阴极体、填充在金属外壳中的电解液;钽铌阳极体为n个、氧化钌阴极体为n+1个,氧化钌阴极体与钽铌阳极体间隔排列,各氧化钌阴极体与邻近的钽铌阳极体之间由多孔隔膜隔开;各钽铌阳极体通过阳极引出线并联于正极,各氧化钌阴极体通过阴极引出线并联于负极为自然数。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能够获得高于100V的工作电压,克服了多个超级电容器串联所带来的内阻大、系统复杂、以及可靠性低等一系列缺陷;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电容量大、能量密度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负极I外壳2电解液3阴极引出线4多孔隔膜5氧化钌阴极体6钽铌阳极体7阳极引出线8正极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不在金属外壳2上固定有与之绝缘的正极9,与金属外壳2电连接的负极I固定在该金属外壳上。三个钽铌阳极体7和四个氧化钌阴极体6封装在注有电解液3的金属外壳2中,氧化钌阴极体6和钽铌阳极体7间隔排列,各氧化钌阴极体6与邻近的钽铌阳极体7之间由多孔隔膜5隔开。各钽铌阳极体7通过阳极引出线8并联于正极9,各氧化钌阴极体6通过阴极引出线4并联于负极I。权利要求1.一种储能电容器,包括金属外壳、固定在该金属外壳上与之绝缘的正极、固定在该金属外壳上与之电连接的负极、封装在所述金属外壳中的钽铌阳极体和氧化钌阴极体、填充在金属外壳中的电解液 ;其特征在于钽铌阳极体(7)为n个、氧化钌阴极体(6)为n+1个,氧化钌阴极体(6)与钽铌阳极体(7)间隔排列,各氧化钌阴极体(6)与邻近的钽铌阳极体(7)之间由多孔隔膜(5)隔开;各钽铌阳极体(7)通过阳极引出线⑶并联于正极(9),各氧化钌阴极体(6)通过阴极引出线(4)并联于负极(I) ;n为自然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容器,属于电容器;旨在提供一种能量密度和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的电解电容器。它包括金属外壳、固定在该金属外壳上与之绝缘的正极和与之电连接的负极、封装在注有电解液的金属外壳中的钽铌阳极体和氧化钌阴极体;钽铌阳极体(7)为n个、氧化钌阴极体(6)为n+1个,氧化钌阴极体(6)与钽铌阳极体(7)间隔排列,氧化钌阴极体(6)与邻近的钽铌阳极体(7)之间由多孔隔膜(5)隔开;各钽铌阳极体(7)并联于正极(9),各氧化钌阴极体(6)并联于负极(1);n为自然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电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具有高工作电压的高效储能与换能器件。文档编号H01G9/26GK202373461SQ201120513408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吕林兴, 彭丹, 彭永燃, 方鸣, 王佳, 王成兴, 王杰, 石洪富, 蒋春强, 蒙林斌 申请人: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方鸣蒋春强蒙林斌石洪富吕林兴王成兴彭永燃彭丹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